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课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质疑能力初探
2017-09-12姜华
姜华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高年段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包括学生提问质疑的方法和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问的时机等。
关键词:提问质疑 质疑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学生如何运用、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教会学生提问质疑,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对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阐述得十分明确:“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古今中外的学者普遍主张,教会学生质疑,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接触的就是课文的题目,教材上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是精彩的,含义深刻的, 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
每次学习新课文之前都问学生:看到课题之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先从含义简单的课题入手。比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引导学生提问:文中的亲人指谁?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以“再见了,亲人为题”?学生问出了这些问题实际上就对课文大意已经有所了解,回答了这些问题,对课文就有了深入了解。经过这些简单的训练之后,学生见到题目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出问题。下一步就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题目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比较深刻的问题。
二、根据主要内容进行提问,主要是理解内容,通常对内容提出为什么这样写。老师引导学生把细碎的问题梳理一下,归拢成为主线问题
比如,在教学《梅花魂》一棵时,这篇文章本身内容比较深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看到梅花就想起了外祖父?为什么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要训斥妈妈? 学生问题太多,我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了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问道:外祖父为什么哭?我说谁还问了这个问题?有没有再完善一点的提问?另一名学生说:外祖父哭了几次?为什么哭?我说:太好了,你真会提问,抓住了文章的一个线索,文章中重复出现的语句一定会有特殊的含义,所以提问时要抓住这样的特殊之处。哪几件事与“哭”有关?我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用线把事件与外公哭连起来。这正是我备课中的漏洞,备课时我只想了一个主线就是前面概括的“外祖父为什么喜欢梅花”,其实这个主线涵盖不了五件事。学生的这个提问恰巧弥补了我备课的遗漏,当时我确实很高兴。这就是教学相长啊!
三、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几乎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一些重点词句,学生只要有一定的语感都能够找到,并且对这些重点句的提问要比透彻地理解要简单得多。所以学生是很爱提问的。
我在课前搜集了学生预习时对《冬阳·童年·骆驼队》提出的问题。其中就有多处是针对重点句提出来的: 我为什么学着骆驼咀嚼?我为什么看骆驼那么出神?第四段为什么用三个‘那样?为什么最后一段要慢慢地写,慢慢地想? 为什么说童年重临我的心头?为什么说夏天过去,秋天過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
有的课文中会有一些句子重复出现,有的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是起强调作用,学生看得久了,也能够抓住这样的句子提问。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为什么多次出现“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各有什么作用?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为什么用逗号相连接?为什么这样重复地说时间变化?还有《别饿坏了那匹马》中,题目这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学生都能够抓住这条线索。
四、引导学生课后质疑
在课后,教师应利用教材,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思考,去发现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产生的大量的问题需学生在课外去探索。如教学《凡卡》课文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时提出的关于“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这个问题除了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外,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纷纷寻找资料,结果了解到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在凡卡寄出信的一星期后死了。又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学生知道了文章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亲人说的话,但是朝鲜亲人会对志愿军说什么,文章却并没有写,学生在课余可以查资料进行补充。像这样留有空白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练笔:续写,补写,又可以锻炼习作能力。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去寻求新知识的欲望,从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会在不同阶段产生问题:自我预习阶段——初读课文阶段——细读理解阶段——品读欣赏阶段,可以说学生在学习的任何阶段只要在思考,都能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问的机会。
五、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一下子说出来,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开展教学。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重点和难点放在分析讲解时解决。这种安排用得好,首先会引起学生发言的兴趣,其次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问,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碰撞问题,在组内解决一些,然后把难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整理出直线问题,在主线问题的统领下一一解决。
比如《桥》一文,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按照文章的内在逻辑,师生共同整理出这样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花费那么多的笔墨进行环境描写?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题“桥”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最后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学生在老师讲课时随时都可以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给予回答,或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
六、总结后让学生质疑问难。
即在分析讲解完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其好处是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遗漏部分,从而加深理解课文,但弄不好,有些问题会和老师讲解的内容重复。因此,这时候的学生提问,教师应强调要提确实不懂的问题,提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研究时积累的一些做法和案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