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

2017-09-13刘志义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8期

刘志义

摘 要: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与科研教学密切相关,它是反映科研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消除和减轻科研院所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本文简单分析了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

关键词:科研所;实验室;安全管理

科研院所的大部分科研项目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室中通常储备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理化仪器、易燃易爆品、剧毒品、危险气体、同位素、菌毒种等物质,而且很多实验都要在高温、高压、强磁、微波、放射线等特殊的高危环境下进行,在实验结束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质或有毒物质,同时实验室还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存放大量贵重仪器和重要技术资料等特点,其安全状况的复杂性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科研所要积极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一、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一)实验室设施问题

第一,设施陈旧,在一些老科研院所,房屋、设施较为陈旧,虽然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完好,但其水电线路老化,随着实验室用电设备的增多,用电负荷大大超出原设计要求,造成一定安全隐患;第二,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加大,科研院所承载的项目及课题不断增多,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断增加,相当部分的科研院所实验室面积不能满足科研需求,仪器设备摆放密集,有限空间变得更加拥挤,水电等公共设施负荷加大,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第三,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一般以课题组为主体,实验室较为分散,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基本由课题带头人来安排,不会经过处室或研究所等上级部门审核,以至研究所对这些实验室的安全监管非常困难。

(二)人为操作不当问题

目前在科研院所,无论是领导还是科研人员,都有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认为安全工作有投入而没有产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安全的思想。实验室中,科研人员的不当操作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具体表现在:违反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实验过程没有实施严格的记录;实验完成后未检查设备仪器、水、气、电源等开关是否关闭;实验结束未将做完的实验材料进行安全处理;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实验工作台上药品摆放杂乱无序、药品过多,引起试剂瓶打翻或药品误用;样品随意处置造成中毒或环境污染;应急处置不当,造成二次危害等。

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科研院所一般是以研究院为主体,以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所为分支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通盘考虑、全院协调,从环保、健康、安全出发,由院领导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组织制定全院长远的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完善全院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各研究所成立所级安全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用的实验室管理办法,负责协调联络院和各级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培训等工作。各实验室由所在的课题组负责安全管理,再设立安全管理员,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及仪器设备状况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指导开展实验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此外,成立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督导小组,负责全面督察、指导各单位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考评纳入实验室正规化建设与综合治理考评。

(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科研所要建立责任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纵向分级,横向分类,从机关到科室,从领导到群众,依据职责分工,明确安全责任,把安全管理进行细化和量化,分解到每个人身上,切实强化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此外,科研所要健全规章制度,依据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逐章逐条地梳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收集详细的实验室操作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安全常识,并将这些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安全知识等修订汇编成“实验室安全手册”下发各实验室,使科研人员进一步明确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化学品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等常规要求。

(三)健全实验室安全的应急预案

制订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序地实施应急反应,从而尽快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科研所要实行实验室人员每天值班巡查制度,值班员负责对本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真正做到全方位、全时段、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安全巡查。应急預案的制订应在充分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严谨、统一、完善的应急反应方案,要遵循“以人为本、属地为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突出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研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型、协作性和技术性较高的工作,要让安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需要有高效率的专业管理团队和最基本的专职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贺,赵林萍,王芳,王丽伟,齐群源.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实验室科学,2015,02179-181+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