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荐书目

2017-09-14

中国经贸聚焦 2017年9期
关键词:哈伯朝鲜战争精神病院

一群畸零人破碎、悲伤的内心——《疯癫笔记》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精神病院,或者说疯癫世界,是扭曲的、狂乱的、危险的、可怖的。精神病患的语言,则是没有意义的噪音。而作者春媚,却从疯癫世界里过滤出一则又一则故事,仿佛校准了电台,清晰地播放出那群迷途灵魂的心声。

作者春媚的本职工作是在美国高校历史系教书,她在任教同时修完临床心理健康硕士,并在美国的一家精神病院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达一年之久。她将这段经历写在《疯癫笔记:我在美国精神病院的实习经历》一书中,展现了美国隐形、暗淡的一面,也书写了一群畸零人破碎、悲伤的内心。

春媚像一个从疯癫世界摆渡回来的人,打捞出那里迷失的灵魂们丢在时光深处的故事。她完成了一场跨越国界、沟通疯癫与理性的心灵交谈,她以平等心共情,还原出精神病背后的寻常逻辑。

多角度解读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硝烟弥漫的20 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见死不救,让毛泽东不得不豪赌朝鲜……

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 多年,耗时10 余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后之作——《最寒冷的冬天》。为创作本书,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100多位散布在美国各个角落的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

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很残酷。哈伯斯塔姆通过其独特的视角、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二战”之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大卫·哈伯斯塔姆,“拯救世界”的新闻独眼狼,两度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历史学家和战地新闻记者。他是最受美国人尊敬的记者之一,其新闻报道及著作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

世界影史巨匠英格玛·格曼唯一生平自述——《魔灯》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缺点、恐惧、愤怒,青春期时对于纳粹的迷恋,对于性的痴迷,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20世纪电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时刻,在作者回顧自己的生涯时一一重现,他与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卡拉扬、英格利·褒曼等同时代人的交往,和对于塔可夫斯基、费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评论不时闪耀其间。

写尽人间的软弱与挣扎——《北方大道》

近日,李静睿最新的短篇故事集《北方大道》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推出, 8个直击人心的现实小故事书写了不同的个体命运。

沉默的时代里,生活照常流淌,个体奋力逆行——全书中八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叩问当下年轻人都要做出的选择:与世界妥协,还是保持愤怒?是要自由,还是要安全,纠结和犹疑令人软弱,而软弱的人往往被时代吞没。李静睿的故事层次丰富:从政治到爱情,从世道至人心,但这当中唯一相通的,是人的软弱、挣扎和犹疑。

李静睿可说是“年少成名”,初中写的第一篇小说就发表在《少年文艺》上,生活中也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但上了大学后,她开始厌倦自己的“青春文学”,停笔很久,直到27岁才慢慢找回自己的轨道,成为了专职写作者。成长与转变让她看清了一些东西,并借由书写抒发出来,“当你开始写的时候,以往人生所有的积累,不管是经验层面还是知识层面,都会汹涌而至,我并没有虚度。”她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伯朝鲜战争精神病院
我早已习惯一切艰难
新局势下浅谈精神病院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
天使与魔鬼(下)
“被精神病”之殇
被强送精神病院原告获赔 5000元
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停在三八线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战争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