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的执着和追求:我用拾荒成就助学梦
2017-09-13
他是归国华侨,毕业于北京知名学府;放弃京城来到新疆,几十年园丁生涯未能让他停下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脚步。
对很多老人而言,退休后安享晚年含饴弄孙,悠然自在,无疑是最好的生活。有的老人甚至冲在时尚潮头成为了“别人家的老爷爷、老奶奶”。可他却偏偏“苦中作乐”,放着舒服安逸的日子不过,“苦行僧”般全心投入慈善事业。为了资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赔上”退休金不说,干脆再搭上时间去收废品,这一助力,不知不觉坚持了20多年,先后有51名不同民族的贫困孩子在他的捐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
他并不富裕,只是一名普通教师,还要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是什么激励着他几十年不懈坚持?
靠党和政府助学金圆梦
1931年12月,赵从光出生于印尼万隆,家里经营一间小杂货铺。4岁那年,小从光跟随家人回国探亲,作为长房长孙,被祖母留在了广东梅县,成为了“留守儿童”。
梅县是有名的文化之乡,教育很发达,可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还是有孩子上不起学,赵从光就是一个。赵从光小学毕业后辍学半年,好不容易念完了初中,又辍学了3年半。辍学期间,他念念不忘看书学习,下雨的时候、晚上干完农活回来以后,一有机会他就看书看报,文科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赵从光实现了上学的愿望,考上了梅县东山中学,后来又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这期间,赵从光全是靠党和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完成的学业,圆了高中梦和大学梦。1959年8月,他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毕业后,为了心爱的姑娘,赵从光来到新疆。1959年8月27日,毕业后即将离开北京奔赴新疆的趙从光特地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城楼,作别京城。用他的话说,这是“告别天安门,高歌进新疆”。火车只能通达新疆和甘肃交界处,“剩下的路要坐大卡车。”
从繁华的北京到新疆支边,赵从光并不觉得苦。老人说:“来之前,我早就有思想准备,好在我小时候在梅县农村长大,锻炼出来了。而且,到新疆也不是我一个人,别人都能在这扎下根来,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新疆的,在此之前我的爱人等了我整整7年,当时的我充满了自豪感、骄傲感。”
从1959年到1991年退休,赵从光先后在兵团农学院(现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塔里木农垦大学及和田、喀什等多个地方工作,连续33年服务教育事业,这也是他感到骄傲的一点。“现在退休在家我还能继续为下一代服务,给他们提供帮助,这是我运气好。”
把对亲人的爱转向社会
进疆后的生活平静而充实,赵从光一直耕耘在三尺讲台,并与妻子育有两子。不料,1989年,母亲在湖北襄樊去世;次年,妻子突发心脏病离世。也正是从那时起,捐款、捡废品、再捐款成为赵从光退休后社会生活的主线。
母亲和爱人去世后,赵从光想,自己不能把钱寄到另一个世界给她们,就捐给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我是靠党和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所以从1994年开始,我一直向希望工程捐款,一直到今天,每一年都不断。我小时候也是农村孩子,这些受捐助的孩子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感觉特别亲切。”
1994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赵从光在邮局看见了全国“希望工程”的贺年卡,它号召人们一年捐赠300元钱,资助一个贫困学生。想到在退休后能继续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从教33年的赵从光立刻买来贺卡并寄去600元钱,表示愿意捐助两名孩子,那时赵从光的工资才900元,既要生活,还要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经济拮据是自然的,但他想,自己已经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于是他将拾荒当做锻炼身体。
每天早晨7点半,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赵从光老人已经提着破旧的编织袋,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了。他将有用的物品捡回来,或留家用或变卖成钱。有一次为了捡玻璃,老人的腿被划伤,缝了38针,疤痕至今还清晰可见。
也是从那时起,赵从光的捐助行动就再未中断,开始是每人每年捐300元,后来是600元,近几年每个孩子每年的捐款已经到了1000元。对捐助的孩子赵从光也从未提过任何要求,有的甚至连信都没有通过。“只要孩子们过得好,能把学业完成就好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在嘴上。”对赵从光来说,能看见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就是最开心的。2003年5月,他捐助的一名叫李智梅的小姑娘当时只有8岁,在云南期纳镇大沟小学上三年级。老人资助她不久后就接到孩子的感谢信,歪歪扭扭的笔迹中透着孩子的乖巧和懂事,从那以后赵从光老人就常和她联系,一面鼓励她好好学习,一面给她寄一些生活费。渐渐地孩子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语句也越来越通顺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真的很感动,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这是园丁的执着和信仰
常年的辛勤劳作及营养不良使赵从光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糖尿病,但为了那些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能够继续有机会走进课堂,他坚持捡拾废品挣钱,尽可能给予孩子们帮助。记者第一次到老人家,正赶上他吃午饭。一张老式方桌上放着一个掉了漆的黄色小瓷碗,里面装着腌萝卜干,所谓的午饭只是一碗白米饭。桌子的另一端,一位中年男子低头往嘴里扒着米饭。这位中年男子是赵从光的小儿子,小时候学习很好,但在“文革”期间受了惊吓,导致精神失常,至今未能治愈,现在除了看书、看报,其余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父亲为他打点。
“大儿子已经回广州老家,这里只有我和小儿子,我每月的工资,除了给老家亲戚偶尔寄些钱去,我和小儿子生活还是能过得去的,帮助贫困孩子让他们完成学业,还是能做到的。我希望能再多资助几个孩子。”老人满怀信心地说。
2013年“七一”前夕,归国78年、进疆54年的赵从光老人握拳过肩,宣誓入党。老人说,加入光荣的党组织是自己一生的愿望。
因为助人为乐多年,赵从光相继获得“感动兵团年度人物”“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兵团道德模范”、“感动兵团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还为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希望工程、妇联组织的“爱心一元捐”活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6年,赵从光荣获第二届新疆妇女儿童慈善奖——最美慈善人荣誉称号。
现在,在赵从光家里,还放了一份份中学生学习报,这是他专门为小区里的孩子辅导功课订的,“三楼李怡上初三,二楼的李明泽上初二,对楼的李媛媛上初一……”退休后的他成了小区里孩子的专职免费辅导老师,孩子们需要辅导功课找他,他都会欣然接受,有时还亲自上门为孩子们讲课,他的家也成了小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俄语专业科班出身、深受苏联文化影响的赵从光将这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视为人生信条。他倾其所有,为失学孩子铺就了一条条求学之路,让自己的人生住在了无数人心里,绵延芬芳,无穷无尽……
(据《南方日报》专访和电话采访整理。)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