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例

2017-09-12邱蕊吴文宝刘坛树

福建中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遗夹脊神经痛

邱蕊,吴文宝,刘坛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针刺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例

邱蕊,吴文宝,刘坛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60例发生于胸腹背部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疼痛区域相对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及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及奥卡西平片治疗,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2组各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90%(P<0.05);试验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夹脊穴;甲钴胺;针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多发于年老体弱者,尤其好发于体质偏弱,先天禀赋不足者。近年来,本病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因此如何及时、简单、有效地控制、减轻并消除疼痛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针刺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胸腹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5.47±11.31)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5.40±1.56)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5.27±11.91)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5.00± 1.88)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1]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③疼痛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患区内有明显神经受损后的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⑤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疼痛数字分级法(NRS)[2]测定疼痛为轻度到重度患者;③同意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者。

1.4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疾病可能导致疼痛者;②患有严重心、脑、肾等疾病及肿瘤、精神病患者;③年龄在30岁以下或8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能接受针刺或穴位注射者;④带状疱疹发生于胸腹背部以外部位者;⑤带状疱疹感染急性期且疱疹尚未消退或未愈合者。

1.5 终止标准①试验期间要求或自行退出研究者,尤其不能坚持针灸者;②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其它疾病,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③治疗期间要求加服止痛药或接受其他治疗者。

1.6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75 mg,1 d 2次;奥卡西平片(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0.3 g,1 d 1次。连续治疗4周。

2.2 试验组

2.2.1 针刺治疗根据带状疱疹发生部位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卧位为主。先采用针刺治疗,取疼痛区域相对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并配合局部围刺,具体方法:胸背部疼痛取患侧T1~T5夹脊穴,上腹部及相应背部疼痛取患侧T6~T9夹脊穴,下腹部及腰部疼痛取患侧T10~S2夹脊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用0.30×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天协牌)直刺入穴位,以得气为度;再在疼痛部位沿皮疹边缘进行局部围刺,采用平刺或斜刺,平补平泻,每针距1~2寸;得气后留针30 min,期间运针2~3次。因疱疹后遗神经痛多为气滞血瘀所致,可酌情加取膈俞、肝俞、足三里、太冲穴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

2.2.2 穴位注射起针后取1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0.5 mg,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刺入对应的夹脊穴,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0.5 mg甲钴胺注射液推注入穴位。每次取2穴。

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按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判定疼痛程度,具体做法:在纸上画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一端为0,另一端为10。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饮食、睡眠。让病人于治疗前后在描述过去24 h内最严重的疼痛的数字上画圈。

4 结果

4.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临床治愈:疗效指数≥90%,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显效:70%≤疗效指数<90%,疼痛改善明显;有效:30%≤疗效指数<70%,疼痛稍有减轻;无效:疗效指数<30%,疼痛未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疗效指数=[(治疗前疼痛积分-治疗后疼痛积分)/治疗前疼痛积分]×100%。

4.2 治疗效果

4.2.1 治疗前后2组疼痛分级比较见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8.11,P<0.05,试验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比较

4.2.22 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5 体会

带状疱疹发病时皮肤上出现成簇的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可发于肋间神经、颈、胸、腰骶神经、三叉神经等神经支配区域,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本病多由肝经火毒或脾经湿热所致,疱疹余毒痹阻经络,局部气滞血瘀,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治以通络止痛,以达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采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抗抑郁药通过阻断抑制疼痛循环,达到镇痛作用;抗痉挛药通过抑制离子通道,对于阵发性锐痛及刺痛有明显效果。但此二类药均存在不良反应明显的弊端。针灸被广泛认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针灸治疗本病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4-7]:①针刺夹脊穴: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可通调脏腑经络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从解剖上看,夹脊穴附近有相应的神经节段分布,针刺该分布区所在夹脊穴,可刺激以上结构及其周围组织,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影响化学介质的释放而起镇痛作用;②火针:火针疗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扶正祛邪以及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因火针对皮肤有灼伤刺激而可能加重疼痛,不被研究者所推崇;③刺络拔罐疗法:据《灵枢·官针》篇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凡经络郁滞、痹阻为患,可刺络脉出血,以泻其邪”。三棱针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也被用作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急性期方法,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④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采用甲钴胺或者其他相应的神经营养药穴位注射在病变区域对应的夹脊穴,一方面可以起到针刺穴位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的神经修复作用,恢复正常神经功能,且穴位注射对穴位刺激比单纯针刺更持久,可增强舒经通络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针刺配合甲钴胺夹脊穴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口服普瑞巴林和奥卡西平。

综合上述,针刺配合甲钴胺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作为临床干预有效的措施,其见效快,疗效好,经济花费少,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边天羽,俞锡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08-211.

[2]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5-29.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281.

[4]谭奇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杂志,2004,24(8):537-538.

[5]季晓旭,刘飞.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144-145.

[6]赵瑞勤.三棱针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陕西中医杂志,2011,32(5):595-596.

[7]黄丽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10-111.

R752.12

B

1000-338X(2017)04-0008-02

2017-03-12

邱蕊(1971—),女,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后遗夹脊神经痛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颈夹脊”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