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2017-09-12郑汉阳

福建林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铁皮原生态石斛

郑汉阳

(南平市延平区巨口林业站,福建 南平 353000)

不同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郑汉阳

(南平市延平区巨口林业站,福建 南平 353000)

通过大棚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盆栽3种模式的铁皮石斛进行施肥和不施肥管理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大棚栽培鲜条产量最高,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最高;施肥能够提高鲜条产量,对品质影响不大。闽北地区山地多,林地面积大,适宜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提高林地利用率。

铁皮石斛,栽培模式,生长指标

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野生资源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生长于山区阴湿石壁、树干等,由于受到人为干扰严重,野外资源稀少[1]。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保健品,主要成分为多糖和生物碱,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降血糖、保护肝脏等功效[2]。铁皮石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幅大,野外资源已不能供应,目前市场铁皮石斛大部分来自人工栽培。作为市场上发展最快的中药材之一,铁皮石斛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设施仿生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林下原生态栽培、盆栽等[3-4]。本文对不同施肥管理大棚栽培模式、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盆栽模式下的2a生铁皮石斛茎鲜重、折干率、多糖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拟在为铁皮石斛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仲溪村,海拔高275~349m,坡向西南坡,年均降雨量1900mm,无霜期287d,附生树种杉木,林分人工杉木林,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1.2 材料来源

2013年4月在茫荡镇仲溪村引种来自福建省连城兰花有限公司培育的1a生健康的组培铁皮石斛苗,每丛苗具10~12根杆。

1.3 研究方法

试验采用大棚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盆栽等。在每一种栽培模式区域,划出一定面积作为研究试验地,对半分开,一半每个月施用1次通用肥(20-20-20),另一半则不施肥管理,2015年4月,收集相关鲜条进行调查研究。

1.4 样品处理及指标测定

在6个试验区域随机各抽取30丛种植2年的铁皮石斛植株,做好标记。使用剪刀采集鲜条,每一丛鲜条单独存放,并做好记录。6个试验区域单独取铁皮石斛鲜条20g,放至烘干箱,保持65℃烘干至恒重,计算样品的折干率,粉碎,过60目筛备用[6-7]。多糖含量采用李亚芳等[5]的方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生长比较

经过研究调查,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皆不相同,且存在较明显差异。大棚栽培的茎鲜重最大,达到79.27g,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栽培模式,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茎鲜重最低。折干率则是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盆栽模式>大棚栽培模式,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折干率达到30.28%,远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多糖含量也呈现明显的差异,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最高达到30.91%。

表1 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生长比较

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进行方差性分析比较,由表2可知,茎鲜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不同栽培模式对铁皮石斛鲜条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主产鲜条的企业可以使用大棚栽培模式,提高鲜条产量。折干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折干率最高,生产干品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考虑贴树仿生态栽培模式。

3.2 施肥对铁皮石斛生长和多糖的影响

通过不同管理模式对铁皮石斛进行管理,从表3可以看出,施肥管理的茎鲜重比不施肥的增加10g左右,折干率和多糖含量则变化不明显,说明施肥能提高鲜条产量,而对品质影响不大,铁皮石斛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施肥管理。

表3 不同管理铁皮石斛生长和多糖的影响

不同施肥管理下铁皮石斛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进行方差分析比较(表4),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3种指标差异性不显著,表明施肥对铁皮石斛生长和多糖含量生长影响不大。

表4 不同管理铁皮石斛生长指标方差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对大棚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盆栽3种模式的铁皮石斛进行施肥和不施肥管理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研究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栽培模式铁皮石斛茎鲜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皆不相同,且存在较明显差异,茎鲜重是大棚栽培>盆栽>贴树仿生态栽培,且存在显著差异;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是贴树仿生态栽培>盆栽>大棚栽培,且贴树仿生态栽培与其他两种模式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肥和不施肥管理下,茎鲜重为施肥管理>不施肥,折干率和多糖含量则为不施肥>施肥,差异性均不显著。贴树仿生态栽培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最高,这与吴晟、张毅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9],其药用价值最高,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认可度。贴树仿生态栽培合理利用林下空间,节省土地成本,为铁皮石斛企业节约了开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铁皮石斛用不同的栽培模式种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种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栽培条件和主要产品进行调整,本试验地位于闽北山区,山地多,林地面积大,适宜用贴树仿生态种植的模式,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1]吉占和,陈心启,罗毅波,等.中国植物志(第1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64-257.

[2]吕圭源,颜美秋,陈素红.铁皮石斛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489-493.

[3]斯金平,俞巧仙,宋仙水,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J].中国中药杂志,2013,5(4):481-484.

[4]斯金平,诸燕,朱玉球.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66-70.

[5]李亚芳,张晓华,孙国明.石斛中总生物碱和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事,2002,16(7):426-428.

[6]杨立昌,项君,洪鲲,等.金钗石斛生物碱和水溶性多糖的累积规律[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864-2865.

[7]吴刚,季祥彪,康冀川,等.石斛中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27(3):274-278.

[8]吴晟.不同栽培技术对雁荡山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

[9]张毅.铁皮石斛的仿生栽培[D].南昌大学,2014.

责任编辑/罗美娟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Growth of Dendrobiumcandidum

Zheng Hanyang
(Yanping Jukou Forestry Station,Nanping,Fujian 353000,China)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and non-fertilization on the fresh weight,the rate of drying and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ofDendrobium candidumwere studied by using three cultivation patterns:greenhouse cultivation,attaching on living trees imitating original ecology cultivation and pot cultiv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fresh stem yield was generated by the greenhouse cultivation,the highest rate of drying an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were generated by the method of attaching on living trees imitating original ecology cultivation.Fertilization could improve the yield offresh stems and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quality.There are large mountains and forests in Northern Fujian,where are suitabl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ttaching on living trees imitating original ecology cultiv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forest lands.

Dendrobiumcandidum;cultivation pattern;growth index

S759.82

A

1003-4382(2017)06-0044-02

2017-04-02

2017-05-28

郑汉阳(1973—),男,福建南平,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与森林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铁皮原生态石斛
飞鼠与石斛
铁皮侠的装备
铁皮园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铁皮石斛家庭种植技术探索
原生态静宁苹果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