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背景下巴蜀农民题材油画研究

2017-09-13文鹏刘亚兰

艺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巴蜀题材油画

文鹏 刘亚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格局的打开,在受到来自本土和外来文化的双重作用下,国内美术思潮百花齐放。以“乡土美术”为主农民题材油画在“中国语式”中趋于主流地位。三十年间,巴蜀农民的身份和形象都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农民题材创作为主的巴蜀艺术家在沿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深入进行语言探索,其在农民题材油画创作的内容表现、意识表达、语言表现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关键词:农民题材 巴蜀 油画 偏于西南一域的巴蜀作为乡土美术的重要创作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面貌,在历史的长期作用下,呈现出典型的乡土文化地域特色。应运而生的巴蜀画派根植巴蜀,扎根艺术工作,繁荣着巴蜀的油画事业。饮水方思其源,“乡土”是广大艺术家难以割舍的根系,这里有最动人的情怀,最淳朴的民风,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乡土美术的热潮,作为乡土主人并且拥有者强烈“中国身份”的“农民”立即成为画家争相表现的绘画题材。巴蜀农民题材在经历了“伤痕美术”的压抑情感表达后,逐渐由批判现实主义乡土过渡到趣味乡土,由政治批判上升到艺术审美,农民形象由苦难和迷茫焕然一新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即使是当代艺术席卷全球、艺术形式多元发展的今天,农民题材依然呈現出充沛的活力与高审美价值。

一、 兴盛的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油画正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时期。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初期,从浩劫中走出来的人们终于可以呐喊。“伤痕美术”便成为了文化的宣泄窗口,以此为风尚的艺术思潮在新时期油画界引领风潮,全中国陷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中国经历的深重苦难,终于沉为追思,寂为悲怆。也正是由于画家急切的表达欲望,使这一时期的油画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八十年代初的农民题材主要以现实批判和文化反思为主线。八十年代中期,艺术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多种艺术主张的碰撞使得八十年代后期的农民题材逐渐褪去了政治的过分理性思考,转而对生命,对乡土本身真善美的发掘。

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主要阵营的巴蜀画坛,长期作为全国农民题材油画的风向标,它所缔造的传奇不胜枚举,以77、78届油画班为代表,出现了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等代表着中国当今画坛中坚力量的艺术家,在扎根基层的切身感受下创作出了一批表现农民疾苦的艺术作品。

罗中立早期创作的《父亲》以细腻的老农形象打动了无数观众。人们很难描述一幅名为《父亲》的巨幅超写实老农肖像带来的心灵震撼有多大,有人惊讶于它的咄咄逼人之势,更有人质疑以伟人肖像尺幅大肆描绘农民的荒谬之举。但不能否认的是,“农民”已不单单是无知而安静的劳务者,它有了想要言说的思想,是中国语式的重要符号。

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以诗人的感伤气质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平凡一景,画中的小女孩孤寂而神情迷茫,陪伴她的只有一头老牛和狗,凝止的春风夹杂着些许忧愁。画中倾注了画家对农民的莫大同情和对未来的翘首以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同期创作的《老墙》,何多苓再次以悯人的情怀刻画了一个农村小孩。此时的农民是苦难的背负者,画家笔下的农民的神态中除了对未来的迷惘还有着对生活的无奈,甚至控诉。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85思潮的兴起,中国的艺术面临着更重大的考验与格局转变,乡土题材逐渐冷却下来。同时,艺术的市场化,使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民题材几乎无力逢迎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市场,农民题材则逐渐处于滞后的态势。

《1968某月某日雪》、《华工船》都借助于苦难的中国农民形象作为创作载体,回忆了那段满身伤痕的历史。从“伤痕美术”的先驱人物,到关注平凡,程丛林艺术的鲜活来源于用真情实感如实地记录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程丛林在八十年代期间描绘了大量的大凉山的彝民生活场景。其中他历时三年,于1991年创作完成的长63米、高2米的《大地的史诗》展现了乡野大地中送葬和迎亲间的对峙场景,在迎送的冲突中,我们感悟到的是生命的悲怆与动人。从程丛林艺术的转变,已能察觉出人们观察世界的眼光在变。

八十年代涌现的画家大多都有过下乡的经历,源于“知青身份”的切身体验,以及对乡土的特殊情感,“知青”成为八十年代早期油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知青题材相辅相成的是正处于高潮的“伤痕美术”,因此也成为八十年代油画的一大特征。何多苓创作的《青春》,被公认为是“伤痕美术”的先锋之作,将对时代的追思和质问体现到极致。至今,知青题材依旧是当代艺术发展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八十年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形态的引导下,居于乡野间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形象也频繁进入大众视野,新颖独特的少数民族题材受到各地画家的追捧,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的探索,巴蜀地区则以彝族、藏族、羌族为主要对象进行油画创作。包括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在内的多数巴蜀画家都曾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新的创作源泉。

从八十年代的冉冉升起到九十年代的百花齐放,再到20世纪对新时代变迁的新入思考。少数民族农民题材为广大的油画家在创作中注入了新鲜血液,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基层面貌的呈现,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八十年代初至末期,何多苓的油画阐释了由伤感迷茫的农民形象转为彝族题材的探索的嬗变。至九十年代中期,高小华描绘了大量由凝重转为安静唯美的彝族女人形象,彝族精美的服饰是他探索潜心研究的中国元素。庞茂琨以其1983年创作的《苹果熟了》跃入大众视野,画中所描绘的充满对生活期望的彝族老农形象深入人心,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更加坚定了画家在彝族题材方向的继续探索。他刻画的彝族姑娘或老妇古典而庄重,给人轻松美好的视觉感受。此时他的画已于伤痕美术无关。直至九十年代庞茂琨才逐渐由彝族题材转移到都市家庭题材上,实现着个人语言的新发掘。

二、稳步发展的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一些艺术家的远走异国他乡,以及当代观念艺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猛烈撞击,加速了艺术市场化新格局的打开。另外,城市改革和企业的白热化,使城市与农村趋于同化现象,城乡结合部以发展的必然形态出现;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也显现出新的城市农民景观。从高小华小华于1981年创作的《赶火车》已初见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现象,鱼龙混杂的月台有来自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人民,南迁北返、送故迎新、喜怒哀乐。农村面貌的日新月异,农民题材油画在日趋式微的同时也悄然发生着嬗变。endprint

中國本土艺术在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之下,使得农民题材油画的表现形式更趋于多元化。画家将视角转向投入到对人、对生命、对生活的微妙捕捉上,在农民题材的探索上也多了温情而细腻的情感体悟。

罗中立创作《父亲》的同期,他所创作的富有民俗意味的大巴山系列作品阐释了画家在绘画本体语言上的探索和颠覆。罗中立在本土化语言的探索上的日渐成熟,使他在巴山乡土风情题材的深化中寻找到了不同于写实主义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图示。“画农民”始终是罗中立创作的艺术核心。不同于《父亲》的沉重,它通过谐趣的方式表达着所见所闻。在他描绘的乡野趣事中,人物关系单纯、质朴而温情,如恋人、夫妻、亲子。谐趣的生活小场景在他流动的笔触和色彩中充分展现了巴蜀的特色人文。《吹渣渣》是罗中立反复研磨创作的系列作品,同种题材在不同时期的磨合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力求作品画面的夸张渲染,突出人物的饱满情绪。“伤痕美术”思潮过后,巴蜀油画终于回归了中国的本土文化探索。农民也逐渐摆脱了沉重的政治符号,走向积极的生活状态。

陈树中从九十年代至今持续创作的《野草滩》系列奠定了他在乡土油画中的地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农民的身份表现农民”艺术信念。陈树中的艺术紧密地与新农村建设联系,强调夸张趣味和乡野气息浓厚的乡土文化,他的一系列画中能看到时代为这座小山村带来的改变。不同于常见的生活场景和农民形象的描绘,画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构造出一个虚拟的理想家园,画中融入了大量东方符号和时代烙印,例如:“石碾”、“煤油灯”、“中山服”、“乡村婚礼”等乡土元素。画家对中国元素巧妙的拼接和借用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身份特征。

三、丰富的新纪元

20世纪的巴蜀地区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繁荣兴盛,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蜀农民题材油画也迎来了繁荣的又一个“春天”。农民题材油画在新时期的百花齐放也佐证了乡土风情并不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乡土中包含着的古老也并等于落后。

农民题材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艺术家赋予了它特殊的社会意义。中国油画在寻找绘画新语境的同时,回归本土化依旧是艺术道路行进中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在对当下中国文化生态中民族文化身份与东方美学精神的关系探索中,“农民”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最为突出的“中国身份”,它的鲜活存在成为本土化探究的重要切入点。

罗中立继续在大巴山题材中探索,越见稚拙的绘画技法更映衬了乡土的朴实无华。何多苓等部分油画家逐渐淡出农民题材创作,新一代艺术家在前人的艺术造诣的肩头继续着农民题材的发掘,“农民”依然是艺术家乐此不疲的表现主题。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注入新的养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缩短了农民与都市人的差距,以“土”农民、新农民、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在最基层的人民,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依旧受到大众的关注。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作品正以现代的乡土语式呈献给观众。

女性油画家谷晓艳创作的《通知书》、《见证》等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温情地传达出当代青年农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即使是背井离乡、处于艰苦的工作状态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的农民工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城市建设,追求美好的生活家园。另一方面,从画家自身角度来看,在以女性旁观者的敏感视角见证农民工眼中小幸福的同时,画家也在思考着农民工背后存在着的不合理的社会问题。

将毕生精力投入于《茶馆》系列创作的陈安健则向观众展现了现代农民生活的另一种生活状态。“茶馆”是极赋中国戏剧色彩的时代印记。在陈安建的笔下,“茶馆”成了城市农民们五味杂陈的生活新舞台。画家将贴近生活的细节陈设和人物情态在狭小的空间中放大特写,幻灯片式地展示了当代城乡结合部基层农民的惬意生活。穿着时髦的女人与陈旧的老茶馆产生的冲突的既视感,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冲撞。平民的关注点,时代的烙印,丰富的地域特色,尤其是扎根在城乡结合部的巴蜀基层农民形象深入人心。中国城乡结合部的时代变迁,更催化了本土市井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巴蜀这片热土上,一直不缺乏对大地持存着热情的优秀艺术家。在这片沃野千里的大地上,人们耕耘、收获,源源不绝的感动激荡于怀。“农民”强烈的中国文化身份特征被艺术家赋予的特殊时代意义,在时代亘古交替的变迁中斗转书写。从“伤痕乡土”到“温情乡土”,艺术在无数次地抚慰着社会的底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基层“农民”背后故事的挖掘,是透进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不得不说,在农民身份转变的同时,艺术关注中国的眼光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蜀题材油画
一张油画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油画《塬下》
油画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岁月长又长》(油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