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留白分析
2017-09-13赵鑫
赵鑫
摘 要: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人类居住、生活、交通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生活空间日益缩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以人为本的景观规划变得尤为重要,而实现景观规划中生态建设以及重新寻找城市的人文精神,运用“留白”的设计手法无疑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通过“留白”的景观规划,使群众参与到生活空间的营造中来,以可持续的理念和方法延续城市的历史,描绘和创造城市的未来。
关键词:城市 景观规划 “留白”手法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涌进城市,不断增加的人口、建筑、交通、公共设施使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的建设和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建筑物的构造,还要考虑与自然周边环境的协调;不仅要做好商业区的规划,同时要考虑公共空间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景区的人文性,更要搞好生态景区的发展;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还要为子孙后代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要处理好上述诸多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应有之义,而景区留白这一规划理念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留白”的来源与历史沿革
1.“留白”的来源
“留白”一词最早源于艺术领域,它是中国山水绘画的一种构图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绘画作品中留有大量空白,通过虚实结合来表现空间的广袤,并凸显画面的视觉主体,达到“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的艺术效果,从而营造一种空灵、超脱、幽深、含蓄的独特意境。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与西方就截然不同,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又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他们更追求绘画的逼真效果,并采用多种手法如透视原理、阴影、色彩运用,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描述,这与东方绘画创作轻“形”重“神”,更讲求意境的营造有很大区别。当然,这样的绘画风格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传统思维历来重视整体,关注体悟及以经验为基础的感性思维,追求自然、人、社会的整体融合,这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处世哲学、人生修养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常常通过“不满”,“空白”体现出以少胜多、以简胜繁、耐人回味的至高境界。
2.“留白”手法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
“留白”的技法在绘画领域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这种中国特有的创作手法及它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在空间的处理上也表现出一以贯之的延续性,它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园林设计、空间布局、景区规划等各个领域。在建筑群体的空间设计中,留白作为一种空间操作手法,在建筑物排列、布局、过渡、不同建筑空间的渗透和交融等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留白”的合理运用,改变以建筑实体作为设计中心的传统模式,更加重视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思的有效兼容。在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简直就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三维版,往往在有限的庭院空间中通过景物的巧妙布局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留白”也广泛运用于空间设计领域,陈列设计师在空间布局和陈列手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借鉴传统“留白”的表现手法,以简洁、自然、含蓄内敛的展示方式更好的衬托主题,突出重点的陈列物,并有效提升空间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水准。在城市规划中,出现了“城市留白”的概念,也就是在城市建筑规划、景区规划、功能区规划中,都要进行一定的“留白”,给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也能够给人们创造出足够的内心空间和审美空间。
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留白——需求性分析
城市规划是一个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建筑物排列、道路规划、桥梁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公共空间设置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其中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连续不同建筑物、功能区隔离、美化城市的作用,好的景观设计往往能够展现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在景观设计中,引入“留白”的概念,是随着当前所崇尚的减法生活应运而生的,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功能性需求分析
由于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导致了城市中高楼林立,建筑物也越来越密集,大型商业区、核心商圈、金融中心比比皆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立交桥、地下隧道随处可见,人们已经完全被钢筋水泥混凝土所包围,自由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存环境越发单调,生活也越来越压抑,对公共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增强,人们急切呼唤一种全新的、放松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出现,景观就是填补人们内心需求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山林、河流等人造自然环境的重塑,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放式空间的创设,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简洁、舒适、富有设计美感的景观无论是用于城市不同空间的合理过渡,还是作为城市风景中的点缀,或是出于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这一目的,都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留白”的规划理念,这些“留白”的广场、绿地成为现代都市人在拥簇压抑的都市生活中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的一个窗口。
2.审美性需求分析
在增添城市的审美情趣这方面,“留白”可凸显出城市规划的设计主题,通过富含个性特征的景观设计,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性格。“留白”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延伸城市的视觉,通过“留白”可以在视觉上扩大和延伸空间,给人们营造出足够的内心空间和审美视觉,创造出安逸、舒适、充满无尽想象的情感空间。
3.生态性需求分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日益密集的城市在为市民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城市绿植数量严重不足,水体湿地面积逐渐减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北方城市雾霾现象严重,“热岛效应”愈演愈烈等,也给我们的规划带來了新的挑战。城市规划经历了从功能主义到社会导向,又从社会导向转向生态导向的发展历程,当前城市规划已将生态建设放到首要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城市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景观“留白”这一规划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endprint
三、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传统性回归
1.理念先行
近年来,“城市留白”、“空间留白”、“反规划”的说法不断被提出,其实这种理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它是城市规划学中一项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在城市规划中要有所预留,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这一理念和原则在理论上并无争议,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困难重重,在利益驱动下,很难实现城市景观的真正“留白”。此外,一些地方领导错误的政绩观也是导致“城市留白”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常说的“三年两规划,一任一蓝图”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要做好城市景观规划的传统性回归,需要扭转当下不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不要只追求大修大建这一“显绩”,更要重视“城市留白”这一“潜绩”,不仅要发挥好城市商业园区、经济中心对带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公共空间、公共场所的建设,总之,要全面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技术性与艺术性同步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庞大的综合性学科,规划要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需要复杂的技术体系作支撑。景观“留白”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景观本身的设计要逐渐摈弃繁复、冗杂、奢华的造型风格,取而代之的要以简洁、明快、流畅并富有人文美感的建筑造型为特点。二是在本身就很密集的建筑物周围,加大一些诸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的修建,提供群众参与的活动空间,豐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市民审美情趣。三是在当下难以作出科学规划的空间,可以作为预留地留给以后进行开发,或是通过听证或征集意见的方式,交给社会民众去决策,使民众真正能参与到公共区域的规划中来。
3.生态建设跟进
要在景观规划中,尤为重视生态性要素的注入,满足人民居住环境的生态性需求。景观设计要倾向于绿地、树荫、河流、湖泊等生态空间的建造,注意增加城市绿化与水体面积以及湿地面积,进而有助于城市适宜温度和气候的形成和保持。总之,景观“留白”要体现生态性原则,为子孙后代营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
四、景观“留白”成功案例及有益借鉴
1.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成功
众所周知,新加坡面积很小,国土资源十分有限,在这种寸土寸金之地,城市建设并没有如大多数人所预想的一样,高楼林立、商业中心与住宅区排列密集、城市呈现出车水马龙、繁华喧闹的景象,相反,新加坡却成为花园遍布、绿树成荫的“花园城市”,这一现象正是新加坡政府城市规划理念的集中体现。新加坡早年“预留生态用地”最终成为“花园城市”作为“留白”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城市规划带来启发,那就是想要像新加坡市民一样,随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间,不再受烟尘和雾霾的笼罩,随时随地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和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生态“留白”是首选之举。
2.武汉南岸嘴景区“留白”
武汉的南岸嘴景区,曾被地产商估价上百亿,在经过多轮规划和征求意见后,至今仍然是一块绿地。由此看出当地政府对景区规划的慎重,在没有找到让人振奋和完全满意的项目之前,坚决不随意开发,这种慎重的态度和坚持的勇气十分难能可贵,这是我们对当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中国画与景观设计中对“留白”理念的理解和手法本身的运用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的城市规划也应当延续这种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识,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兼顾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景观设计的功能性、技术性、艺术性、生态型渗透到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中,使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并融入到生活空间的营造中,体现城市规划对人群的人性化关怀。
参考文献:
[1]皱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5.
[3]陈易.城市建设中可继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郑克卿.留白——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一种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关剑锋.刘圆圆,“留白”艺术对我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M].城市建筑,2013.
[7]梁晓丹.兰超,中国水墨艺术中留白手法对景观设计的启示[J].艺术教育,2015.
[8]安新东.景观设计中的虚实与中国画留白之关联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