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学理念实现高效课堂

2017-09-12冯志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英语

冯志新

摘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中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及进一步深造,受到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高度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成为每一个教师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现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是一个永久的命题。实现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纵观目前的英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厌恶,抵触的心理,进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的低效既导致学生厌学,也导致教师厌教。“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经成为教与学最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理想化。

一、坚持学习、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努力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认真学习研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教师要坚持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新课程,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与学生合作对话、平等交流,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英语实践中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原则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学会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真正把握这一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与学就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思维很快拉到课堂上来,进入角色,可以通过故事、问题、诗歌、实物等多种形式导入,从不同角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到共鸣。教师应讲究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只观看老师的“表演”,有时固然也会有趣,但时间一长,学生必然会不感兴趣。要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学科知识,必须讲究教学设计。对于课程中有关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教学,经过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或专题讨论,让他们在英语实践中学习英语、体悟英语,学生的收获肯定是很大的,兴趣肯定是浓厚的。解除学生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教师的课前导语、精心设计只是浅层的方法,真正调动学习兴趣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解除对可能发生的错误的恐惧心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有成就感,学生总以成年人无法比拟的热情观察周围的世界。因此,尤其要注意指导,要求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去发挥、发展或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环节的连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无限快乐,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落到实处。

三、立足课堂、注重优化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教与学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活动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不断创造、优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多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力。曾有教育家说过: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应用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到一个需要有目的的语言交流的语境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竞赛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竞赛以其特有的竞爭机制促使学生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英语竞赛的项目很多,如演讲故事、知识抢答、谜语竞猜、听力测试、笔试等。竞赛的形式、规则的拟定可因学生的情况而定,开展的次数要频繁一些,奖励免要宽一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经久不衰。新课程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充了大量的的信息,注意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境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来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注重情境教学,创造语言环境,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讲练式等教学方法的组合,实现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常言道:“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通往成功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每一单元内容的组成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去进行教学,如任务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能恰当、娴熟运用,能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教学。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endprint

四、运用评价、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言语能激起人们的强烈情感,能给人以巨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师生之间通过对话、问答等来交流情感,得到学习反馈等。教师要善于运用言语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习不断进步。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多肯定、多表扬。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亲近感,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强化学习动机,主动乐学,而且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师生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促进,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愁,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感情去理解周围的事物。

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高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得到赞扬。而激励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閃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委婉地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既不能大声呵斥、指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能歪曲事实,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名一味地肯定,这两种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学生不管是出现什么样的错误,教师都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委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爱护,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教育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都渴望得到赞扬,尤其是正在进步的学习困难生。得到赞扬后,学习会心情愉快,对学习生活信心倍增,从而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教师要经常赞美学生,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那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前进。

总之,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钻研教学大刚和课程,使自己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不断学习运用先进教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激励性评价,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对学生进行言语的有效训练,努力实现英语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奉恒鹃.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1)

[2].王召芹.构建高效课堂的五个着力点[J]甘肃教育 2016(2)(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7309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方法英语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