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互助分层递进

2017-09-12潘月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时态分层基础

潘月峰

总述:《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种种困难,教学实践中采用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将解决教师教学问题,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我在长期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共勉。

一、如何分层

1.学生分层:

根据我们提倡的小组合作方法,班里的学生共分几组,或4人一小组或6人一小组,每组都有优中差学生。我更认同6人一小组这种做法,这样还可以划分小小组---俩人一组,这俩人应该是同一等级的。

2.目标分层

即根据教材、大纲的一般要求和各层次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制订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定位、导向和鼓励作用。目标分层应包括长期目标分层、阶段目标分层和课时目标分层三种。

3.授课分层

备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4.练习分层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每种题型中的基础题,但是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创新性的练习,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比如在讲到现在完成时态时, 基础差的学生只需掌握现在完成时的基本概念,构成,看到句子能够判断出是现在完成时态就可以了。对于优等生除了要掌握这些,他们还需学会用这种时态写句子并能很好的在语境中运用这个时态。

5.辅导分层

课堂教学中,除了学习新知识,我们还要当堂练习巩固。但是在不采用分组学习的情况下,我发现同样的学习内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于是课堂上,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学习任务后,便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甚至随便讲话,破坏课堂纪律;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是“稍点就通”,而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时常苦思瞑想仍不得其解。这样,“学优生”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白白浪费了课堂上的大好时光,而由于 班级人数多,“学困生”也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暇一一顾及, 问题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少成多。于是,6人一组就发挥作用 了。我就让基础好的学生当“助教”帮我辅导“学困生”。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二、在分层教学中我们需注意的问题:

1.帮助后进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原因,而目的则是通过学习要得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却并非完全一致,并且可相互转化,因此目的也常常具有动机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具体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确英语的每一项学习活动的目的,并且使学生认清学习活动与他们的长远人生目标的关系,课堂利用课本素材,视频音频西方历史文化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从而获得长期的学习动力。当然学习目标应是学生的自觉愿望和个人实际,并且是他们经过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2.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

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也是一个主原因.差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简要的笔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英语课的特点,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的思维,仔细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努力体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錯误之处,做到未雨绸缪,估计在先;其次在课堂上要随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中观察、揣摩,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进展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3.要防止“标签效应”

在应试教育中,人们常常通过按分数的高低排名次的做分出了优、中、差的层次,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那么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学生 分层只是给每位学生创设一个能自我成功的具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更有效而已,与“应试教育”中排名次 的做法性质完全不同。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当,分层仍然可能 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标签效应”。要防止“标签效应”,关键是让学生在 事实上摆脱这一约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高度的台阶,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 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在进步,进而发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切实认识到分 层与以往的排名次性质是不同的。同时,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坚信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潜能和创造性。

4.对教学的要求

(1)严格控制教学内容,凡大纲和教材删去的,坚决不教,练习册、复习资料不用,以保证学生集中不折不扣地学好课本,练习卷中的习题。

(2)力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环节提问都瞄准教学目标,上课前,指明教学目标ABC,激发学生追求目标;这在每节的学习卷上都得到体现。减少了盲目教学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分层递进教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既适合教材的特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态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现在进行时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