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灵魂居所”
2017-09-14芦苇岸
在逝水流年中孤寂而执著地追寻“灵魂居所”,打量日常生活细部,赋予陌生事物以诗意探知的真诚;带着对自然山水的深刻体察和感悟,展开细致而耐心的景致追问和智慧探寻,从而生成打动人心的艺术张力;展现自然本色,抵近深层次的生命本源,在追根溯源的生命本真中,诗人尝试从传统中寻找遗失的黄金;在建构上,组诗敞开的向度是六面三维的:万物归来和散去的广度,引颈向上伸展的高度,伏身向下挖掘的深度。没错,这就是《湖光》的经验抵达及其驱使作者拥有潜心向远的动力。
在我的诗歌创作中,《湖光》算是一个特例,这个大型组诗的格调、气息、修辞、诗艺探索,明显有别于我喜欢聚力批判深度人性的惯有诗风,而变得语势徐缓,语境俊阔。在与草木的对话与生灵的深情凝视中,诗心与万象气脉通达,审视互动,从而获得了境界的深远与精神的富足。我苦心修为,希冀以广阔的视野,打开真正的自然,和世界达成心灵默契,涵蓄精神滋养。
诗歌创作的不竭活水,在于诗人能够多侧面展现丰富的内心情愫和生命积淀。《湖光》正是透过意象活态的张弛,禅意地表述以凸显敬畏生命,哲思人性的冷峻与平和。我深信“真正的诗人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独特世界”,所以,《湖光》的又一亮点是诗性色彩的独创性,将作者的生活热情艺术化。清远幽微的“心灵和鸣”展现出比自然世界更为宽广的内心。
几乎每个成熟诗人都会追思自己何来何去的问题,而倾慕的向度,无疑众望所归于荷尔德林的自然观。在人文内涵化的诗行中,我看到自己的识见与诗意自信,既呼应于谢灵运、陶潜、王摩诘、沃伦、默温、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特朗斯特罗姆,甚至包括《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的精神传统。如果要寻索坐标谱系,很容易就在上述作家身上找到这样的意识源头:穷究物理,探寻真微。
确切地说,这些诗歌是我多年前写下的组诗《光阴密码》的自动延续,是自我诗性身份认证的继往开来,是那个作品的升级版。在《湖光》中,我划动生命之桨,让自己的心真正化入广袤的自然和潺湲如流的时光,在逝水流年中孤寂而执著地追寻布罗茨基所言的“灵魂居所”。
探索时间的永恒及其隐含的可能性、表象与真实的成因、内心的禅意发掘,对可爱小生灵的尊重,对素朴常识的诗意赋予。在《湖光》中,一切事物都让我沉静着迷,它们隐微的细节缠绕我,寂静深幽的生命光澤触动我,与我交谈、对话,训斥我,爱戴我……“抽掉了抒情汁液”的笔法,竭力“忠于事物,情隐字背”的生命体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如果说我的长诗《空白带》保证了诗歌叙述的完整性,那么《湖光》则保持了诗歌技术的完美性。我追求在远离喧嚣的现实,找寻宽广的生活热情与诗歌的智慧,将传统美学、哲学、诗学合为一体。节奏清明自由,语言清朗唯美,情感清新真挚,古典与现代有机融合,赋予诗歌个人化的优雅,试图建构一种全新的视觉文化。
“遽然去尘缘,从此好湖光!”《湖光》道出我去“野心”的逍遥。弗朗西斯·培根说:“艺术就是人加自然。”在这个组诗中,万象被赋予性灵的美,在文字里自动生成诗意,抽象与具象相互转化。含蓄而细腻的笔力揭示了微观生命的真相,展现的不仅是自然本色,更是深层次的生命本源的抵近。
追溯“旷逸诗”的源头,会发现,鼻祖谢安和陶渊明的诗句,绝不是简单的自然临摹,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寄情。或许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上乘文学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诗展露的自然趣味,不仅是回归自然的抉择,更是自我隐匿,求索内心宁静的灵光乍现。
《湖光》的诗意里透露出一股屏蔽现实喧嚣后的坚毅,着眼于洁身自好、宁静致远的诗性探测。诗歌批评家刘波在评论《湖光》时指出:“芦苇岸寄诗情于一片向阳之湖,让心魂关联技艺和精神的交接点,由此通向诗歌的圣殿,这是他富有眼光的选择。激情的抒发能够带来快感,而宁静的描述同样也能造就诗意,组诗《湖光》属于退守的先锋。他不前卫,也不走极端,但他一直在坚持,坚持那条路走到最后,极致的风格追上了他,而非他迎合某种风格而去。”显然,他所指的“退守的先锋”和“极致的风格”,高度切合我借助《湖光》,表达“自然生光”的宗教旨意。
因此,我判定“万物的内心都有着一个古老的湖泊”。语言的张力中,隐有我对生命最基本的态度,有细心的读者反馈说:“《湖光》中被点名的植物有六十一种之多,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种动物如飞鸟、鱼儿、昆虫等等,恰好《诗经》中出现的植物数目约六十一种相当”。我相信这只是一种巧合,是一种诗意灵犀的回应,作为文人视野观照的《湖光》,实际的写作对象更多。纯粹的诗,会让事物具有诗性言说的冲动,进而把自我替换出来,成为一个全新的生命体。
所幸在物质现实,内心还有一泓没被世俗化的湖,徜徉其中的心性自由,特有的自然属性,是我维系本真,释放信达,进入高妙心境的原点。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成熟诗人的必然经历——让读者发现诗人开掘生命意义的惊喜,触摸到自然力量反弹的停顿,倾心于物象附着于人的经验及思想。诚如诗人林雪的感应:“请注意芦苇岸诗中语言的思考部分,即思想和现实的成功介入。”也许在她看来,从生活情感体验到生命深度体悟的升华,是比较靠谱的诗歌经验路径。而我的自信在于:这个大型探索性组诗,有着独到的自然诗性测度:旷逸之诗,足以让凡俗之身心湖浩荡,波光粼粼。这种“流行笔法”之外的创造性想象与自成异景的发现,为一个当代诗人潜心修为的“心经”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它是承载我灵魂的容器,彰显了容纳虚拟生命的精神饱和度。
诗人马永波在2017年第2期《清明》上撰文评述:“芦苇岸的诗清新可喜,多从自然物象中采撷与编织,明显体现出诗人主张以自然为师的理念,正合一句老话,大意为,如果大师使你畏惧,请直接师法大自然。他的诗歌更多地诉诸人生智慧,对诗歌形式上的追求不是很强烈,属于没有‘野心的写作,这样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保持经验的原生性质。他的诗里很少有硬质量的理性思考,主体意志多隐含在对物象的描摹之中,启示在隐显之间,诗人成为希尼所谓的‘倾听存在的耳朵。”我觉得这些恳切的文字,不应该属于那组单薄之诗,赐予《湖光》更为恰切一些,因为《湖光》提供的诗性经验,更纯粹,更从容,更坦然,更有着“重新开始”的情怀对接。
徐缓、俊阔、清远……如果有人说《湖光》给“旷逸诗”以身份认证,我会倍感欣慰与荣幸!
2017.5.29,端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