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战争指导角度分析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

2017-09-13宁学峰

世纪桥 2017年8期

宁学峰

【摘 要】東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投入对日作战的抗日武装,经历了最为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斗争,其斗争历程极其悲壮,曾经遭遇重大挫折,到1940年,根据地和游击区大都丧失,大批重要领导干部相继牺牲,部队数量从原来3万余人锐减到不足2千人。剖析抗联遭遇重大挫折的原因,特别是找出造成东北抗日联军战争指导方法论的不足之处及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是探讨抗联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挫折,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东北抗日联军;重大挫折;战争指导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8-0025-03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活动于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部队前身成立于1932年,在1937年左右达到高潮,编成11个军,总兵力3万余人。但是从1938年起,抗联部队在对敌斗争中人员损失巨大,原有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大都丧失,大批重要领导干部相继牺牲,到1940年部队数量从原来3万余人锐减到不足2千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极端艰难困苦阶段,抗联遭到重大挫折。从客观原因上看,抗联斗争具有五大不利条件,即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发展先天不足,社会影响力较弱;日本对于东北地区侵略经营已久,统治根基雄厚;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相对独立性,难以获得其他战略方向的有效配合;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利于抗日游击战争;日伪严密而又残酷的统治以及采取一系列相对有效的反游击战措施。正确而科学的战争指导需要做到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充分把握客观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分析出不利条件对战争指导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这样才能分析出抗联在战争指导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抗联为何会遭遇重大挫折,要从内外因找根据,系统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一、东北抗联长期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在全局上缺乏统一领导

战略上的集中统一与战役战斗的分散相结合是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经过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发展,到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建立11个军,第一、二、三、六、七军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抗联部队来源复杂,急需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其进行领导和改造,协调各部关系。 东北抗日联军原本由中共满洲省委统一领导,虽然出现过一些偏差,但总体上还是发展。1935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它们是平行的,分别领导抗联一、二、三路军,从此,在国内活动期间,抗联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总指挥机关,东北地区也没有统一领导的党组织。1937年之后,原领导东北地区党的工作的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又完全中断与东北党组织的联系,彻底失去中共中央的领导与协调,造成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局面。中央的指示无法及时传达给抗联,同时中央也难以详细了解抗联的具体情况,各部队领导人对零星传达来的指示精神的理解产生一定分歧,虽然抗联后来曾经召开多次联席会议,讨论军事问题,但是领导人之间分歧很大,党内关系比较紧张,既伤害了同志间的感情又不利于部队的管理。面对日伪方面集中兵力大“讨伐”,各路军与各根据地之间必须配合作战,这样才有可能打破敌人的讨伐,但是由于没有在战略的高度上协调一致的应对日伪大“讨伐”,抗联各部队被日伪军分割在东满、南满、北满各个击破,损失惨重。

二、内部构成复杂,对部队的教育改造不足

抗联第一军到第七军是抗联基本部队,八到十一军是统战部队,即使抗联基本部队内部也有大量收编与统战成分,部队成分构成极为复杂,建立健全党组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可以说是重之又重,但是抗联对于收编和统战部队的教育与改造也是不足的。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从内因而言,由于抗联斗争环境极其艰苦,党员干部大量牺牲,又得不到补充和关内党组织的有力支援;地方斗争环境的恶化,地方党组织被大量破坏,党员干部来源紧张;部队内部的随营学校和教导队培养出的干部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有限,弥补不了大量的战斗损失;同时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对于处理与统战部队的关系上存在不足,有操之过急的倾向,对于稳定统战部队内部人心特别是增强其将领抗日到底的决心造成一定困难。随着抗联斗争形势不断恶化,再加上日伪的招降活动,许多部队在坏分子的带领下杀害党员干部,投敌叛变,为虎作伥,给抗联造成灾难性后果。抗联基本部队数量相对不足,这样在对统战部队进行教育改造时未能形成强有力威慑,有的统战部队首领因此敢于对抗党的权威。而从外部原因来看,旧中国军队“兵归将有”的封建组织关系也给抗联改造统战部队带来很大阻碍。抗联收编的义勇军与山林队武装的特点就是兵为将所私有,部队是其首领赖以生存的工具,所以其首领对于军队的控制是极严密的。而且这些部队内部骨干之间由于血缘关系和封建关系的影响,内部凝聚力很强,这一切都为党组织在这些部队内部的建立与发展带来巨大阻力,对其教育与改造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三、在日军入侵东北伊始,没有充分抓住时机,丧失战略机遇期

所谓抓住战略机遇期,对于东北抗日联军而言就是在敌人统治还相对薄弱的时期在其统治的薄弱乃至空白地带,在统一战线政策指导下,尽可能地团结其他抗日武装迅速完成在战略全局上的布势与“做眼”,利用这段有利时机迅速发展扩大革命武装,建立根据地,做大做强,为以后的抗日游击战争顺利发展打牢基础。九一八事变初期,日本在东北总兵力只有2万余人,只能控制主要城镇与交通要道,统治基础相当薄弱,同时东北人民纷纷揭竿而起保家卫国,东北义勇军风起云涌,曾一度发展到30多万人,广大偏远地区陷入无政府组织状态。战后日本防卫厅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哀叹,即使到了义勇军活动后期的1933年,“昭和八年8月,全满匪数估计已从前年的二十二万减到六万六千,但在日军力所不及的地区,要确保治安,前途还很渺茫。在广大地区进行的治安肃正战,按所用兵力和时间来计算,所付出的努力远比正规战为大。关东军全部兵力分散配置,着重于警备和讨伐,各兵团日夜忙于追击蜂起于各地,出没无常的匪群,即使如此,还很难得到良好的成果”[1]。从后来历史的演变来看,1931年到1933年的这段时间是中共东北地区抗日武装能够迅速发展的最有利时期也是唯一时期。这个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丧失后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中央,中共满洲省委就号召群众开展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并且要加紧组织群众抗日工作,武装反抗日本侵略。同年12月,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罗登贤根据斗争形势出现的变化,改变工作方向,派遣许多干部去农村以及义勇军部队里面开展工作,从1932年到1933年先后组建了东满、磐石、珠河、密山、汤原、巴彦等10余支抗日游击队,这些部队是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的基本部队,总人数几千人,日后抗联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可以说工作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东北地区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像后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那样的迅速发展壮大的情况,也没有在全局范围内完成有力的战略部署和展开。到1933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逐步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时,义勇军活动已经转入低潮,日伪的统治已经相对严密,留给抗日游击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相当有限。endprint

没有有效利用戰略机遇期,主要有内外两个原因:

从内因上说,其一是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发展薄弱。到1933年底,“总计全省党员共有2 500多人(奉天,大连除外)”[2],且分布极不平衡,缺乏经验。而1931年11月底,中共满洲省委在沈阳的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省委主要领导人被捕,对于原本薄弱的党组织雪上加霜。其二是由于没有能够直接掌握的强大的基本部队,很难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从而使得开辟根据地,大规模瓦解敌伪,团结其他武装力量建立统一战线极其困难。毛泽东在论述武装起义与游击战争的著作中,不止一次提到“正式红军”“有力部队”对于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1927年8月的《湖南秋收暴动要有军队帮助》中提到“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有一两团兵力,这个暴动就可起来,否则终归失败”[3];1928年10月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的第四条就是“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3],1937年9月在致彭德怀的《关于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争原则的指示》中说“要实行这样的方针(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争),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3]。这些无不说明建立一支强大的基本部队的重要性。其三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当时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东北地区斗争的特殊性,在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上经验不足、斗争策略、斗争对象、统一战线、作战方式、部队建设等问题上出现一些偏差,给革命工作带来许多阻碍甚至损失。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1932年6月召开的北方会议,做出了盲目开展土地革命,执行关门主义,排斥义勇军、山林队等队伍,盲目树敌,四面出击的错误决议,使得党的活动在一个阶段内偏离了抗日斗争的中心,丧失了促进革命发展的大好时机,因而对当时东北党的实际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危害[4],而且影响非常深远。1932年是党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完成战略布局展开的最关键的一年,到1933年初中共中央下发给满洲省委“一、二六指示信”,纠正北方会议错误,提出坚持抗日统一战线,坚持广泛的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时,最好的战略机遇期已经丧失,抗日武装的大致发展框架已定。

从外因来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正值国共两党斗争激烈之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尚未在全民族各阶级达成共识,即使在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东北地区,因为思想认识的转化,所以各党派、各政治团体团结起来抗日也是困难重重。当时东北义勇军各部的主要领导人以东北各地中上层人物为主,包括军警要员、政府官员、地主豪绅等,他们为维护自身阶级利益,对于共产党的活动忌惮很深,即使某些开明的义勇军首领允许共产党员进入其部队进行工作,也往往加以各种限制,更别说那些“反共”思想很深的顽固分子了,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反过来又加深了这种矛盾。 所以党组织很难在义勇军队伍里面有效的开展工作,迅速改造部队,使其成为革命武装。

四、东北抗联始终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毛泽东曾经指出,根据地是“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4]。可靠的根据地对于游击战争有着重要意义,东北抗日武装在斗争伊始就很注意建设根据地,也先后在偏远地区敌人统治薄弱地区建立了一些小型游击根据地,但,由于一系列原因,所建设的根据地大多未能巩固,先后丧失,丧失后更是无法得到恢复。据统计,这些游击根据地往往只能存在三四年。[5]实践证明,根据地必须要在巩固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巩固,这样游击战争才能够获得良性发展,根据地的不稳固为抗联的能否长期坚持斗争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客观上说,日伪方面很注重破坏抗日武装根据地,无论是“三光政策”还是“集团部落”政策以及武装移民,目的都是破坏抗联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因此,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过程,始终伴随着日军对根据地的破坏。根据地的建设,破坏,再建设,是抗联游击战争的又一个突出特点”[5]。抗联的根据地均属于游击根据地,小而散,巩固性差,加之抗联部队的弱小,只能打破日伪方面的小规模“讨伐”,一旦遭到敌军大“讨伐”,很容易被破坏; 而抗联活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不利也决定了抗联根据地的不稳定性,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工业化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发达,民族众多,关系微妙,在抗联活动地区,人口更加稀少,分布极为零散,这些条件对建设农村根据地造成巨大困难。

从主观上说,抗联初期由于缺乏关内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尤其缺乏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再加上“左倾”错误路线影响,抗联部队在根据地建设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东北情况的,能够充分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的政策体系。红军、八路军能够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是找到了系统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根据地建设的道路。此外,由于敌我力量对比的过于悬殊,东北抗日联军既无法像红军那样通过运动战大量歼灭敌军,也不能像八路军那样在短期内通过大规模游击战消耗日伪军有生力量,从而打破敌人的“围剿”与扫荡,所以根据地被破坏严重,未能实现根据地波浪式发展。

随着日伪统治逐步巩固,抗联建立与巩固,扩大根据地越来越困难,由于没有稳固根据地,特别是日伪成功实施“集团部落”之后,抗联活动变得极为困难,只能通过隐蔽在深山老林里的密营来支持其生存。随着日伪反复密集“讨伐”“追缴”,特别是大量出现叛徒之后,抗联密营相继遭到破坏,抗联处境越来越艰难。

五、东北抗联在武装斗争实践中逐步探索适合自身的战略战术,在探索过程中付出巨大代价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史上,抗联一直孤悬敌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处在日伪频繁的讨伐以及军事包围中,随时都有被消灭的危险。所以掌握战场主动权,打破敌人的军事讨伐,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抗联在军事上最重要的任务,这就需要一整套适合自己的,符合东北地区斗争形势的战略战术。对于严重缺乏武装斗争经验的东北党组织来说,探索这条道路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这样的损失对于先天薄弱的抗联部队是不可弥补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的保存自己,就不能有效消灭敌人。endprint

抗日武装在成立初期,由于缺乏军事斗争经验,加之“左”倾错误思想干扰,战略战术上带有很强的盲动性,拼命主义盛行,曾多次与讨伐之敌死拼硬打,“不许侵入游击区一步”,与绝对优势大打堂堂之阵,以短击长,严重违反游击战争灵活机动的军事原则,结果遭到很大损失。在实践中,抗日武装逐步总结经验教训,战略战术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日伪军讨伐兵力不大,就以坚持根据地的内线作战为主,化整为零,从日伪军“讨伐”队的缝隙中突围,同时伺机在有利时节和地点集中兵力,迅疾消灭敌军小股部队,以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粉碎敌人讨伐。如果日伪军讨伐规模很大,内线作战难以打破敌军讨伐,就以一部兵力坚持内线作战,牵制敌军;主力转移,跳到外线,呈现出敌我位置互换和拉锯,敌进我进的双向运动,在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运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打击敌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抗联主要部队先后都采用这样的方法坚持斗争,杨靖宇在东边道七打伪军邵本良部是其中的经典战例。

随着日伪的统治逐步强化,抗联活动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抗联各部队大都采取了主力部队跳到外线远征的战略,除了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主力远征成功外,其他部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远征失利,人员装备损失严重。抗联北满部队远征的成功在于其转移的方向和地区是日伪统治薄弱的北满地区,三路军在过去转战北满时也留下一部分部队在此地坚持,开辟了小根据地,接应了主力;而且三路军对于作战方向也做了仔细侦察和周密准备,而其他部队转移的方向是敌人统治腹心地区以及要通过几条主要交通线和大江大河,侦察情报工作也不充分。抗联主力西征的失利,带给抗联的巨大损失是抗联难以承受也难以补充的,但是如果不进行远征,不跳到外线,抗联重兵集团猬集一地,势必遭受更大损失,从战略决策上说抗联的远征部署是必要的,这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有相似之处。后来,抗联系统总结了西征的经验教训,在1939年1月召开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九次常务委员会期间,提出来一系列远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来抗联部分部队能在绝境中突出重围,完成战略转移,成功转战到苏联境内,保存一部分有生力量。

结论:

上述五点是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游击战争的战争指导问题上出现的不足,这几个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且动态发展的。其中沒有统一的领导是造成抗联的战争指导方法论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其他几点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衍生来的;对统战部队的政治工作薄弱使其难以适应严酷的战争环境;没有抓住战略机遇期带来的几个问题则为后来的许多困难埋下伏笔;没有巩固根据地则无法为抗联提供游击战争所需的持久支持;战略战术问题贯穿于与日伪军事斗争的始终,如何打仗是在主客观所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一旦上述几点出现问题,反过来军事斗争必然困难重重,造成整体形势的恶化。

参考文献: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史[M].中华书局,1979.

[2]中央档案馆编.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6 卷[M].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编.毛泽东军事 文集[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4]韩广富.为什么说1932年中共中央北方会议对东 北党的实际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危害[N].中国共产党 新闻网,2015.11.12.

[5]糜振玉.中国军事学术史(下)[M].解放军出版社, 2008.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