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智能养老系统研究①
2017-09-13赵瑾李颖
赵瑾 李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社区智能养老系统在大城市中逐渐开始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智能化的社区养老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老年生活。然而,社区智能养老在现在的城市系统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社区采访的方法了解老年人社区养老所需,设计建立天津市社区智能养老系统,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生活问题,帮助他们在智能化养老系统里享受到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关键词:社区 智能养老系统 天津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a)-131-02
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主要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家庭养老是指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护理院和由政府承担费用的福利院等,同时得到相应的医疗和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结合了前两者的中间模式,是指老人仍然住在家里得到家人的照顾感受家庭的温暖,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各种生活类服务。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问题急速发展期间,因为我国社会发展初期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现在多数80后、90后家庭呈现“2养5”或“2养6”的模式,使子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赡养父母的压力。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智能养老越来越受欢迎。
1 老年人对社区智能养老的需求与期望
社区智能养老系统是以智能化为载体的社区养老系统。本文着眼于天津的不同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和社区采访的形式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和期望。在天津市的10个社区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无用问卷为35份,有效问卷为65份。以下是我们综合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得到的调查结果。
50~60岁的人认为,他们愿意学习社区智能养老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但他们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对身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而对未来的情况要根据身体的变化进行决定;并且在此系统中他们更想了解到关于社区娱乐生活的信息和医疗服务的咨询。
60~70岁的人认为,他们虽然愿意接受社区智能养老系统的服务,但是在操作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或独居的老年人认为,身体基本情况的监测是有必要的。
结论显示,在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当中,他们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习和了解社区智能养老系统,也更愿意尝试这个系统中提供的各项服务,以及他们对于这样的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期望。相比较而言,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对此持有较低的认可度和兴趣。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在天津地区老年人对于社区智能养老系统的接受度很高,有一定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2 社区智能养老的服务形式
社区智能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智能化形式为载体,是既可借助社会养老机构的力量,也可引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在这种方式具体施行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日常照料、居家养老、社会公益组织援助、邻里互助等多种服务形式上。
2.1 日常照料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日常照料服务。针对老年人不想离开社区、不想离开邻里、不想远离家庭的社会现状,在有条件的社区,通过设立社区门诊或其他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日常照料服务,可以解决一部分无法完全照料自己日常生活的老年人的饮食、卫生等基本生活问题。(1)与有关的社区医院结合,在手机上或其他智能化载体上建立关于老年人年龄、基本身体情况或病史等一些基础信息。医院的有关人员通过客户上傳的数据结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通过对其进行指导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以促进其健康状况。(2)智能挂号服务。通过系统进行预约使老人避免提前很长时间去排队挂号的麻烦,一键挂号或者在此基础上可以联系社区服务人员使用电话沟通等灵活的方式来使其达到这一目的。
2.2 居家养老
这里的居家养老与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就是将社区中的老年人看作是养老院的居住人,其所需的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和医疗康复服务等完全由社会供给,是一种政府公益行为,由政府承担其所需的全部人力和物力。它的特点就是即使老年人不去养老院养老也能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享受周到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而我们这里的居家养老,指的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里,通过借用某些电子设备,如手机或者智能手环等,使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如其身体状况和身处位置等。我们可以将这类服务与其子女相关联,让子女对于其父母的状态有基本了解,防止不测的发生。
2.3 社会公益组织援助
据我们所知,天津市部分老年人活动中心与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或者各大高校中的志愿者组织有所联系,会不定期地有义工或志愿者探访这些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他们送上一些硬件设备,帮助老年人活动中心处理日常事务,陪伴老年人上课,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便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动员不同阶级的社会力量的普遍参与,来建设并逐渐扩充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数量,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关爱老年人的行动中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有质量的义务服务,促使他们可以更有质量地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2.4 邻里互助
我们通过在邻里之间设置爱心门铃等方式,使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独居老人能够与和他们比邻而居的爱心人士建立联系,让这些邻居成为他们的“生活助手”,如采取“相互帮助你我他,和谐文明是一家”的方式等,开展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独居老人当管家的活动,“生活助手”的服务范围基本含盖了老人的全部日常生活,如与老人聊天、陪送看病、清扫卫生、共同学习等,进而促进邻里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总之,社区智能养老方式将成为我国养老的新趋势,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各社区应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市场机制的要求,逐步建设起以实体化、产业化为特色的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发展各种类型、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等经营性实体的力度,不断扩大社区养老服务的规模,加速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先庚,彭德忠,刘月,等.数字化智能养老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
[2] 张航,亓孝博,韦伟,等.基于信息分析的养老社区智能管理系统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8).
[3] 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 马格纳斯.人口老龄化时代:人口正在如何改变全球经济和我们的世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 王延中.构建三位一体中国老年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J].社会保障研究,2014(03).
①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津市社区智能养老系统研究(201610060033)”资助。
作者简介:赵瑾(1997-),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大学本科(在读),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李颖(1988-),女,满族,河北省承德人,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