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中的“业报”思想
2017-09-12江咏
江咏
摘要:老子思想中蕴含了佛教的“业报”思想,虽然春秋战国时候,佛教尚未传入中国,老子思想并没有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这是思想的暗合,而非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研究老子思想中的“业报”思想,从老子的“祸福观”、“道论”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业报”思想。分析老子思想中的“业报”思想,有利于梳理老子思想中与佛教相通的部分,有利于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本土因素。
关键词:老子;佛教;业报;道“业报”思想是由佛教的“缘起说”演化而来,由如来藏清净心被无明染著而产生的种种事业,即是“业”。所谓“报”,是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种不善不恶因,得不善不恶果。而其“因”之起源,则缘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无明。能够招致三世苦乐果报的善恶业因,导致因果异类而熟的“因”,称为“异熟因”,“业报”正是由于因果不断“异熟”而产生,世界万事万物也是由因果不断的“异熟”而产生的。
而老子部分思想与“业报”有一定相似性。“业”在老子思想当中有时表现为“道”,以“是否合乎道”判断善业与恶业;有时体现为“德”,“德”是善恶的载体;同时,“道论”阐释万物由积渐而来,与“业业相报,化现世间”的“业报”思想相类似。
本文主要分析《老子》文本中与“业报”思想类似的地方,试图整理出二者相似的因果观,以找到佛教在中国繁荣发展的中国本土思想的根源。
一、老子“祸福观”崇尚“息业”
老子所崇尚的“难得可贵”(无为不争)与世俗所认为的“难得可贵”(富贵名利)不一样。“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有”不如“无”的价值取向。五色五音美丽动听,但是会让人失去理智,沉溺其中,忘记自身安危。因此“有”此五色五音之事,不如没有此事,即没有后来危险、劳役身心之事。这体现了老子的价值取向,他所崇尚的,是没有“业”事,既无功劳可称,也不享名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在老子看来,自伐自矜,会产生 “业”事,反而不自矜自伐,有功,而能为长。他认为,“不自见、自是、自矜、自伐”反而会产生“功业”,这“功业”是看不见的,悄然滋长积累。与财富名利这些世俗所求不会产生直接的关系,但是其“不争”所积累的功业福德,将会给人带来“天下莫能與之争”的福报。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就像余食赘行一样会产生多余的业事,使得外物产生排斥厌恶,而导致销损之祸。
老子的“祸福观”,是以“无业”为福,以“有业”为祸;以存身为福,以失身为祸。想要存身,莫过于“息业”,“息业”则能免祸,可以免于“人之生,动之死地”这种不寿的情况。因此,“贤能”、“难得之祸”、“名”、“货”、“甚爱”、“多藏”,这些会招致“业”的东西,都应当避免,而不应当追求。另外,如果对事物有所分别、选择,也会招致“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所处的状态,是理想的“无业”的状态,和光同尘,不扰外物,与物俱化、同行。而“无业”的状态,其实是“大善”的境界,也就是“大善业”的生成。老子笔下的“圣人”,有大能,而不求名利,其所以为大能者,以其“不自生”,与物为善,而不索善名,终积善业。于玄冥不知之处,积累福业,故最终能够成为“圣人”,而处于“天下莫能与之争”之地。
二、老子之“德”具有表记善恶的作用
最能体现老子的“业报”思想的,是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善者、知者,皆是实在所有,如果依照佛教的“业报”来看,都是如来藏心所蕴藏的能够招致善缘的阿赖耶识种子。而美言、辩者、博者,都是表面的现象,其现象则是瞬息即变,被无明熏习、招致恶因缘的阿赖耶识种子。因为表面的现象(包括仁义、名节)是不可持久的,所以老子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实在。他把实际所作的善业,或者说人做了自己本分之事,当作实在,这些在玄冥之“道”上,都会暗中积累起来,这种善业是实在的。他想说表面与实际不同,他推崇的是实在的善,而不是表面的华美,而实在的善,不能被人所看见,它只会被积累在每个人的“业”身上。因此,“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己愈有,自己的价值能有更高的体现;己愈多,福德、善业会越积越多。老子的思想并不是追求世俗的功利,而是追求实在的福报,这一点与佛教思想相类似。
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王弼注:“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河上公注:“资,用也。人行不善,圣人犹教导使为善,得以给用。”“资”为“取用”之意,善人教导不善人,使之为善,是善业。故善人凭借不善人,成就善业,所以说不善人是善人之所取给。
第四十七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善者,善待之,不善者,亦善待之,我之德不亦善乎?信任的人,亦信任他,不信任自己的人,也信任他,其德不亦真乎?这里“德”的概念与“业”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德”和“业”对于“善”与“恶”有表记作用。“业”是事情堆积的一种状态,善事堆积,恶事亦堆积,如果把“业”字换到这句话里,“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业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业信。”也说得通。
三、老子之“道”具有“善应”的习性
第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句话则体现了“报”的思想。陈鼓应先生对这句话评价说:“施政的后果,有如俗语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则社会当有安宁平和的风气以相应;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则人民当有背戾抗拒的行为以相应;统治者如果诚信不足,则百姓当有不诚信的态度以相应。”道者、德者、失者的相应,体现了“报”的思想,也就是道者、德者、失者皆有所表记,其因缘蓄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显露出来,就像“报”一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段话也说明了道“善应”的属性。endprint
故本章的开头说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自然是难以言说的,大雨大风不能够一整天的刮,天地所产之物尚不能恒常,什么是恒常的呢?接下来“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这一段正是对上文的回答。一方面,飘风骤雨是“失道”的体现,所以不能久,所以人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分清楚什么是得“道”之路,什么是得“德”之路,什么是致“失”之路,这样才能存身不亡。另一方面,事情必定会有所积累这个规律是恒常的,有所报应,而且不会被消除,如果有什么善恶得失性质的分别,这些事情不会被消除,善恶都会被记录在“道”上,而这些“善恶”之事积累起来共同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世间。规律是恒常的,而所造记之事业也是恒常的,它们都看不到,而被记录在冥冥之中,所以从表面来看,世事是不可测的,但是实际上,仍然有恒常的本质,因此“道”亦是可测的。老子极力描述道的不可测“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担心有“前识者”妄图测量天道,而谋划作不道之事。而同时,他希望世人能够积造善事,作本分的事情,自然而然得到好的结果,正因为天命的不可测,所以只有通过做好的事情,才能够得到好的结果,甚至不需要算计运数。不通过积累好的事情想要得到好的结果,“算计”也枉然。所以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圣人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愚民政策“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正是因为,道的可测在于最朴实无华之处,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若人对此视而不见,妄图通过机巧的方式追求“可欲”,就会招致失败。从这个层面讲,道又是不可测的。
四、老子“道论”阐释万物皆“积渐”而来
佛教“业报”说对于“业”积小成大,而“异熟”有非常详细的解释。甚至一切有情世间,都是业报生成的结果。这种积渐的思想,也蕴含在老子的思想当中。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猴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任何的事物都是由微小积渐而成,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以微小积聚而成就善业。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谦卑,“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处于谦卑的态度当中,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损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损有余以奉天下,便是得道,这在无形中便增加了福业。以老子的价值观来看,以己利人,以己奉人,可以增加福报,因此低贱微小本来就是福德,不拒绝低贱微小、容纳万物也是福德。而人处于谦卑的状态,则不会张扬惹事,而喜好息事宁人,则可以“无业”为福,得到好的福报。
老子多次提过做人应该谨小慎微。“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就是怕一不小心种下了不好的“业”,“古之善为士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由于看到事情的“业报”,所以处理事情格外小心。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提到了“积德”的概念,“积德”的概念应当来源于《尚书》。“积德”不只包含了事情的准备工作,还包含了个人善行的修养。老子并没有具体的阐述,“积德”为什么“无不克”,但是他提出“积德”可以增强人力量的观点。这种力量不一定是世俗的力量,但可以使人得到民心,帮助人避免祸患。
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老子并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处理恩怨,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从道德的层面考虑的。而老子是从业报的角度来处理恩怨,若要报怨,则必有余报,故老子以德报怨,就是要消除“业报”,他不去衡量道德上对于恩怨的待遇是否相称。孔子认为对于恩怨的待遇要有区别,要分别相称,而他并不以相称为美,而以消业为美,故“报怨以德”。有学者认为该句应当放在第七十九章“必有余怨”之后,然而甲乙帛书本此句仍在第六十三章中。高明《帛书老子校注》辑录:朱谦之云:“‘大小多少,即下文‘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之说,谊非不可解。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亦即本此。此谓大由于小,多处于少。”韩非曰:“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高亨云:“視星星之火,谓将燎原;覩涓涓之泉,谓将漂邑;即谨小慎微之意”。此句“抱怨以德”,葢云“抱怨”会积累怨报,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的不善之机都可能招致祸患,所以言行须当小心谨慎。老子对于恩怨的处理态度,是出于智慧,他所崇尚的是“无业”,“无业”即是“无祸”,同时,不会给他人带来祸患,而成全道德。
老子的思想中的“业报”思想,可以溯源到《尚书》、《周易》。中国本土的思想中对于“道”的论述与对于“德”的论述,与“业报”有类似之处。因此,佛教传入中国时,其思想很快地被中国接受,与本土思想融合,与中国本土思想含有“业报”思想有较大关系。参考文献:
[1](汉)河上公注,严遵指归,(三国)王弼注.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M]台北:三民書局,2000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高明.帛书老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梁)真谛释,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释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