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绿城苏州桃花源别墅区景观设计为例

2017-09-12戴美玲缪琳如

福建建筑 2017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中式景观设计

戴美玲 缪琳如

(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绿城苏州桃花源别墅区景观设计为例

戴美玲 缪琳如

(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新中式景观设计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景观技术融合于现代空间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文章以绿城苏州桃花源景观设计案例为载体,探索地域文化引导下的设计定位,寻求传统园林文化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探究将现代景观元素、工艺方式等融入新中式别墅景观中的处理手法,以塑造出一个具有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的新中式景观。

新中式景观;苏州桃花源;传统园林;现代景观

0 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景观设计由注重精神内涵的精致艺术形式转为与西方景观类似的当代设计。中国具有地域性的园林特色逐渐没落,中国传统造园精髓也濒临消逝的处境[1]。富有地域特征、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的新中式景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即以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为出发点,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进行当代景观设计。

新中式景观风格不仅是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在人们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世界难以满足的时代背景下产生。新中式景观风格是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相融合,满足现代人高居住水平的物质需求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缅怀。

1 新中式景观的概念

朴素细腻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不断发展的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相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古典意蕴的当代景观,即新中式景观。新中式景观,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2]。

新中式景观设计对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造园手法、元素符号、风水理念等进行了提炼与升华,同时又汲取了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的优势,与时俱进,在铺装材料、生态处理等领域运用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2 新中式景观发展现状与特点

2005年,万科在国内首度推出了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箫竹营造的第五园系列。第五园的诞生,象征着新中式景观的诞生,即在现代景观空间中融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气韵[3]。

随后,一些优秀的新中式景观作品相继问世,如杭州四季酒店、上海亩中山水园、西安蔚蓝观园、苏州桃花源等优秀作品,将现代生活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境相结合,使新中式景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 地域特色浓重的新中式景观——以绿城苏州桃花源别墅区景观设计为例

3.1 项目概况

该项目基地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独墅湖双湖核心位置,在金鸡湖和独墅湖两个自然湖泊的环抱下,形成了苏州城中最为稀缺的双湖版块。

整个地块位于独墅湖北岸,呈半岛形状,三面环水,正南独墅湖景致一览无遗,是苏州唯一拥有私家湖岸线社区。基地整体地势平坦,景观资源优越,周边配套齐全,是开发高端城市住宅社区理想用地。

3.2 设计思路

设计来源:街道、水巷等景观元素是苏州历史古城的城市脉络。唐代杜苟鹤有诗云:“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生动地描写了围绕街、巷、水形成的景观建筑空间。宋代苏舜钦在《沧浪亭》中写到:“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描绘出了围墙外熙熙攘攘,围墙内山林翠竹的桃源生活,道出了“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的意境。

设计理念:把传承苏州的传统园林意蕴和街巷文化作为设计初衷,凸显“市井深宅、隐逸文化;城市山林、园林情节;咫尺庭园、多方胜境”空间文化主题[4]。

3.3 传统造景手法的应用

苏州桃花源凝练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如障景、框景、点景、借景、漏景、夹景等,同时将景墙、片石等现代景观元素巧妙融入各庭院景观,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使住户感受到步移景异的别致景观。

(1)障景与框景

在样板区营造的景观轴线里,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来组织空间序列,通用迂回曲折的巷道进入庭院,给人以豁然开朗感受。同时,桃花源在景观空间处理上,利用门廊、月洞门等框景手法,使空间通透,视线延伸,整个空间富于变化,营造出分而不隔视觉效果。

(2)点景与夹景

桃花源南北轴入口处月洞门后,是一条小巷,两侧高墙耸立,尺度类似于留园中过道。小巷设计简洁,地面铺装采用青石条立砌,局部转角处做特殊万字纹样处理,转角处设计特色花灌木与地被花卉结合几块太湖石形成点景效果。整体看,两侧高墙达4m,夹道狭小,夹道两侧成片竹林为夹景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造景手法:夹景

(3)借景

巧于因借是将园外的景色组织到园内,使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从而扩大园林景观的空间观感。苏州桃花源园景的组织,将独墅湖与高尔夫之景巧妙引入园内,增加了用户对于室外景观的参与性。同时,也尽量留出部分住户对花园与庭院空间的景观视线范围,扩大住宅的景观空间感受,如图2所示。

图2 造景手法:借景

3.4 传统景观空间的营造

3.4.1 街巷空间

江南的“巷、院”文化映射在苏州桃花源的景观设计之中,主街与巷道相连,各宅院并联于巷道,中心花园、休憩空间串联于主街,景观界面富有层次和意境,休闲空间由开放到私密,层层过渡。小巷连接着的宅院、花园,形成了相互交流、富有诗意的安逸空间。

车行道路逶迤蜿蜒,形成一系列抑扬变化、错落的景致。步行道路除了依托于主干道一侧的人行道外,主要沿区内组团展开,通过层层递进的街巷、庭院空间,形成一系列变换的感官体验。在水巷设计上,苏州桃花源将古城平江路布局凝练其中,同时也将便利性与景观的视觉效果作为考虑因素,从而采用了中间为水巷、两侧为道路景观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街巷空间

3.4.2 庭园空间

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布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出发,模仿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创造现代语境下的新型园林空间[5]。

在街巷空间、庭园景观的规划上,苏州桃花源借鉴了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变化流动的空间体验,达到步移景异、豁然开朗的空间视觉观感。在南北中轴线的景观空间处理上,通过狭长的夹道掩映景观,到达至视野开阔的中心花园。中心花园为遐观园如图4所示,有些许网师园的风采,花园中心为大面积的水池,亭台楼榭,豁然开朗,再通过狭窄的巷道过度,最后呈现主会所。一系列景观界面,曲径通幽,跌宕起伏,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感观体验。

南北轴线上的中心花园遐观园,整个空间以灰瓦白墙的高墙围合,整体布局类似网师园,以水体为中心,远处抬高一个亭,亭下为叠瀑,瀑布汇入水池,形成动静水体的对比。池上架九曲桥,亭对面为一个水榭,水榭外筑一平台,布置了户外桌凳。各亭榭之间以曲廊连接,灰空间带来不同的感受。但是中心水体的生态却不尽人意,水底与水体边缘是由混泥土砌成,岸边再以湖石错落堆砌,水体的净化可能依赖于现代技术的水质净化装置。

图4 中心花园:遐观园

3.5 现代材料、技术的运用

苏州古典园林,花街铺地是一个非常讲究、费功夫的工序。然而,在苏州桃花源,考虑到传统园林地面采用青砖进行铺地,缝隙大且易裂开,时间久了亦会长满青苔,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生活需求,因此采用仿砖大理石铺地,让功能与视觉效果更加完美。

传统建筑的本体几乎都使用木材,防火性持久性较差,为了创造更适宜时代特点、更高使用寿命的景观小品和建筑,桃花源在保证其景观效果的基础上,对大量的传统工艺进行改良,以混凝土为内部材质、原木为外部材质的新工艺,以增加建筑的寿命。

4 结语

吴良镛先生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中提出: “无论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积极达成进步的世界文明,而同时又延续原有的文化遗产”。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6]。城市景观设计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断呈现出一昧的盲目崇拜与快速建设的弊端,随后又开始探寻与追求中国本土的、民族的、时代的景观。

我国的居住区、别墅区如何保持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设计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时代问题。绿城苏州桃花源景观设计是当代的景观设计师对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发展,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创造性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现代景观设计语言巧妙地融合,是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完美之作。基此,相信通过当代景观设计师们的探索和努力,不断继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文脉,终将迎来一个新中式景观设计盛行的时代。

[1] 姜凌,万婧, 潘鄱. 新中式景观初探[J]. 北方园艺, 2011(6):119-121.

[2] 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 设计时空,2009(3):42-45.

[3] 杨静. 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初探——以上海临港书院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2(7),92-94.

[4] 何萍.试论苏州绿城桃花源的江南风格园林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2130-2131.

[5] 张俊杰. 提炼古风演绎今景——新中式园林设计研究[D]. 海口: 海南大学,2011.

[6] 卢桌君. 关于新中式设计路线的研究[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aohua Yuan in Soochow as an Example

DAIMeilingMIAOLinru

(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combines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and modern landscape technology in modern space, showing its unique vitality. The context took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aohua Yuan in Soochow as the carrier, explored the design orient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sought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in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explored the treatment practices in the new Chinese villa landscape with modern landscape elements and technics mode,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Chinese landscape with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New Chinese style; Taohua Yuan in Soochow; Traditional garden; Modern landscape

戴美玲(1993.9- )女。

E-mail:971338220@qq.com

2017-05-11

TU986.2

A

1004-6135(2017)09-0010-03

猜你喜欢

桃花源中式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隐匿的桃花源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