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护嗓有方
2017-09-14徐洁洁
徐洁洁
不同年龄的嗓音
婴幼儿期嗓音 出生后至6岁,婴幼儿如果长时间大声哭叫超出了声带承受能力,声带会因用力发声而过度紧张,最终遭受损害,导致嗓音变粗或嘶哑,因此婴幼儿期要注意避免大声哭叫。
儿童期嗓音 6~12岁之间,嗓音特点表现为音色明亮,音调比成年人高,但音域宽度和音色丰富程度比成年人低。儿童声带柔弱,过度或不当用声可造成声带振动最大处黏膜上皮长期碰撞摩擦,易形成“声带小结”(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由炎性病变形成。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嘶)。儿童声带小结也称为“喊叫性小结”。男孩好动、爱喊叫、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因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对儿童嗓音疾病的治疗主张采取保守疗法,不宜盲目进行声带手术。儿童嗓音疾病更要注重防范,以便及早进行行为指导及纠正发音方法的嗓音治疗,尤其注意不要让孩子大声喊叫。
青春期嗓音 13~18岁的人群,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显著变化,性激素分泌增加,喉体迅速增大,声带变长增厚,嗓音亦相应发生显著变化。一般男声降低8度,声音变得低沉浑厚,女声降低3度,由童声转变为成年人声音。此段时间称为变声期,持续3~6个月,也可持续1年半至2年,甚至更长。生理性变声无需特殊治疗,但要注重嗓音保健。避免滥用嗓音,纠正不正确发声方法,发音音调不要仍保留在童声状态过于尖高,也不要为显成熟刻意模仿过于低沉的声音。以使嗓音顺利通过变声期转为正常成年人声。
更年期嗓音 45~55岁人群,身体器官开始衰退,生理功能下降,女性会出现内分泌失调,伴有声音改变。更年期发声器官及嗓音的改变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合理用声。如更年期症状明显,可适当应用激素补偿疗法,以缓解临床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亦可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
老年期嗓音 65岁以上的人群,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衰退,生理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发声器官的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发声的气流动力状态及声音的神经协调控制等,使嗓音出现变化。老年期嗓音改变属生理性变化,无需特殊治疗,可以进行适当发声训练,保持嗓音和谐。
护嗓小妙招
1.掌握正确适当的发声方法,如胸腹式联合呼吸(快吸慢呼,挺胸后阔肩。吸气时腹部略鼓,胸腔有意识的阔张;呼气时腹部放松但不要用力收缩,胸腔保持住阔张的状态)。发声训练不仅是治疗手段,也有保健作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避免过度用嗓,不要大声喊叫及长时间讲话,唱歌时控制音高音量,不宜飙高音。
2.用嗓前后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用嗓后可自行水蒸汽雾化吸入,亦可自行喉部周围推拿按摩,使喉部肌肉放松。
3.避免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炒货、烧烤食品、碳酸饮料、咖啡因饮料、生冷食物等。
4.戒除烟酒,避免烟酒有害物质对咽喉、声带的刺激。
5.注意生活规律、合理,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時间。
6.避免受凉、感冒。
7.避开污染的空气,外出戴口罩阻隔灰尘吸入,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大型超市、夜总会、卡拉OK厅、酒吧等)。
8.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扩大肺活量,增强发声器官活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