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17-09-12黄桂花
黄桂花
摘 要:将微课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地理知识,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微课的特点,对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微课 高中地理 实践
引言
高中地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数量众多,而且相当琐碎,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地理知识额学习苦不堪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并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呈现,教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头晕。而微课的应用,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在激发学生能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数字化课程资源,其基本内涵,是利用信息技术,依照人们对于知识的认知规律,对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呈现,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
微课本身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微”,一是内容“微”。主要是针对某个突出主题或者问题的研究,可以反映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简练;二是时间“微”。作为微课的核心,教学视频的时间一般在5-8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10分钟,与40-45分钟的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甚至不能被称为课程,更应该以“课例片段”或者“微课例”来描述;三是资源“微”。微课视频的大小通常在数十兆,采用的是主流视频格式,由于时间较短,因此资源容量更小,内容相对精简,支持在线观看也支持自主下载,适合学生的课下學习以及教师的观摩和反思[1]。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微课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对台风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通过动画或者真实的台风场景,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台风的形态,初步了解台风发生的原因、条件,要求学生在台风图片上找出台风眼,引导其探讨台风不同位置的风力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就自身的见闻,讨论台风的危害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讨论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然后对台风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学生构建起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台风有关的知识点较多而且相对琐碎,常规教学的难度较大,而通过微课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其形成对于台风的初步认知,为后续的气压系统、气旋以及天气等课程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2]。
2.模拟教学过程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设计的范围更加广泛,知识点也更加琐碎,一些知识甚至涉及了空间理论和时间概念,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对教学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对《地球的运动》一课进行讲解式,教师可以借助比较常见的地球仪,配合微视频来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场景进行模拟,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晨昏线的相关概念,认识到地球自转带来的时区问题以及地区公转带来的季节更替问题。又如,在进行锋面的学习时,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锋前和锋后,同样可以利用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对其进行模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3]。
3.分析重点难点
高中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和繁琐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微课的合理利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以地图的识别为例,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绝大部分知识点都会涉及。对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明确地图识别的关键点。对于天气系统、气压带等难点,也可以通过汇总整理,结合视频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完成地图的识别。
4.做好知识巩固
课后练习是学生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作业的布置,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巩固。例如,对于《地震的形成和产生》一课,教师可以收集相应的地震视频,对地震来临时的逃生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优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蔡美玉.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11):63.
[2]崔成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2):75.
[3]黄剑锋.浅析微课的开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6,(10):89.
[4]曾呈进,梅国红,陈竞宇.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探研式学习中的实践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8):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