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新文化运动”先驱对民主的探求
2017-09-12陈剑屏
陈剑屏
摘 要:“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先驱提出的口号。当今学术界对新文化运动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新文化运动先驱所提倡的“民主”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则少有人提及。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先驱所提出的“民主”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论,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先驱对言论自由权的争取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思想之所以能迅速传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直在努力为自己争取言论自由权。在民国初年,由于民间报刊经常对政府的政策乃至具体的官员进行抨击,所以,守旧人士经常打着“维护政府权威”的旗幟反对言论自由。高一涵对此反驳道:“舆论在共和国家,实为指到政府引诱社会之工具。故舆论之起,显为民情之发表,但当问其发之者果为独立见解与否,不当先较其实非。……专制国家之舆论,在符合当朝;共和国家之舆论,在唤醒当道。专制时代之舆论,在服从习惯;共和时代之舆论,在本诸良心,以造成风气。……政府抹煞他人之自由言论,固属巨谬;即人民互相抹煞自由言论,亦为禁例。何则?不尊重他人之言论自由权,则一己之言论自由权已失其依据。迫胁他人以胁己人之说,则暴论而已,非公论也;屈从他人,违反己性,则自杀而已矣,非自卫也。故曰,惟本独者之自由意见,发挥讨论,以感召同情者之声应气求。”高一涵的这段话让人们懂得,一个民主的政府必须尊重民众的言论自由权,而对于民众而言,维护他人言论自由权就是在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权。
李大钊同志对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做了个形象的比喻:“青天白日,有眼的人在神池边走路,是一点也没有危险的。神池和走路的行为都不含着危险的性质。若是‘盲人瞎马夜半深池,那就是危险万分,那就是最可怖的事情。可见危险和恐怖,都是愚昧造出来的,都是黑暗造出来的。”
陈独秀对言论自由的看法更为深入。他认为,如果没有言论自由,社会就不会有进步。
必须注意的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之所以能“肆无忌惮”的展示他们的观点,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们有据理力争的精神,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在于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舆论氛围。
二、“新文化运动”先驱对西方政治文明的看法
在探讨国家和民众的关系时,新文化运动先驱坚决反对统治者借“国家”的名义压榨、愚弄人民。高一涵敏锐地指出:国家是人民为了保护自己而成立的群体性组织,国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国家可以保护国内的民众,“国家者何?乃自由人民以协议结为政治团体,籍分工通力,鼓舞群伦,非籍他人智力代为自谋者也。……国家为人而设,非人为国家而生,离外国家,尚得人类;离外人类,则无所谓国家。……古者国家政治,其原动力在官。今世国家政治,其原动力在民。……国家之唯一职务,在立民之后,破除自由之阻力,鼓舞自动之机能,以条理管理抵牾,防止其侵略,于国法上公认之政治人格,明许人民自由之权利,此为国家唯一之职务,亦即所以存在之真因。” [13]这种说法比所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更有一些道理。国家是一个又一个的个人组成的,“爱国”的大前提是国家能够为每一公民服务。如果国家只为极少数人服务,普通大众如何会爱国?明晰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防治少数独裁者借“国家”之名来为自己谋私利。
对于“个人主义”的维护,新文化运动先驱可谓不遗余力。在新文化运动先驱看来。维护个人的权力就是维护国家的权利,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不是一群奴隶建立的。
李大钊似乎预示到了在“社会主义”的旗号下,个人的权利可能会被剥夺。所以,最初在中国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社会主义环境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的社会主义,没有不顾个人自由的。……真实的自由,不是扫除一切的关系,是在种种不同的安排整列中保有宽裕的机会;不是完成的终极境界,是进展的向上进程。真正的秩序,不是压服一切个性的活动,是包蓄种种不同的机会,使其中的各个分子可以自由选择的安排;不是死的状态,是活的机体。”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可李大钊的这个说法。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之下,“社会主义”中的“自由”成分渐渐在革命的过程中被抹杀。而失去了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也就渐渐的“培育”出了毛泽东时代的绝对集权。
三、“新文化运动”先驱对“五四”学潮的看法
1919年5月,国内多个城市爆发了学生示威游行。学生在示威游行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过激行为。新文化运动先驱中有一部分人主张逮捕那些动手打人的学生,而更多的新文化运动先驱则是对学生持同情态度。陆才普对学生运动给与了高度赞扬:“……此正国家数十年养士之根,谅较之宋代陈东等上书,尤为声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此毅力,正为国民与国休憩之好现象。政府方将提倡之鼓励之,一面籍作外交后盾,一面诱进国民研究政治之善心,而后之下团为一气,方合于共和政体之正轨。若保持一二人之尊严,举大多数学生加以法律罪名,恐违反全国人之公意,必有酿成意外风潮之一日。”“五四”运动中,部分学生采取了一些违法的手段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此时若是政府严格按照法律逮捕这些学生,那么,恐怕将会酿成更大的风潮,陆才普的观点虽然有“不尊重法律”之嫌,但确实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始终在追求民主。《新青年》从创刊之日起,一再发表文章,解释国家、政府、个人三者的关系,归结到一点,是要“堂堂正正以个人主义为前提”。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曾以“不谈政治”相标榜。可是,不谈政治,何来“治国之道”?准确点说,新文化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除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一类由外来移民为主体组成的现代国家,任何国家要告别封建专制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
我们不能小看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意义。“人是观念的囚徒……真正的革命发挥僧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观念的革命。观念革命是对既定价值的一次全面再评判,它吧人的精神从旧的思想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引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可以说,是观念革命早就了人的更新。” [18]任何国家要走出封建专制,实现现代化,关键就在于观念变革,造就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独秀.驳康有为<共和评议>[J].新青年.1918(3).
[2]陈独秀.答<新青年>读者[J].新青年.1918(3).
[3]鲁迅.随感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7).
[4]陈独秀.论“奴性的逻辑”[J].新青年.19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