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审美化

2017-09-13王铮

艺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

王铮

摘 要:本文基于后现代美学的角度,从后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演变,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并结合个人形象设计的美学基本元素,对后现代美学视角下的个人形象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分析费瑟斯通、韦尔施等学者的美学观点,阐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心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加以诠释,论证了个人形象设计更多地是对生活态度的推崇和生活方式的强调。

关键词:后现代美学 审美化生活 形象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研究的矛盾凸显,传统美学已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必须从美学的角度重新思考。同时美学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走向九十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更升华到21世纪的崭新美学世纪,这些都使美学更有必要进行重新的定位。由此引发了美学研究方向的转型:从多美的根源、美的理论问题的关注重心,转移到美学自身的问题:美学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衍生出了生存美学、身体美学、生命美学等崭新的概念。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发展历程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从世纪之初的中西美学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立,美学研究学界的大讨论、其后引起的社会美学关注热潮,都为21世纪中国美学的突破性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人类社会迈入全新的世纪后,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的势不可挡。地球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鼓舞澎湃着中国美学的探索者们,在美学研究上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与此同时,后现代美学伴随着前期美学思潮的碰撞,其话语形态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美学热的余温之后,又构建了一个表达后现代美学的特殊语境。在西方美学思想逐渐黯淡的当下,后现代美学借助其特殊的话语形式,重启了一股美学界乃至社会领域的后现代美学热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哲学文化著作被大量翻译、引入国内,从知识分子群体辐射到社会大众,引发的热潮逐渐平息,而此时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文艺学的理论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后现代思潮再鼓余勇,在美学研究领域方兴未艾,西方后现代话语开始有意识的冲击实践美学这一当代美学主导思潮,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理论体系构建,要求超越乃至取代实践美学,取得美学领域的话语权地位。

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传统的美学“本质中心主义”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追问“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等难以明确回答的命题,以致使美学研究陷入形而上的怪圈。对于后现代美学来说,美与丑,雅和俗这些传统美学中的概念不是前者关注的要素,传统美学的过度解读、深度诠释更为后现代美学所摈弃。人的问题,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是后现代美学关注的焦点。“个人形象设计直接以人的存在方式为切入点,把审美当作一种人的实践活动,进而探讨其他相关问题,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研究方法的变革,更是把人作为研究核心、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主义思潮在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体现。”?譹?訛在当下,信息化、全球化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词,审美已经走下尘埃,被引入人们生活的日常,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着的“当代审美泛化”?譺?訛。个人形象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与个人生活,通过个人形象设计的进行了广泛而有机的关联,尽管是一件服装、一个配饰、一个妆型、一个发式,却充分表达着人们对自身身体与形象的关注,传达着人们在全新时代背景下,对生命美学的探究与思索。在后现代美学观点下,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古玩瓷器、白玉明珰,而是脱胎于生活、回归于当下的一事一物,个人形象设计就是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在个人形象设计中,体现的也是艺术回归生活的必然结果。

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个人形象设计的审美化生活角度,对后现代美学的个人形象进行相关分析与解读,将赋予人物形象设计特殊的美学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译自“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用之来诠释上世纪末后现代文化特征:“如果检讨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强调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虐式的符码混合”,他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涵义解释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在西方,这个潮流以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为代表,追求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艺术无处不在:大街小巷、废弃物、身体、行为等,无一不可以进入审美的殿堂;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这种审美化的谋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一直延续到福柯等后现代主义者。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由于大众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譻?訛。

在当代城市中处处深藏着审美的意蕴,散落在城市建筑环境中风格杂糅、琳琅满目的各种建筑物,追逐时尚的青年们,奔走于后现代城市中的独立设计空间中,大胆尝试、陶醉于生活时尚与风格的各种“玩法”……通过审美的视角可以观察到当下生活的不同状态,以及人们行为方式在其中呈现出生活的多种特殊风格。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强调美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将泾渭分明的学术与社会边界产生多重关联,体现出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的后现代美学生活态度,并用来改变传统的风俗行为与习惯,构建更多的后现代话语形式与思维模式。

德国学者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对美学的认知,也有独特的见解。美学的概念从最初鲍姆嘉通提出的“关于感性的科学”,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美学的认知上升为“艺术的哲学”。无论在生产活动中、社会生活中,还是人们对世界的思考认知范畴,都存在审美的固定范式。因此,美学有需要、也必须放大研究视野,而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哲学领域,这是一种割裂的趋势,也是一种突围而升华的动态。在当今社会,审美不是学者眼中的独有概念,不是仅限于油画、诗歌、乐曲、建筑等艺术形式中才能获取的体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一人一情,一事一物,每天发生的都是真实的美。重新诠释的美学概念和重新建构的美学学科边界,是后现代美学的最大意义。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后现代美学的理论的实践体验,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呆板概念,生活化、广泛化的审美模式,已经如水银泻地般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endprint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基于艺术与生活两者的关系而存在的。在西方工业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伴随物质需求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性、文化性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审美的需求使艺术被产品化、市场化,通过量产而进入工业生产领域。新的工业化也为艺术与工业生产搭建了桥梁。人们的购物过程,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状态也成为审美的对象,在城市的建筑中,休闲娱乐场所,消费购物环境中,都插入了大量的设计、风格、时尚等文化与审美形式,艺术与生活不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是逐渐模糊、趋向于融合。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在学术领域发挥着极大的话语权,也已渗透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尚、潮流、风格、个性这些主题词,极具后现代美学象征意义。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的多个层面,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充分体现出艺术与生活的无缝对接:时装发布与走秀、影视人物塑造、网络流行热点、选美与真人秀、直播与网红经济、电子游戏、日本漫画与周边产品、流行歌曲与MTV……我们不得不承认,从个人生活来看,审美不再是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专利,艺术活动也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场与音乐厅,不再是高高的舞台、肃穆的场景和一丝不苟的昂贵礼服,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以形象符号为表征的大众消费文化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化模式。商业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产品广告费尽心机地揣摩大众的消费心理,每以靓丽的包装掩饰内容的不足,凸显商品的审美价值。主题公园、大型购物广场、休闲度假村、美容美体SPA会所… …商业社会中极力打造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各类场所,日常生活的消费文化审美理念也在不断凸显。

二、个人形象设计——生活审美化的体现

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审美尺度感是不同的。相较于前者的距离感:如典型论、移情论、距离说等,都将艺术与生活两个概念高度分离,成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在传统美学看来,艺术不能等同于生活。只有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艺术带给人类的审美感受才能凸显,艺术的价值也才能体现。相较而言,抛弃了传统美学诸多观念的后现代美学,在距离的解读上,则体现本质性的差异。福柯说:“生活是艺术品,人生是艺术品。”他提出的生活艺术化的命题,就是拉近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用全新的审美感受标准和颠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诠释了后现代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距离感的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形象设计也成为消费群体与审美受众关注的焦点:标榜时尚的时装海报和图片在地铁站台、公交灯箱广告中更换频繁,服饰与造型杂志在报亭、电子杂志在网络上传播,不同风格的服饰专卖店、商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头,而T型台上的模特秀、电视电影屏幕上的时装剧,更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时尚潮流——个人形象设计充分表达了后现代美学的核心命题,将艺术与生活通过人的审美体验,恰如其分的结合在一起,也充分为全新的叙事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作出了铺垫。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质是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它的形式是借助后现代美学的主旨审美观,重新命名消费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判断标准是这个词语中提及的内容必须来源于审美者的日常经验范畴,其生活是否出现改变,而非词语本身的原始定义与传统认知。在后现代美学领域中,艺术已走下神坛、走出象牙塔,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部分贵族的特权,而是与日常生活交融在一起,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成为人的社会属性的一部分。艺术不需要再从美术馆、教堂和千年前的壁画雕塑中找寻,而是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随处可见。从事艺术工作也不一定非要有高贵的家世、专业的学习经历和训练——每个人都是艺术创造与实施者,尤其在个人形象设计领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艺术家,无论发型、服装、妆型、饰品、色彩、风格,每个人都在对自己的衣食住行进行风格的定位,进行独特的设计与实施:生活中的人就是自己创造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只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有审美意识,能够主动或被动的以美的规律对日常生活进行设计、实施与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处处皆是艺术的身影。

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而言,我们发现个人形象设计已经不完全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体现为后现代美学融入生活的一种审美态度,对从众的追逐潮流行为,对个体生活方式和审美独特性的认知,以及上升为对时尚风格的推崇。人们不在只是关心生活内容,而更加关注生活方式。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生活风格化这一类提法,也越来越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所推崇。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中都会有不同风格的时尚文化流行,而艺术对生活的浸润和侵袭,融合与交汇,更是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辉。不少时尚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或许会被人们误判而错误解读,但如这种时尚文化能够推动、影响、辐射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发展,那么其出现,就是符合后现代美学思想的生活审美化的体现,正如巴尔扎克在《风雅生活论》中赞扬纨绔主义的代表布鲁梅尔:“你又怎么能不油然而生敬意呢?他不正是时髦生活影响力的活见证吗?”?譼?訛。这就是生活审美化价值存在的体现。

在当下社会中,时尚流行文化在新媒体与网络中反复渲染,个性化艺术审美现象在耳传心授中也是不断求新,层出不穷。可以看到当今日常生活中对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强调,对趣味性、风格、个人爱好的反复提及。个人形象设计的领域,主要为影视舞台造型设计和生活时尚造型设计。对于前者而言,无论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服装服饰、妆型特点、发型饰品……都在过往中引导着人们的时尚风潮,而人们也逐渐发现,T型台上走秀的模特们,时尚剧集中的男女主角们,以及充斥在我们耳边眼前的各种形象设计越来越热情,但也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越来越遥远。而近年来,生活时尚造型设计取代了疯狂而另类、夸张而脱离现实的传统影视舞台造型设计风格,逐渐和时代越来越接近,与当下的生产体制和日常行为产生互动和交融。艺术精神在此刻此处,通过个人形象设计的过程与技巧,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后现代美学形态,也逐渐走出一条越来越宽阔的康庄大道。就形象设计身体力行的个体而言,由于“他们对艺术的、知识的生活方式的崇敬,就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明一种艺术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家、他们的汽车都当作了自己人格的延伸,他们必须使这些东西具有一定的风格,以表达其承载着的个性特征。”?譽?訛艺术化内核的个人形象设计不再是一领华丽的长袍,一张烫金的包装纸,而是通过消融生活与艺术的距离感,达到形式与风格体验的美学高度,将穿衣戴帽的平庸生活升华为艺术化生活方式,也摆脱了传统观念中对个人形象設计评价的局限性与片面性。endprint

在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区分形而下的感官刺激、盲目的从众或全无根基与审美、单纯标榜特立独行或标新立异的行为。我们也不难看到,在一些审美情趣较低的人群或行业中,个人形象设计的诸多元素被简单的等同于个性、时尚与潮流,甚至在一些群体中引发追捧,这是与后现代美学实践背道而驰的。同时在一些商业行为中,会刻意的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融艺术与生活距离感的过程,误解为艺术的庸俗化与平庸化,或是通过强烈的感官刺激,歪曲生理快感与审美愉悦的概念。后现代美学指导下的个人形象设计,是艺术精神与审美情趣与日常生活的嵌入与融合,是美学原则在现实生活的投射。而享乐主义也好,庸俗主义也好,尽管在部分行为方式上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出某一阶段的相似甚至贴近,但不能认定重视个人形象设计的群体具有相同的行为动机与心理需求,更不能粗暴的将他们的审美情趣划上等号。个人形象设计在蛮长的发展过程中,既凝聚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经验,也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人群的审美情趣。化妆师,发型师,服装设计师面对的是消费者,而厂商与销售人群,媒體乃至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都处在个人形象设计的不同高度与位置,也会像摸象的盲人们一样,有各自的体会,得出不同的评价。需要强调的是,审美对象的差异性造成无法在技术上区分同一现象。学者梭罗致力于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变成艺术性的,他靠的是自己:自己耕作,自己收获,自给自足,而大众则庸俗地把“鲜衣、美食、汽车、广厦的追求当作了生活的目的”?譾?訛。事实上这种区分过于简单和狭隘了,经常的误区是“人们考虑的是什么东西被使用了而不是使用的方式。”?譿?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践行者与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者的本质区别,是体现在审美方式与生活态度上的差异,而对非群体的强行分割。因此,从现实意义来说,无法量化的区分标准在评价上更难于操作,无法精细计算或比较,但能够更真实的反映生活与艺术的真正关系。有鉴于此,我们秉持后现代美学原则对个人形象设计的解读,通过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诠释,通过研究服饰发型、妆面风格、色彩搭配等细节上,能够把握到日常生活现象的本质,得出真实而有价值的判断。

注释:

贾玉铭.实用审美解析[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Welsch, Wolfgang.Undoing Aesthetic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1997.

【英】迈克·费瑟斯通,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法】巴尔扎克, 傅雷等,译.人间喜剧(第2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英】迈克·费瑟斯通,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
粉丝经济下的玩具lP形象设计研究
当下中国游戏中的妖怪形象设计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治愈系”理念下艺术玩具品牌IP形象设计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塑造中的应用——以成都市为例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动画技术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设计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现代领导媒介形象设计与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