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融资难不能“千病一方”

2017-09-12王衍行

环球时报 2017-09-12
关键词:金融机构融资资金

王衍行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亟待破解。可以预计,人云亦云、是非难辨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需要从专业的视角对企业进行精准的细分。

一是资金宽裕企业。对这类企业的初期投融资,需要战略眼光及专业视角。举例来说,像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取得资金并不困难。在创业期,此类企业的资金可以通过天使投资人解决;在成熟期,它们的自有资金十分富余或者比较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间接融资。从中国目前情况看,此类企业弥足珍贵,挂牌上市后市值巨大,发展势不可挡,是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二是风险中性企业。这类企业资信较好,或者拥有足值的抵押物。对其贷款,银行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研判内外风险,并行之有效地进行贷后管理,从而使这类企业保持可控的不良贷款率。这类企业是金融机构的目标客户。理性的金融机构一定会主动解决该类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风险控制难度较大的企业。企业已难以如期归还借款本息,且经营状况存在下行趋势。它们往往占用了大量价格低廉的资金。其中不乏一些企业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抱有不规范、天马行空般的投资理念,盲目、异想天开地争资金、铺摊子。但无论何种理由,潜在的亏空表明企业决策者知识及能力的欠缺。这类企业会给金融机构、甚至社会造成大麻烦,是金融机构的预警或退出对象。

四是骗贷企业。这类企业采用欺骗、行贿等手段,内外勾结、里应外合,攫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及社会的资金。从中国目前情况看,这类企业占比不高,但骗取的资金数额较大,会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且涉案后,资金追缴难度大,追缴效果不明显,大量的资金如同泥牛入海。该类企业给金融机构、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若对此置之不理或整治效果不佳,还会造成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的紊乱。

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金融资产已经十分庞大,且高速增长,简单地认为融资难融资贵,采用“千病一方”,抑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会导致黑白颠倒,其后果必然事与愿违。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及地方融资平台虽然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但其中的一些资金使用效率偏低,且个别国企及地方融资平台有较大的财务压力。与此同时,其他一些企业有真实资金需求,确实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破解这个难题,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与战术。在战略上,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齐观,要主次分明。否则,就会无重点无主次,抑或良莠不分。在战术上,关键在于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需求的准确细分及明断。一位哲人说过:“如果缺乏辨别,人就什么都缺。”明察善断需要金融机构的正派、专业及经验,若金融机构自命不凡,就会丧失对市场、企业变化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被人牵着鼻子走,那么金融将永无安宁之日。对此,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坐以待毙。▲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融资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