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谁力主为冤死的岳飞平反昭雪的?

2017-09-13张秀阳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9期
关键词:抗金宋高宗赵构

张秀阳

浙江四明史家是潥阳史氏的一个分支,从东汉溧阳侯史崇直至唐末,潥阳史氏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政坛上,是名副其实的“豪门望族”。由于家族开枝散叶,越来越兴旺,后来,有些家族成员就自动向周边地区扩散。宁波(四明)地处浙东离江苏并不远,于是史氏的其中一支就迁徙到了这里,定居下来。

第一位来明州定居的史家成员叫做史成,他的二儿子史简也留在了宁波。这位史简就是日后光宗耀祖的史浩的先人。不过,史简的寿命实在太短了,他只活了20多岁,留给妻子叶氏的只有一个四壁空空的家,以及一个年幼的儿子。雪上加霜的是,不久这个儿子也中途夭折。面对如此惨淡的现实状况,叶氏的娘家人硬是劝其改嫁。

叶氏没有接受娘家人的建议,而是下定决心一个人养活肚中的遗腹子。叶氏费尽心力养活的那个遗腹子唤作史诏,就是这个人,成了日后整个史家崛起的关键。

史家在南宋一朝,先后出过三位宰相,号称“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是南宋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史诏的孙子史浩就是家族中的第一位丞相。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高中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时,进太师。绍熙五年去世,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极,赐谥文惠。

宣和六年(1124年),史浩的父亲师仲逝世,当时史浩才十九岁。师仲临终告诉他,作为长子长孙要承担起孝顺祖父的责任。以后数年,史浩一直陪伴在祖父史诏身边。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攻陷明州,史浩带着祖父史诏逃难。不久,七十四岁的祖父史诏,终因经受不起战火的惊吓和奔波的劳累去世了。史浩守孝三年,因为财物尽为金人所掠,所以当时家境非常贫困,但史浩却谢绝了叔父的接济。家庭中长子长孙的角色和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养成了史浩有事能忍,处事多思的性格。

绍兴十四年(1144年),史浩参加了乡试,金榜题名,那年史浩已经三十九岁。高中进士后,史浩先后在绍兴、余姚、温州做过官,因此认识了不少名仕,几年后,史浩被升为国子博士,调入京城工作。

绍兴三十二年,南宋孝宗继位,史浩拜相。而史浩一生,载入青史让后人称颂的是,就在此后,他力主为冤死的民族英雄岳飞平反昭雪,并说服宋孝宗使这一大快人心之举得以成功实现。史载:“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首言赵鼎、李光五罪,岳飞之久冤,宜复其官爵,禄其子孙。帝悉从之。”这时,距岳飞被屈杀已经20多年,所以说“岳飞之久冤”。史浩第一个站出来,公开为岳飞鸣冤,可见,岳飞的案子非同小可,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天字第一号”铁案。

岳飞 (1103年一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家中世代务农。岳飞是南宋初期最著名的抗金名帅。所带岳家军是宋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善统兵、擅征战,岳家军金戈铁马,军威赫赫,屡破强敌,威镇敌国。金国止不住哀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岳飞抗击异族侵凌,一代民族英雄,忠孝两全。而宋高宗赵构却连下金牌,急诏岳飞班师,后陷以冤狱,又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的罪名害死了岳飞父子等人。赫赫抗金名将,罹难时年仅39岁。

要除掉岳飞,就要罗织罪名。那就唆使岳飞军中的小头目王俊检举张宪,而张宪是岳飞部下独当一面的大将,通过诬陷张宪进而牵出岳飞,然后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左武大夫果州防御使差充京东东路兵马钤辖御前前军副统制王俊”(绰号王雕儿)捏造了一份洋洋数千言的“告首状”。南宋著名历史学家李心传对此有详细记载。

虽然举国皆知岳飞之冤,但岳飞平反并不容易,不然也不会已经死了20年仍不得昭雪。

那么,岳飞为什么会蒙冤呢?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实情。秦桧等人落下千古骂名,实际上只是替罪羊。真正的元凶是宋高宗。岳飞是真心实意的抗金,而宋高宗却是假抗金。自私庸懦的赵构最怕的就是北伐胜利,最怕的就是岳飞“还我河山”。试想:如果真的“直捣黄龙”,打败了金国,统兵的大将岳飞就会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被掠走的皇帝、大哥欽宗就要回来,钦宗一回来——赵构的皇帝宝座就得让出来——这是他最大的心病,他岂能甘心?赵构宁愿向金奉表称臣、割地求和、上贡金银绸缎,屡遭金国的辱骂羞辱,也不愿岳飞真的抗金。一切就为了能够继续当他的金国儿皇帝。

明知冤杀岳飞,但在赵构的淫威下谁敢吱声?如今史浩公开向新皇帝宋孝宗赵昚(音“慎”)“首言赵鼎、李光无罪”,“岳飞久冤,应复其爵,禄其子孙”。虽然这时赵构已传位给了宋孝宗,可毕竟他还是颐指气使的“太上皇”,对此,史浩能提出为岳飞平反昭雪,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好在,他有一个有利条件,现在的皇帝是宋孝宗,而史浩是宋孝宗的老师。

由于史浩的品德、才学都很出众,宋高宗赵构任命他担任普安郡王赵伯琮(即未来的宋孝宗)的老师。在史浩的教导下,普安郡王道德修养愈发高尚,待人处事也非常谦卑。

绍兴三十年,赵构册封赵伯琮为建王,任命史浩为建王府教授。两年后,建王被立为太子,不久高宗退位,赵伯琮登基当上了南宋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身为孝宗的良师益友,史浩的官职也是步步高升。

赵眘,原名伯琮,为太祖赵匡胤七世孙。36岁时被立为太子,改名为眘,同年登基。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孝宗一继位,马上将史浩由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升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随即驱逐秦桧党人,重用主战派领袖张浚等人。史浩力劝孝宗坚持进取。他还向孝宗推荐了一批有识之士。六月,也就是在赵昚即位后的第十一天,就起用了以直斥秦桧而名满天下的主战派胡铨。史浩被拜为孝宗的右丞相。

史浩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要为岳飞平反昭雪,并屡次上书进谏,为此积极奔波。终于在三十二年七月,宋孝宗以宋高宗赵构的名义,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彻底推翻岳飞的“谋反”罪名,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追封岳飞鄂王,改葬栖霞岭,修墓立祠,千秋祭祀。此时,距岳飞蒙冤已经20多年。从此,史浩成为南宋四明史氏“一门三拜相”的第一相(另有小儿子史弥远和侄孙史嵩之),成为“满朝文武,半出史家”的门第显赫的史氏望族的开创者。如今,宁波仍然拥有的全国三大之一的岳鄂王庙,就是当时因史浩为平反岳飞冤案的首功而由乡民们自发兴建的。

史浩第一个公开为岳飞鸣冤,并最终促成平反昭雪,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

(摘自公众号“老张在路上玩”)endprint

猜你喜欢

抗金宋高宗赵构
岳飞大破金兀术
少时英雄宋高宗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好名得官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岳母刺字
少年赵构亦英雄
皇帝节俭到打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