上海市听障人士康复调研
2017-09-14黄海平吴婕曲琪应蓓婷吴姣晨
黄海平 吴婕 曲琪 应蓓婷 吴姣晨
摘要:本项目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检索、参与学术研讨会和诊所实习等方式,对本市听障儿童和部分其他年龄段的听障人士的听力康复诊断以及后期言语训练矫治的软硬设施件和效果进行调研,并基于所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提出现阶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对听力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听力障碍;听力学;听力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100-02
一、上海听障人士康复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思考
在浦南医院听力门诊实习期间,我们操作过各类常见的听力测试方法,如声导抗、耳声发射、ABR/ASSR、纯音测听、助听器验配等。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
1.纯音测试作为主观性检测,受病患测试动机、精神状态等影响,若涉及工伤鉴定或理赔,被试者往往出现伪聋现象,需要进行ABR/ASSR检测来得到客观结果。在实习期间,有过一名中年男性来诊所进行工伤鉴定。这个病患是一名卡车司机,在工作中出了车祸,造成听力损失。我们在对他进行纯音测听之后,其双耳听阈皆在80dB HL以上。根据我国对听力损失的评定标准,这样的情况构成了二级听力残疾。然而,当我们对这名男子进行ABR客观测听时,系统显示其双耳听力听阈在30dB HL左右,并没构成听力残疾。经过和听力师的沟通,我们认为这名病患在纯音测听时表现出的听力损失为功能性耳聋,即伪聋。在被试动机不纯,为了得到伤残鉴定而主动装聋时,客观测听方法显得更为可靠。在儿童身上,游戏测听则更为适合,因为脑干诱发电位需要病患平躺并保持安静与静止,天性闹腾的小孩不适宜这类测试。有的医院使用镇定剂,然而我们看来不推荐,镇定剂的过量使用会直接导致儿童死亡,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2.较多听障儿童的助听器验配效果不佳,导致康复效果不良。在我们两个月的诊所实习经历中,我们接触的将近20名儿童中,有10名儿童是前来进行二次验配的(之前在别的验配点的效果不佳)。我们认为导致出现50%的“验配失败率”的原因,是目前行业内助听器验配师资质不合格。国内目前设有助听器验配师一、二、三、四级证书的考核,在九院举办的首届听力及言语教育研讨会上,一名教授指出,除了首届助听器验配师考核含金量过硬之外,后来的几届水平可谓每况愈下。“考核通过率提升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学员基本上只要付出报名费就可以通过考试了。”教授略带夸张的一席话验证了我们的思考。在诸如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听力学发达的国家,有资格对听障儿童进行诊断和验配的医师应该至少具有研究生学历,而美国更是要求博士学历才能上岗。相比之下,我国只需要本科毕业可以说是相形见绌了。
3.我国较好质量的助听器价格过高,导致很多家庭无法负担。我国最早的正规现代助听器在天津产出过,但后来随着外国厂商的入侵在市场上消失了。现在助听器市场由外国厂商垄断,价格因缺乏竞争而不合理。
4.从各个年龄层面看,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缺乏对普通话使用者乃至方言使用者的个性化处理。国内助听器市场是被外国厂商垄断的,凡是追求良好助听体验的消费者,大多也会选用国外的助听器进行佩戴,如瑞士峰力、优利康等。助听器芯片的核心技术,据我们所知国内厂家是没有的,许多国内知名助听器厂家推出的产品仅仅是购买外国配件进行组装,凭借其巨大的群众基础博取销售量。这导致了市面上的助听器其实并不能完全适应中文环境,因为英语和中文在语音接收、处理方面有着诸多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是中文有四个声调。如何开发助听器芯片的核心技术,敦促国外厂家验证、开发基于中文使用者量身定做的助听器,是当下较为重要的任务。从人力、财力看,我國助听器厂家还不足以进行自主研发,也许当需求足够迫切、市场足够成熟之时,一些有为的听力学家可以通过政府的资助完成研发工作。
5.在老年群体中,听力健康常识有待普及。在儿童群体中,我们常常听到“十聋九哑”一说。在老年群体里,其实也存在“十聋九傻”的说法。虽略带夸张,但不乏科学道理。人脑中负责语音处理的板块一旦长时间不使用,容易迟钝,这时往往就会发生即使听到了也听不懂的情况。老年人不重视听力康复,不仅无法减缓自然的听力衰退,还会导致其心理、生理上的健康退化。在我们接触的老年人病患中,不愿意佩戴助听器的原因往往是听信了类似“助听器损伤大脑”的谣传,担心助听器过于昂贵,助听器初次验配效果不佳丧失信心等。长期来看,进行定期的社区讲座来科普听力学知识,对老年人正确对待听力健康尤为重要。
二、听力师人才培养的思考
听力师一职在2014年年底才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专业技术系列。正如前文提到的,我国听力学人才的培养现在大多集中于本科阶段,毕业生不仅在专业学识上有所欠缺,临床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导致现在国内听力学或助听器行业的基层鱼龙混珠。虽然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12所左右的高校开设了听力学或教育康复专业,但不管从师资力量还是办学理念,都与听力学行业成熟的美国差之千里。这些高校一方面无法保证基础课程方面的专业师资配置(许多高校教授听力学专业课的教师不是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而是从其他专业抽调过来的,这在国外是无法想象的),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在听力学和言语两门学科中有所侧重,所以它们可能只有一半左右专攻听力学人才的培养。
想要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不仅需要大量输出人才,还需要海外华人教授积极回国任教或利用其他各式各样的教育形式,如远程教育、暑期交流项目、联合办学项目等培养国内听力学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听力学人才的培养还应分层进行。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听力学家,这三个词在国内经常被混为一谈。在我们看来,听力师负责临床诊断,助听器验配师负责助听器的适配,听力学家做的是科研。通过分层教育,将人才细分,有条件、有科研前景的学生应该被送到海外深造,获取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海外与国内保持联系,进行科研或教育方面的合作。以本科学位上岗的听力师只能做基本的听力检测,较为机械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支撑。验配师人群也应该进行调整,目前各大医院周边街道开设了许多助听器验配店。许多验配师仅仅持有国家验配师考核证书,很可能只懂得如何调节机器,而不知道如何根据病患需求调整参数。所谓的精细验配,恐怕连舒适度都很难达到患者的预期。
三、结论
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调研和实习,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助听器验配师,尤其是儿童助听器验配师的资质应该进行严格考核和筛选。助听器验配师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要求应大大提高,不能因为验配师数量远少于需求量就搞“大跃进”,大幅提高从业人数却不保质保量。儿童的听力康复至关重要,关系到的不仅是一名儿童的听力,还关系到他的语言习得和发展状况。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干预治疗的听障儿童,在后期出现了语言障碍,与他人正常沟通成为困扰终生的问题。美国FDA前段时间刚刚公布了成年人购买助听器不需要进行听力检测的重磅消息,此举意在进一步开放助听器市场。但是就算美国这样一个听力学行业非常成熟的国家,也没有放宽儿童听力检测的门槛,这体现了儿童听力康复的重要性。
2.听力学人才的分层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听力学人才,出路应该更加明确和正确。专科毕业便踏入职场的学生,常常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更多的是擅长仪器操作,所以这批学生应该以听力检测人员为职业导向,帮助听力师进行简单的听力检测、读取数据等。本科、硕士毕业的学生,应该以助听器验配师为主要导向,在具备较好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进行验配技能的考核评定,这样他们能够把助听器的技术参数和患者的听力状况很好地结合起来分析。目前我国没有听力学博士生毕业点,在未来若办成,应该学习美国听力学哲学博士的培养方向,实现科研和高校教学的相结合。
3.听力学行业缺乏专家或消费者协会的监督。美国有著名的ASHA协会(美国语言听力协会)对国家的听力师、言语治疗师进行考核评定,对教育界和听力学市场有着严格的监督标准。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听力学协会是北京听力学协会,ASHA协会是一个很好的建设目标,国内的听力学市场和听力学教育环境也需要一个领航者。
致谢:感谢浦南医院听力门诊对本课题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在实习和调研过程中,门诊医院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众多便利。感谢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高校的刘畅教授、田岚博士等对本次课题内容以及后续合作课题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课题指导教师邵雅菁对项目的支持和帮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