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集农民画:从普通农民心田里流淌出来的艺术佳酿

2017-09-14刘晓萍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冀东农民画画作

刘晓萍

位于北京东三环一隅的农展馆,是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建馆初期主要用于新中国建设成就展的展馆,如今不仅是北京大型展览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类专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所在地。2012年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该馆5万多件藏品系列中,农民画的收藏可谓一枝独秀。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数字展厅里,陈列着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农民画精品,共同构成了《记忆乡村——中国农业博物馆农民画精品展》。而华北地区展示的主要是河北辛集地区的农民画。

辛集,冀中古镇,古称束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广大农村,美术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壁画成为主要的宣传方式。辛集地区也不例外,宣传画主要取材于当时的政治运动,即50年代的“大跃进”、6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和“文化大革命”,为了响应形势,鼓舞士气,辛集地区的广大农民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题材与政治意味的诗词和宣传画作品,这一时期的农民画作品政治色彩浓郁,表现形式直白。作品中充斥着红宝书、红五星等“红元素”。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得那个时期作品题材趋于单一和程式化。

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辛集农民画迎来了新的曙光,尽管之前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使得这一时期的画作更接近于宣传画,而非农民真实生产生活的写照、自娱自乐的心境和独特审美的表达,但世间万物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正是有了这个阶段大量创作的积累和沉淀,才有了能量蓄积到一定程度的最终释放。之后,辛集地区的农民画开始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辛集农民画题材更加丰富、生动。冀东农民将日常的生产劳作、生活起居、节庆娱乐、美好愿景、丰富情感都融汇在画作中,色彩亮丽明快、表现形式多元,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辛集农民画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刺绣、剪纸、年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还结合了现代绘画表现手法,使得这一地区的农民画作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农民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民间通俗艺术形式。2005年,辛集农民画被石家庄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6年被河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辛集农民画的绘画题材主要源于生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多年的创作经历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农民画艺术家,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有着迥异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他们运用娴熟的绘画技艺,通过质朴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理解,将生活场景艺术化,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中国农业博物馆网上展厅的第一展区,就陈列着辛集农民画的代表人物王小俊的24幅画作——《二十四节气图》。这些画作创作于2009年,并且参加了2010年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农民艺术节,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实践,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一个普通冀东农民笔下的“二十四节气”画作中,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对传统农耕生产的指导意义,也体现了一个农耕大国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的独特认知及其实践活动。

經过辛集农民画的领军人物耿占雄,代表性人物王小俊、曹志华、贾燕、耿温晓等当地农民艺术家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现在辛集农民画的流派。与中国几大地域农民画对比,辛集农民画既没有被誉为“中国第一画乡”的陕西户县农民画那样豪爽和粗犷,也没有“东方毕加索”之称的上海金山农民画那样烟雨笼江南的韵味;更没有青海湟中农民画那样浓郁的民族风情,云南腾冲地区农民画的自然与神秘。根植于中原汉民族农耕地区的辛集农民画更接近汉民族中庸和合、敬天礼地、顺应自然的本性。这里的农民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笔触,大胆的色彩美学理解,渲染出一幅幅生动明快、呼之欲出的冀东人生活生产的场景,欢快的节气民俗活动,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新农村题材的优秀农民画作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冀东农民积极乐观、快乐自信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向往。endprint

猜你喜欢

冀东农民画画作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金山农民画
学生画作欣赏
金隅股份并购冀东水泥动因及效果探析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