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玉门关
2017-09-13梁秉合
梁秉合
[摘要]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和西域门户,其关址所在几经变迁。不论是西迁还是东迁,玉门关始终与玉门关紧密相联。纵观其变迁过程和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可将之视为“民族融合史中流动的国门”。
[關键词]玉门关;玉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翻开华夏民族融合史,玉门关,是一个永远离不开的话题:政治上,它意味着声张国威、威服四夷、海晏河清的一统天下;军事上,它意味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文化上,它意味着将军壮士们绵绵不断的思家怀乡之愁。假如没有玉门关的延伸, 丝绸之路如何畅通?灿烂的敦煌文化怎能有适合生长的土壤?上世纪初敦煌小方盘城发现后,人们再次掀起了对它的研究热潮。但迄今为止,为时一个世纪的争论,对它的认知仍然没有一个确定判断,以至于近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记录》一书中专列一章谈《塞外雄关玉门关之谜》。
作为历史爱好者,根据笔者近年对玉门关的建立与变迁的梳理与推断,得出了如下见解,以期引起研究者重视。
一、玉门关的诞生
(一)玉门关诞生的原因
元狩二年(前121)夏,霍去病的第二次河西之战告捷。盘踞河西走廊的匈奴贵族,终于被赶回了漠北王庭。为了彻底打垮匈奴,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又发动了第三次漠北战役。这次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自此匈奴再也无力“南下牧马”了。战后不久霍去病病死。此后近十年汉匈再无大的战事发生。《史记·匈奴列传》:“初,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馀万。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于是汉久不北击胡。数岁,伊稚斜单于立十三年死,子乌维立为单于。是岁,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也。乌维单于立,而汉天子始出巡郡县。其後汉方南诛两越,不击匈奴,匈奴亦不侵入边。”
霍去病死于元狩六年(前117)。此前一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游乌孙,副使到大宛。目的是实施第二个大迂回战略,邀请乌孙回旧日牧地(河西走廊),以便夹击匈奴。但效果不佳,乌孙不愿回来(见于《史记? 大宛列传》)。直到元鼎二年(前11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汉武帝才决定自己经营河西,设置了酒泉郡,下辖禄福、表是、乐涫、天依、玉门、会水、池头、绥弥、乾齐。《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莽曰辅平。户万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万六千七百二十六。县九:禄福,呼蚕水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羌谷。莽曰显德。表是,莽曰载武。乐涫,莽曰乐亭。天依。玉门,莽曰辅平亭。会水,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莽曰萧武。池头。绥弥。乾齐。西部都尉治西部障。莽曰测虏。”
依据这些史料,我们推断玉门关应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而建的,它的建关应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至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之间,理由如下:
1.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汉王朝的河西据点是酒泉,虽经过几次大战匈奴没有力量再次进攻河西,但小规模的侵袭却是持续不断。此时的西域各国仍听命于匈奴,为了保障汉使及西域往来商旅的安危,有必要设一个关隘。由玉门地区的玉关传说也可印证这一点(原文见于张怀德先生2004版的《玉门史话》一书)。
2.军事上的需要
占据酒泉后的汉军,由于远离大汉王朝中心3000里。为了保住河西这个断匈奴右臂的要地,再加上汉王朝这一时期积极进取的军事战略,它必须要有一个战略上的塔台——进则可威慑西域,退则可保卫酒泉。从刘常生先生编著的《历代咏玉门诗词选》中可以看出,玉门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感染力,玉门关的军事意义非常鲜明,可以说它一直是华夏民族融合史中流动的国门。
(二)玉门关诞生地
既然确定了玉门诞生的时间,那么玉门关诞生地在哪里,玉门与玉门关有何关系?
关于这一点,上世纪初的法国汉学家沙畹根据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约100公里处的小方盘城发现的一枚纪年汉简“大始三年(公元前94年)闰月辛酉朔己卯玉门都尉护众谓千人尚尉丞无署就≈(1922)”,另《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讥。人少,不足以拔大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 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主张汉武帝太初以前的玉门关应在敦煌之东,所以汉武帝派使者挡在玉门关,贰师将军李广利无奈留在敦煌,不敢东向以入玉门关。 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之玉门关,则是太初以后所置。 如果此时的玉门关在敦煌,那不是李广利已经入关了吗?汉法森严,李广利不敢冒杀头之罪,进入小方盘城东90公里的敦煌。再说,玉门关在玉门的土地上,才叫“玉门关”,而不叫“敦煌关”,于情于理都论得通。
在甲骨文、金文、敦煌文书等研究领域闻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同意沙畹的意见,并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进一步指出,酒泉郡治下的玉门县即为太初以前的玉门关所在地。太初以后的玉门关址,《史记? 大宛列传》注引唐《括地志》云:“玉门关在县西百一十八里。”“县”是指唐代的寿昌县,即汉代的龙勒县。他还根据上引简文,考定玉门关西迁之年“必在李广利克大宛之后(太初四年) ,西起亭至盐泽之时”(具体分析见王国维《流沙坠简序》)。 王国维关于玉门关址的新说,后世学者不断加以修正、补充。劳干在《两关遗址考》中也认为,汉武帝太初四年后,玉门关曾西迁至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 但他指出王氏“玉门关即玉门县”的错误,汉玉门旧关应在今嘉峪关和赤金峡两处。虽然后来向达、陈梦家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但理由都不充分,他们好多资料来自《史记》以后的著作,不像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汉武帝时代河西走廊与西域的记录,是亲身感受的。
笔者认为,最早的玉门关应在古玉门县(今赤金镇地区)的赤金峡,理由如下:endprint
1.玉门县的来历
东晋阚骃(世居敦煌的著名史学家)在《十三州志》中,对古玉门县有如下记载:“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古地名,今嘉峪关以西至玉门市清泉乡一带,西汉设天依县,东汉设延寿县,北周设延兴县)。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
如果玉门关不先于玉门县诞生,玉门县不是由玉门关得名,而是从敦煌搬迁过来的,作为敦煌世家的阚骃在《十三州志》中必会交代。
再者,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河西匈奴后,汉置武威、酒泉两郡。酒泉郡下辖九县中没有敦煌、瓜州任何一地,汉军可能尚未达距酒泉八百余里的敦煌(敦煌是故地名,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的,考证内容见当代敦煌地方史学者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一书)。为巩固战果,就近在酒泉以西一日范围内,地势险要的峡口设关驻军把守,完全有可能。直至十几年后的公元前106年左右析置敦煌郡(武帝后元年(公元前88-87年)分酒泉置。正西关外有白龙堆沙,有蒲昌海。莽曰敦德。户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县六:敦煌。中部都尉治步广候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莽曰敦德。冥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效穀,渊泉,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障。莽曰广桓。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汉书? 地理志》(疑有误,因史记中为前105年左右,原文:乌维单于立十岁而死,子乌师庐立为单于。年少,号为兒单于。是岁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也。自此之後,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燉煌郡。——《史记? 匈奴传》))后,在敦煌郡小方盘城一带筑玉门关,峡口不再设关。关隘西移、军队西移是正常之事,驻守玉门赤金峡的玉门关军队移屯别处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比如汉代既有张掖郡,武威郡又有张掖县,汉简驿道记载中为了为了区别故名小张掖:仓松去鸾鸟六十五里 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 小张掖去姑臧六十七里 姑臧去显美七十五里)
2.《史记》与《汉书》的记载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讥。人少,不足以拔大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史记·匈奴传》:“(太初三年)其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是岁,贰师将军破大宛,斩其王而还。匈奴欲遮之,不能至。其冬,欲攻受降城,会单于病死。”
《汉书·西域传》(:“太初三年)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发兵击之。于是楼兰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后贰师军击大宛,匈奴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指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 ”
《汉书·西域传》“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 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以上文字,都说明玉门关此时的位置应该在酒泉与敦煌之间,不然汉武帝使使遮玉门无从谈起,驻军玉门关的汉军正任文无法保卫酒泉,收复所失。同时也无法截断楼兰与匈奴的联系,汉武帝也不至对开边耗费感慨万千,下罪己诏。如果在赤金峡与嘉峪关选择,明显赤金峡最合适,而且也符合“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的记载。
3.汉代酒泉郡的设置
《汉书? 地理志》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莽曰辅平。户万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万六千七百二十六。县九:禄福,呼蚕水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羌谷,莽曰显德。表是,莽曰载武。乐涫,莽曰乐亭。天依。玉门,莽曰辅平亭。会水。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莽曰萧武。池头。绥弥。乾齐。西部都尉治西部障,莽曰测虏。
在酒泉郡最早的的九县中,据李并成先生的《河西走廊历史地理》一书,天依、玉门、池头、乾齐分别是今天的昌马乡(依据阚骃《十三州志》中的记载,应该在清泉乡到黑山湖一带)、赤金镇 、花海镇西、柳河黄闸湾地区,其中酒泉郡最西边的乾齐县的名称别有深意。“乾”,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天,齐是整齐之意。这与古代疏勒河在此主干河道向西,分支北石河向北形成布鲁湖,给沿丝绸之路西去的人以为到了天的尽头感受相符。
4.近年汉简的发掘
敦煌悬泉置古遗址考古发掘考古报告即将完成。专家指出,悬泉置出土的35000多枚汉简里,有一部“驿置道里簿”。该文书记载了古丝绸之路上现今甘肃境内的主要交通干道走向和主要的驿站里程。
仓松去鸾鸟六十五里 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
小张掖去姑臧六十七里 姑臧去显美七十五里
氐池去觻得五十四里 觻得去昭武六十二里府下
昭武去祁连置六十一里 祁连置去表是七十里
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 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
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 右酒泉郡县置十一· 六百九十四里
(注:西汉里制,一里等于三百步,一步等于六尺,一尺约合今天的0.231米,一汉里约合今天的415.8米。酒泉郡的辖县与《汉书》不符,可能由于特定时代的特定原因所致。)endprint
这组汉简其中虽遗失了一些,但丝绸之路在今日玉门市境内的路线基本可以断定:由酒泉郡出发沿今312国道进发,到赤金峡口的玉门关顺赤金峡折而向北到沙头县(沙头又名池头,系位于从疏勒河支流北石河形成的布鲁湖和由古延兴海夹角地带而得名,位于今花海镇西毕家滩)地界,再折而向西至乾齐县(今柳河乡黄闸湾乡一带)境内,再渡疏勒河西行。由此可断定玉门关在赤金峡口,因为此处依山临水,地势险要,附近又是赤金绿洲,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又有赤金绿洲的屯田驻兵之利。从兵法上讲,正是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之地。
5.玉门关的得名
古人起名,必有深意,绝不随意命名。玉与门都是象形字,特别门字自古至今皆用其“门户”的本义,如《墨子?号令》:“门常闭。”后来引申为进出口也称门,如《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洞门甚隘。”就是说洞门很狭窄的意思。反观今天一些学者坚持说玉门关在汉代一直在小方盘城,小方盘城哪有门的意味?为啥阳关不叫阳门关?从这一点来说,赤金峡设玉门关符合古代命名的习惯。
6.汉代边塞长城的修建
《史记?大宛列传》云:“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诸国……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按此亭障(亭,古代军事行政单位;障,山中小城)所至之玉门,即武帝初置玉门关于敦煌以东的“石门周匝”之地,以此“石门”之势。而命其关为玉门之名。按传记其列亭障至玉门之事与武帝封浞野侯并浩侯同条,而封浞野侯赵破奴事在元封三年(前108);封浩侯王恢于元封四年正月,可见是时初置东玉门关及所筑长城之年限当在元封中。
太初二年(前103),“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于匈奴”。众议罢击宛军,唯武帝力主伐宛,“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知太初三年贰师西征尚未军出敦煌。时至太初四年其二伐大宛得胜而归,传记“军入玉门者万余人”。今考其军出自敦煌,入则以玉门所计军卒,可证西迁玉门关并括敦煌于关东的年代,即在太初三年二次出师未归之际。
7.史学家的记载
《使于阗记》中记载说:“肃州渡金河(金河即今流经酒泉城西的讨赖河)百里又西百里出玉门关,即古玉门县,非沙洲之玉门关也。”又据东晋敦煌人阚骃《十三州志》:“又酒泉西三百里,亦有玉门关,即古玉门县。”这里提到的古玉门县,是今天的玉门市赤金镇地界。
8.汉代屯边的历史
在汉武帝派霍去病攻入河西之前,河西先后是乌孙与匈奴的放牧的牧区,可以说如果立郡设县置关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而据《史记?匈奴传》载,元狩四年(前119),“匈奴远循,而幕南无王庭。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即今天的永登),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以及《汉书?食货志》称:“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可以推断最早的玉门关应在酒泉1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
9.赤金峡地区独特的地理特点
赤金峡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自古就有“东障玉门之屯,西组金山之峡。当塞垣之襟要,值车马之通衢。酒泉股肱,嘉裕藩屏”(《肃州志》)之称。丝绸之路经过的河西走廊上这样有山有水的地形极少,易守难攻,对阻击机动迅速的匈奴铁骑极佳。作为把守丝路的关口,也便于设关检查。
10.历史遗存的佐证
其一,上世纪发掘了一些有关古玉门县(今赤金地界)的珍贵汉简,记载汉代日常的屯田生活。
隧长玉门富昌里丸崇 … 《马氏》92(T43h)
玉门丞掾??王防移书?当用从吏? 《马氏》90(T43g)
告東番亭长政鈥到召男子汉?
急将诣玉门会?日?有男賚… 《马氏》134(T44b)
令玉门屯田吏高? ?田七顷给负弛刑十七人
《马氏》155(T43h)
前三简出土于赤金堡(古玉门县)之北方,后一简出土于赤金堡东北方。
其二,赤金峡设有两座重要的烽堠,似为汉代历史遗址。
其三,顺从赤金峡穿过的赤花路走,在距花海镇西面的毕家滩上有4座古城堡遗址,其中较大的有100米见方,李并成教授在《河西走廊历史地理》一书中已考证为汉代沙头县遗址,与敦煌悬泉置古遗址考古发掘的“驿置道里簿”记载(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 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相符。
经过以上初步的梳理与推断,笔者认为玉门的历史与玉门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早的玉门关应该诞生在玉门赤金峡,玉门关在玉门诞生,玉门因玉门关而得名。
二、两汉魏晋时期玉门关的变迁
(一)敦煌境内的玉门关
史载敦煌分置于酒泉其时不一。《汉书?武帝纪》载敦煌分置于元鼎六年(前111);《地理志》记其为后元元年(前88);陈梦家考证其分置在元封四年或五年(前107或前106年)。如今以陈说为准,理由如下:
《史记? 匈奴传》记载:乌维单于立十岁而死,子乌师庐立为单于。年少,号为兒单于。是岁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也。自此之後,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燉煌郡。
史载此时亦由酒泉列亭障而始置玉门县,玉门关自当隶属于酒泉无疑。后来,随着汉王朝开疆拓土,丝路延伸,西域臣服,敦煌地区逐渐稳定。大约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胜利归来前后,作为国门的玉门关,便丛玉门赤金峡移至敦煌小方盘城,此时的玉门关仍属酒泉郡管辖。酒泉郡分出敦煌郡后,敦煌郡同时分有掌管原酒泉郡所属要塞玉门关的权力,由敦煌汉简中“ 酒泉玉门都尉” 演变为 “敦煌玉门都尉”可知。
敦煌境内的玉门关也不是固定的,长期致力于汉简研究的何双全先生,通过对近 100年来出土汉简的综合梳理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西汉时,位于敦煌郡的玉门关曾经有过三次迁移。何先生认为,整个西汉(包括王莽时代),玉门关先后设在小方盘城(今天人们所说的玉门关位置)、疏勒河下游终点处的后坑一带(即后来的大煎都候所在地)和马圈湾(在小方盘城西10公里处)。endprint
(二)设在玉门镇的玉门关
东汉初,仍以西汉的玉门关、阳关为西部边境的门户。到了和帝(89~105)时,匈奴杀汉吏,朝廷公卿以为宜闭玉门关,便把关口移设在今酒泉地区的玉门镇,向东移动了400多公里,放弃了西汉所筑的玉门关。
(三)敦煌境内的玉门关
后来,班超的儿子班勇上言,认为应仍以西汉时的玉门关口置校尉长史,以捍抚西域各国,并写了《辨闭玉门关弃西域》的疏文。于是,朝廷就派班勇为西域长史,以西汉玉门关为门户,率兵屯西域鄯善、龟兹、温宿诸国,并发兵驱走西域的匈奴势力,西域得以平安。
三、隋唐时期的玉门关
两汉以后,丝绸之路又开辟了由晋昌到伊吾的新北道,也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国道312线,玉门关就东迁到了瓜州境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证据如下:
其一,唐慧立彦棕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记:瓜州城北“五十余里,有瓠庐河,上置玉门关。”
其二,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形象地描绘了玉门关的要冲地位。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隋唐玉门关为何东徙瓜州?这与当时伊吾路,即由瓜州经玉门关径趋西北直达伊州(今哈密)的道路之开通有关:此路之名始见于北周。《周书·高昌传》:“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马粪为验。又有怪异。故商旅来往,多取伊吾路云。”这条道路在敦煌唐人写卷中又称之为“第五道”。它的开通使瓜州与伊州直接连通起来,无须再绕行敦煌又往,缩短了驿程,玉门关自然亦随之东徙瓜州。
四、五代宋初的玉门关
(一)到五代宋初,玉门关址又有了新的变动
敦煌遗书《西天路竟》记:“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该文书为北宋乾德四年(966)派遣行勤等人赴西域求法使团中一位僧人的行记。行勤等由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一日可抵玉门关。一日行程一般在百里以内,表明此时玉门关已东移至今酒泉城西不出百里的地方,当位于今嘉峪关市界内,已在安西县双塔堡东200公里许。
(二)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
《武经总要》记载:肃州“西至玉门关七十里”;“肃州又九十里渡玉门关。”一作70里,一作90里,虽不尽一致,但亦相去不远,均为一天的路程,与《西天路竟》所记吻合。
(三)五代后晋高居诲《使于阗记》记载
《使于阗记》记载,由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金河即今流经酒泉城西的讨赖河。考之史籍肃州附近从未设过天门关,所记天门关在肃州西百里,百里系取成数,其位置相当于上引史料中的玉门关,“天门”当为“玉门”之误,因字形相近或字体漫漶致误。至于所记肃州西二百里的玉门关,实为当时玉门县,玉门军的治所,而非玉门关。两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皆记载玉门军在肃州西200里许,天宝十四年(755)改军置县。
此外,唐人《释迦方志》说:“肃州西行70里至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又有宋僧《西天路竟》载:“肃州西行一日程,至玉关。”按此距离,嘉峪关,当是玉门关了。可见,此时由于中原王朝国力衰弱,玉门关又被迫东迁了。
自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消声匿迹了,直至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1907年和1914年在敦煌小方盘城做考古调查,确定公元前1世纪初到东汉末年的玉门关在小方盘城(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玉门关遗址)。近年来,随着敦煌市开发旅游产业的宣传攻势,玉门关就是敦煌的小方盘城,这种模糊了时间地理变迁的意识,已牢牢地灌输给了中外游客。
玉门关自西汉元鼎或元封中设置以来,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历时1140余年,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几代,期间虽政局屡有动荡,关址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但作为丝绸之路大动脉上的枢纽和西域门户,却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百川归海,不背其源”。玉门关不论西移或是东迁,但它始终与玉门紧密相联。纵观玉门关在民族史中的变迁历程,以及它在民族融合史中的作用,用“民族融合史中流動的国门”显然最恰当不过。正如一滴水珠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玉门关在华夏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变迁,也映照了我们统一多民族的伟大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艰难曲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