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2017-09-1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栾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栾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龙泉洞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龙泉山公园内的山坡南麓坡根,距伊河北岸约有1公里,地理坐标为33°47′24″N,111°36′28″E(图一)。2011年曾在该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2014年发掘区域在2011年发掘区域以南10米左右(图二),整个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两处可能同属于一个坐西向东的大洞穴或岩厦。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龙泉洞遗址被划入列。2011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杜水生教授对龙泉洞遗址进行了现场勘查,初步确认该遗址应该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在2011年2~4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获得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遗骨以及用火遗迹[1]。后来,在发掘区域以南10米处有段炸山崩石留下的剖面上,发现夹杂有动物遗骨和石制品,雨水冲刷破坏比较严重,所以2014年开始对这个区域进行考古发掘,2015年扩方后继续发掘。目前该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本文仅对2014年的发掘情况和初步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图一 遗址地理位置图[2]
图二 遗址探方分布图
龙泉洞2014年发掘区域洞顶坍塌,破坏严重,仅存西部靠近山体的剖面和北部部分堆积,中部已破坏区域清理完扰土后已见基岩,南部沿山体走势堆积逐渐消失至洞外区域。西部和北部堆积上又压有坍塌的巨大山石,推测北部区域的巨大山石应该是洞顶整个塌落,但是巨石北部边缘情况尚不清楚,至北与龙泉洞2011年发掘区域相连。两处相连接区域,上面都是凌乱的巨石和树木等覆盖,目前还不能确定巨石下的具体情况。2014年的发掘工作主要是在西部区域,揭露面积大约4平方米,至该年度工作结束时,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初步鉴定动物化石的主要种类有鹿、牛、羊、犀以及食肉类动物等,另有大量淘洗出的动物碎骨和碎屑。
一、地层及年代
龙泉洞2014年已发掘区域的堆积最厚约3.85m,由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地层单元(图三)。
第一层:红褐色粘土层,夹杂有较多的角砾和石灰岩巨石,包含有零星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该层应该是洞顶坍塌后形成的,不属于洞穴内的堆积,其中石灰岩巨石应是洞顶的一部分。厚0.45~1.70m。
第二层:角砾层,厚0.20~1.17m。含有大量碎角砾和浅黄褐色粘土,角砾大小不一,土质较硬,质密,包含有零星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从该层开始属于洞穴内部的堆积,在发掘区的北侧可以看到该层紧压在洞顶坍塌的巨石之下。
第三层:黄褐色粘土质粉砂层,厚0.10~0.5m。粘土含量非常少,夹杂有很多较大的角砾和零星的石制品。该层在发掘区的北侧逐渐消失,而从南侧残留的未发掘区来看,也是逐渐消失的,所以该层为透镜体,可能与流水作用有关。
第四层:红褐色粉砂质粘土层,厚0.20~0.54m。含沙量较少,夹杂有较多的碎小角砾,该层文化遗物最为丰富,出土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少量的动物化石。
第五层: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层,厚0.10~0.55m。含沙量稍大,碎角砾明显减少很多,包含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少量的动物化石。
第六层:红褐色粉砂质粘土,含沙量较少,出土有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该层仅做了0.10m,未发掘完,距基岩约有0.40~0.60m,待2015年扩方后继续发掘和研究。
图三 2014年发掘区域西壁地层图
上述地层可与龙泉洞遗址2011年发掘区域的地层进行对比,上述第二层与2011年A区第一层角砾层相似,第三层与2011年C区第一层棕黄色粉砂质粘土层相似,第四层与2011年第二层棕红色粘土层相似,第五层则与2011年C区第三层粉砂层相近。2011年发掘区域已发表的年代,校正后大约为33~31kaB.P.[3],这是其第二层上部的数据。目前,我们对龙泉洞遗址2014年发掘区第四、五层内采集到的两个木炭样品进行测年,经Beta实验室AMS14C测定,第四层的数据大于43KaB.P.或者无限大,报告中指出由于样品问题造成此结果,所以该数据不予考虑;第五层的数据为38.10±0.39kaB.P.校正后约为42kaB.P.。另外,2015年发掘区第四层的测年数据则主要集中在30.12±0.16kaB.P.、33.58±0.21kaB.P.、32.83±0.25kaB.P.。通过地层的对比,再结合2011年、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我们暂且把遗址的年代放在42~30cal.KaB.P.之间。
二、石制品分析
此次统计的石制品1920件(不含第六层标本和淘洗采集标本),不同层位石制品变化不大,所以并未分层整理。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碎片和搬入石材等,断块的数量较多。工具类型主要有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齿状器、尖状器、石砧和复合类工具等。依据石制品的最大直径将其分为微型(〈20mm)、小型 (20~50mm)、中型 (50~100mm)、大型(100~200mm)和巨型(≥200mm)等5个等级[4]。不同尺寸标本总体百分含量统计显示,总体大小以小型和微型为主,分别占52.2%和44.2%(表一)。
1.石核
123件,占石制品的6.4%。其中3件为砸击石核,其余120件为锤击石核。
(1)锤击石核120件,占石核的97.6%。石核原料中脉石英118件,石英岩1件,辉长岩1件。石核的平均长宽厚为32.3×36.6×25.8mm,平均重量为48.9g。从石核类型来看,单台面石核47件,双台面石核50件,多台面石核18件,单面盘状石核5件。从台面性质来看,在208个台面中,自然台面67个,打击台面130个,自然台面与打击台面组合11个。石核的最小台面角32°,最大台面角130°,平均台面角85°。石核上的石片疤痕最多的有11个,最少的仅1个(图四)。片疤占石核体比例≤25%的33件,25%~50%的68件,50%~75%的17件,≥75%的2件。
图四 石核片疤个数分布图
14LQD2#5L①:13单台面石核,长37.4,宽29.7,厚21.6mm,重33.16g。原料为脉石英,毛坯为断块,台面为自然台面,形状近似三角形,台面宽×厚为26.5×18.5mm,剥片面1的台面角为86°,有1个片疤,尾端尖灭,剥片面2的台面角为83°,有2个片疤,尾端也为尖灭。片疤占石核体比例为25%左右,剥片面组合方式为 1+1’’(图五,1)。
表一 石制品大小的分类统计
14LQD2#5L②:46双台面石核,长36.2,宽42.5,厚27.2mm,重60.76g。原料为脉石英,毛坯为带节理面的断块。台面1为不规则的节理面,台面宽×厚为44.7×25.8mm,剥片面1的台面角为82°,与之相对的片疤有2个,疤层数为2,尾端尖灭,剥片面2的台面角为84°,与之相对的片疤有3个,疤层数为2,尾端尖灭;台面2为近长方形的破裂面,台面宽×厚为27.7×23.1mm,一个剥片面与台面1所对的剥片面2为同一剥片面,与台面2相对的片疤有1个,台面角为87°,另一个剥片面上与之相对的片疤有1个,台面角为77°。片疤占石核体比例约为40%,剥片面组合方式为1+3’+1’+3’(图五,2)。
14LQD2#4L⑨:96双台面石核,长17.9,宽31.1,厚28.7mm,重26.47g。原料为脉石英,毛坯为带石皮的板状断块。台面1为自然台面,近梯形,台面宽×厚为29.7×25.7mm,剥片面1的台面角为87°,与之对应的片疤有1个,尾端尖灭,剥片面2的台面角为103°,有1个片疤,尾端尖灭,剥片面3的台面角为83°,有2个片疤,疤层数为2,尾端尖灭;台面2也为自然台面,方形,宽×厚为23.8×21.5mm,所对应的剥片面即为剥片面1,台面角为100°,与之对应的片疤2个,疤层数为2,尾端尖灭。片疤占石核体比例约为30%,剥片面组合方式为 1+1’+1’+3(图五,3)。
14LQD2#5L③:3多台面石核,长45.5,宽41.0,厚30.9mm,重53.89g。原料为脉石英,毛坯为砾石。台面1为砾石台面,近似三角形,台面宽×厚为44.2×33.6mm,剥片面1的台面角为65°,有1个片疤,尾端不清楚,剥片面2的台面角为85°,有1个片疤,尾端不清楚;台面2以剥片面1为台面,三角形,台面宽×厚为48.9×43.7mm,台面角为80°,剥片面与剥片面2为同一剥片面,对应的有1个片疤,尾端尖灭;台面3以剥片面2为台面,三角形,宽厚为45.4×31.2mm,台面角为76°,剥片面有一个片疤,尾端尖灭。片疤占石核体比例约为45%,剥片面组合方式为1+1’+7+2’(图五,4)。
14LQD2#4L④:106单面盘状石核,长34.1,宽47,厚34.8mm,重53.48g。原料为脉石英,毛坯为砾石,台面即为形状不规则的砾石面,台面宽×厚为46.8mm×34.6mm,沿台面一周向心打片使得石核整体呈锥状,最小台面角74°,最大台面角89°,器身保留有7块片疤,尾端既有尖灭的也有折断的,片疤占石核体比例为55%左右(图五,5)。
(2)砸击石核
3件,占石核的2.4%。原料均为脉石英,毛坯为断块。石核平均长宽厚为33.5×23.2×13.3mm,平均重量为12.0g。核体表面有纵向片疤,两端皆可见破裂痕迹。
14LQD2#4L⑥:40长 23.2, 宽 13.3, 厚14.6mm,重3.79g。两端有砸痕,一端圆头,另一端破损,有台阶状的反向小崩疤,核体有3个明显的纵向片疤,其他则是纵向破裂面。
2.石片
81件,占石制品的4.2%。其中完整石片44件,不完整石片37件。
(1)完整石片
图五 石制品
44件,占石片的54.3%。原料为脉石英者43件,碎屑岩者1件。石片的平均长宽厚为 31.9×25.8×11.5mm,平均重量为 24.1g。依据数学和美学的黄金分割率,石片的形态可以分4个等级,宽厚型石片,宽度/长度×100≥ 61.8,厚度 /宽度 ×100≥61.8,宽薄型石片,宽度/长度×100≥61.8,厚度/宽度×100〈61.8,窄薄型石片,宽度/长度 ×100〈61.8,厚度 /宽度 ×100〈61.8,窄厚型石片,宽度/长度×100〈61.8,厚度/宽度×100≥61.8[5],石片形态详情见表二。根据石片台面和背面特征,可将遗址中的完整石片分为六类[6],其中Ⅰ型石片1件,Ⅱ型石片3件,Ⅲ型石片10件,Ⅳ型石片0件,Ⅴ型石片9件,Ⅵ型石片21件(图六)。从石片的台面情况来看,自然台面者12件,占27.3%,打击台面者32件,占72.7%,但打击台面中未见到预制台面,基本都为素台面。台面形态可以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种,其中点状台面和线状台面各4件,各占9.1%,其余36均为面状台面,占81.8%。石片角最小为65°,最大为122°,平均石片角为98°。从石片的背面来看,2件背面均为自然面,占4.6%,29件背面未保留自然面,占65.9%,自然面小于50%的10件,占22.7%,自然面大于50%的3件,占6.8%。从石片背脊来看,无背脊的12件,占27.3%,单正纵背脊的5件,占11.4%,单偏纵背脊9件,占20.5%,Y形脊3件,占6.8%,横背脊2件,占4.5%,其它不规则的13件,占29.5%。从石片腹面的主要特征来看,打击点均明显,而半锥体和同心波均不明显,其他特征见表三。从石片的侧边形态来看,10件两侧边平行或近平行,占22.8%,30件两侧边汇聚,占68.2%,2件两侧边扩散,占4.5%,另有2件则不规则。目前来看,有疑似使用痕迹的3件,但是使用痕迹的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微痕研究。
表二 完整石片形态的统计
表三 完整石片主要特征
图六 完整石片类型统计
14LQD2#5L④:2Ⅴ型石片,原料为脉石英,白色,长40.1,宽25.8,厚18.4mm,重17.07g。台面为打击台面,三角形,石片角为94°,外角为83°,宽×厚为14.5×23.4mm,背面有一条纵脊,三个片疤,方向不一,自然面占背面的比例为60%,腹面平,打击点明显,打击泡较明显,半椎体,放射线和同心波均不明显,有1个锥疤,石片尾端呈羽状,两侧边尖灭,角度分别为70°和50°,两侧远端和中端平行,至远端汇聚(图五,6)。
(2)不完整石片
37件,占石片的45.7%。裂片12件,其中左裂片7件,右裂片5件;断片25件,其中近端断片9件,中段断片8件,远端断片8件。原料均为脉石英。石片的平均长宽厚为23.9×20.7×9.4mm,重量为5.8g。
14LQD2#5L③:45左裂片,原料为脉石英,白色,长34.4,宽19.3,厚12.1mm,重8.59g。左侧边尖灭,角度为44°,右侧断裂,残留的台面为三角形破裂面,大小为10.7×12.4mm,石片角为120°,外角为60°,背面有3个片疤,方向为不规则,自然面占背面的比例为0,有片疤形成较短的背脊,大致呈不规则X形,尾端呈羽状,石片腹面平,打击点明显,半椎体、打击泡、同心波和放射线均不明显,有1个锥疤。
14LQD2#4L层表:23近端断片,原料为脉石英,白色,长20.6,宽20.7,厚11.7mm,重5.85g。台面为三角形破裂面,大小为9.3×20mm,石片角为92°,外角为75°,背面有一纵脊,纵脊左侧有3个片疤,方向不一,纵脊右侧为自然面,边缘部位有些破损,自然面占背面的比例为50%,腹面凸,打击点和打击泡明显,半椎体、锥疤、放射线和同心波不明显,左右两侧边尖灭,侧边形态平行,左侧角度为36°,右侧角度为43°。
3.工具
79件,占石制品的4.1%。包括刮削器、尖状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齿状器、石砧和复合类工具。
(1)刮削器
59件,占工具类的74.7%。原料均为脉石英,毛坯为石片的29件,占49.1%;断块23件,占39.0%;石核7件,占11.9%。按刃缘数目来看,单刃刮削器43件,双刃刮削器11件,多刃刮削器4件,还有1件归为盘状刮削器。从刃缘形态来看,凸刃刮削器32件,凹刃刮削器4件,直刃刮削器15件,两种以上刃缘的刮削器8件。其中59件刮削器测得刃角77个,按照刃角划分的5个等级[7],直(〉85°)13个,占16.9%,陡(71~85°)36个,占46.7%, 中 等(46~70°)27个,35.1%,斜(25~45°)1个,1.3%,平(〈25°)0个,平均刃角为74°,刃角多数比较钝。刮削器的平均长宽厚为33×25.8×14.2mm,平均重量为16g。
14LQD2#4L③:97单凸刃刮削器,脉石英,毛坯为石核,近似半月形,长48.4,宽 24.2, 厚 19.9mm,重 29.94g。在凸边由较平坦的一面向凸面单向加工,疤痕连续且叠压,呈鳞状,修疤层数为3层,刃缘长34.3,加工深度12.7mm,刃角为84° (图五,7;图七,1)。
14LQD2#4L⑤:136双凸刃刮削器,脉石英,毛坯为断块,板状,上下两个平面为砾石面,长33.8,宽25.3,厚13.2mm,重13.02g。沿板状断块的两侧断面错向修理,修疤几乎涵盖断面一周,疤痕连续,呈鳞状,修疤层数为1层,刃缘分别长32和25.6mm,前者加工深度为13.9mm,刃角为77°,后者加工深度为11.1mm,刃角为82° (图五,8;图七,2)。
14LQD2#5L②:122盘状刮削器,脉石英,毛坯为石片,近似圆形,台面由于近端修理已破坏,左右两边在远端汇聚,长42.2,宽36.5,厚11.6mm,重19.25g。几乎沿石片一周都有修理,修疤连续,呈鳞状,修疤层数为1层,左侧正向加工精致,加工深度为7.3mm,刃角为79°,右侧有一个修疤是反向加工,其余也均正向加工,加工深度为6.3mm,刃角为87°,近端也是正向加工,加工程度较深,在中间形成一个短尖,尖角92°,但是从石器整体加工情况和形态功能来看,划归为刮削器较为合适,疑似有使用痕迹 (图五,9;图七,3)。
图七 龙泉洞遗址出土工具
(2)尖状器
1件,占工具类的1.2%。
14LQD2#5L①:4脉石英,毛坯为断块,近似不规则的三角形,端部保留有砾石面,长26.8,宽17.7,厚12.2mm,重5.34g。形成尖部的两侧边较长,均由较平坦的一面向较凸面同向加工,疤痕连续且叠压,修理边缘长度分别为20.8和20.2mm,前者刃缘形态为直刃,侧刃角为89°,加工深度为5.5mm,后者刃缘形态为凸刃,侧刃角分别为80°,加工深度为6.5mm,两修理边汇聚为一角,尖刃角为77°,尖部稍残 (图五,10;图七,4)。
(3)锯齿刃器
4件,占工具类的5.1%。3件有3个锯齿,1件有5个锯齿;锯齿深度最小0.6,最大2.6mm;锯齿宽度最小为3.1,最大为13.6mm;刃角最小为33°,最大为98°。锯齿刃器的平均长宽厚为31.0×26.0×14.8mm,平均重量为12.5g。
14LQD2#5L③:5单直刃锯齿刃器,脉石英,毛坯为左裂片,长39.5,宽33.1,厚22.9mm,重20.82g。该裂片左侧边薄锐,右侧断面,加工长度为整个左侧边的长度,加工方向为正向,修疤层数为1层,有三个连续的锯齿,锯齿深度最小为1.1,最大为1.7mm,锯齿宽度最小为5.4,最大为10.1mm,刃角为61°。裂片远端有一小疤,但不确定是否为人为修理,较薄可能为自然崩掉 (图五,11;图七,5)。
(4)凹缺器
7件,占工具类的8.9%。单凹缺器6件,双凹缺器1件;单次打击的3件,多次打击的4件;缺口宽度最小为6.2,最大为16.8mm;缺口深度最小为1.3,最大为4.6mm;凹缺刃角最小为35°,最大为94°;凹缺器的平均长宽厚为37.5×23.4×12.9mm,平均重量为13.3g。
14LQD2#5L②:67,单凹缺器,脉石英,毛坯为右裂片,长44.5,宽22.7,厚11.8mm,重13.43g。刃口修理选择在石片右侧远端,正向加工,凹缺由多次打击形成,呈阶梯状,缺口宽16.7,深4.6mm,凹缺刃角为88° (图五,12;图七,6)。
(5)齿状器
3件,占工具类的3.8%。在毛坯边缘上修理出两个或多个连续小凹缺,其中有一个齿(尖)较为突出。齿高最小为2,最大为4.2mm;齿尖角最小100°,最大115°;齿状器的平均长宽厚为37.7×25.7×13.8mm,平均重量为24.6g。
14LQD2#5L④:9,齿状器,脉石英,毛坯为断块,长27.6,宽7.4,厚5.3mm,重4.58g。在一侧边连续同向修理,修疤呈鳞状,层数为1层,叠压,刃缘呈直刃,加工长度为20.9mm,加工深度为5.4mm,刃角为86°,在直刃中部修成一尖(齿),齿高2.5mm,尖角为100° (图五,13;图七,7)。
(6)复合类工具
4件,占工具类的5.1%。包括齿状器-凸刃刮削器、凹缺器-直刃刮削器、凹缺器-凸刃刮削器和锯齿刃器-刮削器。
14LQD2#4L⑤:8,齿状器-凸刃刮削器,脉石英,毛坯为石片,长32.5,宽33.1,厚13.4mm,重17.27g。左侧交互修理形成一凸刃,修疤层数为1层,刃角为43°,刃缘长度25.6,深度为7.9mm,右侧正向修理形成凸刃,修疤层数为3层,刃角为52°,在远端修出一齿尖,齿高1.3mm,角度为132°,石片远端残,与右侧修疤也形成一尖角 (图五,14;图七,8)。
(7)石砧
1件,占工具类的1.2%。
14LQD2#5L⑧:9,原料是黄色的石英砂岩,毛坯是长形砾石断块。长48.6,宽90.3,厚82.5mm,重582.78g。断块上下面平,上平面砾石面,中部有多个疤痕叠压,大小范围约为49.3×36mm,下平面为断裂的节理面 (图五,15)。
4.断块
断块1447件,占石制品的75.4%。原料基本上都为脉石英,有3件石英砂岩。平均长宽厚为34.6×26.6×13.1mm,平均重量为7.5g。
碎片189件,占石制品的9.8%。原料均为脉石英。长宽厚均小于10mm,未统计其大小和重量。
5.搬入石材
1件,占石制品的0.1%。
14LQD2#4L⑨:44,砾石,原料是石英岩,长114.7,宽112.1,厚84.7mm,重1933g。
三、石制品的主要特征
1.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是脉石英,另外还有零星的石英砂岩、石英岩、碎屑岩、辉长岩等。脉石英一部分来源于附近伊河河床中,另一部分来源于山体岩隙中。其余原料多为砾石,均来自附近河床中。
2.石制品以小型和微型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碎片以及搬入石材,断块数量最多。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偶尔也会利用砸击法,而石器则全由锤击法修理而成。
3.在石核中,锤击石核占97.6%,居于主导地位,这些石核个体大都较小,可能是由于脉石英石料的纹理发育等自身特性造成的,其中有两类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一类是单盘状石核,有5件。这类石核沿一个面的一周向心剥片,台面均为自然的砾石面,推测是受圆形砾石原料影响而尽可能的剥取石片。二类是板状石核,主要存在于双台面石核中,有9件。这类石核的毛坯通常是板状或近似板状的断块,有两个上下近似平行的台面,剥片则是在两平行台面之间的断裂面上,片疤一般较小。这两类石核反映了两种剥片策略,但都是尽可能的使石材得到充分利用。
4.在石片中,完整石片占54.3%,以宽薄型石片为主,占84.1%;Ⅵ型石片最多,占47.7%,台面多为打击台面,占72.7%,但未见到预制台面,背脊和侧边则都无明显规律性。有疑似使用痕迹的石片。
5.工具中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的尖状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齿状器等;毛坯以石片和断块为主;大部分石器都是单向加工的,少数是交互加工、错向加工或复向加工的;单向加工以正向为主,或由较平的面向较凸的面加工;其中刮削器的刃角较钝是其一特色,平均刃角为74°,推测这类刮削器的功能可能与圆端刃刮削器类似,主要用于切割和刮取动物皮下脂肪[8]。
四、讨论与结语
龙泉洞遗址2014年发掘区域的石制品体现了中国旧石器晚期北方主工业的特点,石制品以小型为主,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偶尔使用砸击法,石器类型多样,基本上都为轻型工具,修理石器用锤击法,且以向背面加工为主,修理较为精致,刮削器为主要类型。另外,龙泉洞遗址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色,单盘状石核和板状石核的存在、刮削器的刃角较钝等,这些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和石器功能所决定的。
与北方主工业的典型代表周口店第一地点相比,两者都有锤击法和砸击法打片,石器类型主要是刮削器,石器以小型为主,最明显的不同则是第一地点以砸击法为主,有大量砸击石片和砸击石核[9]。而龙泉洞则是以锤击法为主,这也是北方主工业发展的趋势,砸击技术日渐衰弱,锤击法处于绝对优势。与周口店15地点相比,可以看出他们石制品的原料都以脉石英为主[10],打片技术都以锤击法为主,懂得向中心打片以提高石核利用率[11],大多数石器个体很小,多为正向加工,刮削器为主要类型[12]。但是,周口店第15地点的石器类型和龙泉洞有所不同,砍砸器和薄刄斧等器型在龙泉洞遗址中暂未发现。两者更多的是体现了石器技术上的一致性。龙泉洞遗址继承了小石器的文化传统。
而相邻地区的河南荥阳织机洞遗址,时代稍早,同样具有中国北方主工业的特点,石制品大多数是小型的,打片以锤击法为主,石器类型具有多样性,但是其修理工作多粗糙,仅个别石器做过相当细致的修理,修理痕迹多见于刃口近缘,刃口多较锐,刃角多小于70°[13]。而龙泉洞遗址的石器则多沿整条边缘连续修理,修理较为细致,刃角较钝。时代稍晚的河南南阳小空山遗址,在打片和石器修理技术上也与龙泉洞遗址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小空山遗址中的盘状刮削器[14],在龙泉洞遗址中亦有发现类似的产品,修理的较为精致。但是小空山遗址中存在有修理台面,这点尚未在龙泉洞遗址中发现。还有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虽然还是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为辅,二次加工也是直接打制的简单石核石片工业,但是标本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石叶制品,古人类在打片和制作工具的过程中,打片技术会因各种因素或不同目的作灵活的应变和选择[15]。龙泉洞遗址中则未发现石叶制品,而且石片的背脊和侧边无明显的规律性。
其他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同类型遗址,如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石制品个体小巧,属典型的小石器工业,原料以脉石英为主,打片以锤击法为主,砸击产品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标本中不乏形状比较规整的长石片,说明打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石器加工水平较高,使用了指垫法修理技术,器型多规整别致[16];山西阳高神泉寺遗址石制品主要为小型石器,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偶尔使用砸击法,锤击法生产石片技术熟练,能利用背脊控制石片形态使其比较规整,锤击石核中有修理台面的标本[17];山西陵川塔水河遗址,属于华北地区小石片-刮削器传统,已经懂得利用背脊来控制石片的形状,还可以利用较大的石片角生产石片,并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石叶制品[18]。总的来看,小石器传统持续发展到这个时期,在总体特征相似的背景下,不同遗址之间略有差异,出现了一些进步的技术因素。
总而言之,龙泉洞遗址2014年和2011年发掘区域石制品面貌一致,同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年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同时,可能由于原料和石器功能等原因,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之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北京师范大学杜水生教授指正,特致谢忱!
领 队:黄吉博
发 掘:李 璇 顾雪军 王遵义孙群伟 都应许 张留在韩海利
绘 图:李 璇 顾雪军 都应许
摄 影:高 虎
执 笔:李 璇 顾雪军 庞海娇
[1]周立,李璇,庞海娇等.河南栾川旧石器时代晚期龙泉洞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1,31(6):972-981.
[2]同[1].
[3]同[1].
[4]卫奇.《西侯度》石制品之浅见[J].人类学学报.2000,19(2):85-96.
[5]卫奇.石制品观察格式探讨 [C]//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1:209-218.
[6]TothN.The Oldowan reassessed:A close look at early stone artifacts[J].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85,12:101-120.
[7]李炎贤,蔡回阳.贵州白岩脚洞石器的第二步加工[J].江汉考古.1986(2):56-63.
[8]武仙竹.圆端刃刮削器——中国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J].四川文物.2004(6):18-24.
[9]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M]科学出版社,1985:219-251.
[10]高星.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原料开发方略与经济形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20(3):186-200.
[11]高星.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0,19(3):199-214.
[12]高星.关于周口店第15地点石器类型和加工结束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20(1):1-18.
[13]张松林,刘彦峰.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03,22(1):1-17.
[14]小空山联合发掘队.1987年河南南召小空山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8(4):1-15
[15]陈淳,安家瑗,陈虹.小南海遗址1978年发掘石制品研究[C]//考古学研究(七),2008:149-166.
[16]张镇洪,傅仁义,陈宝峰,等.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1985,4(1):70-78.
[17]杜水生,陈哲英.山西阳高神泉寺遗址石制品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2,21(1):50-58.
[18]杜水生.山西陵川塔水河遗址石制品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7(4):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