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过庭《书谱》临习:结体 谈

2017-09-12佟士委

老年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竖画主笔书谱

□ 佟士委

孙过庭《书谱》临习:结体 谈

□ 佟士委

孙过庭《书谱》在结体上的变化较为丰富:一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结体方式;二是具有行草书普遍的变化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都要求习书者细心地揣摩掌握,并应用到创作中去。

现将《书谱》的结体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一、上松下紧。上松下紧,是行草书常用的结体方式之一。这种结构符合人的审美规律,上面疏可走马,下面收紧稳重,这类字飘逸潇洒、舒朗透气,就像蔚蓝的天空和广袤的大地,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如“美、当、罕、道”等字。

二、左粗右细。左粗右细是孙过庭书谱重要的结体特点之一,在书谱的后半部分,使用频率较高。这类字一般为左右结构,如“墙、归、解、规”等,左边部分笔画的宽度几乎是右边的四五倍甚至更粗,而右边笔画比较细。这样的结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厚重而不臃肿,节奏调节得恰到好处。

三、左右分离。这类字一般为左右结构,如“以、谢、张、殊”等,左边和右边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为的是营造出字内空间,即留白,也可以说是字眼。左边和右边可以断也可以连,在临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内空间的把握,用思想去指导实践。

四、左高右低。这类字一般为左右结构,如“务、蝉、题、观”等。这样的结体也是行草书常用的方式之一。上下错位,目的是为了避免雷同呆板,使汉字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五、字形拉长。在行草书中,有时为了章法的需要,故意把汉字的结构进行夸张变形,让汉字可大可小、可长可扁。如“若、与、义、其”等,全部为长字,既可以一个字占两个字的位置,也可以两个字占一个字的位置,在平时的临帖中要注意。

六、字形较扁。在行草书中,根据章法的需要,有些汉字要压扁写,字扁了会显得古朴有趣,和长字进行对比,会产生行草书的矛盾美。如“小、如、六、门、仙、也”等字,都特别扁。尽管如此,但仍然有高低错落。如“小”字,中间的竖钩抬高,两个点下落,出其不意,给人以空灵飘逸之感;比如“如”字,呈左低右高之势;“六”字最后一点落低,使结字随意灵活。

七、长竖左斜。长竖在行草书里是很重要的笔画,它可以起到空间造虚的作用,长竖用得恰到好处可以让章法出彩,令作品生色。但是,一般人不敢轻易写长竖,一是因为长竖要求的质量较高,二是因为要用到合适的地方,而且不能重复出现。所以,在临帖时就必须加强长竖的训练,甚至可以把带有长竖的字挑出来专门练习。《书谱》里带长竖的字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竖往左斜,并且力透纸背,如“布、神、针、叶”等。

八、主笔右斜。这是孙过庭书法结体的主要特点之一。行草书中,竖画忌直,相同的竖画忌平行。如“敬、裘、笔、参、乖、果”等字,竖画是字中的主要笔画,即主笔,全部向右倾斜,这样就使得字形摇曳生姿,美轮美奂。

九、主笔左斜。主笔,即字的骨干笔画,一般来讲,忌直。要么向右,要么向左。如“物、相、坐、间、拟、月”等字,主笔都向左倾斜。在行草书的章法中,这些摇曳多姿的结字会调节行气及章法,让章法节奏明快,增加浪漫情调,让人产生移步换景、流连忘返之感。

十、右下延伸。这是孙过庭《书谱》中常见的结体法。如“书、反、愈、虚、兽、素”等字,它们的最后一笔都是向右下延展的,有的是出锋收笔,有的是回锋收笔。但不论如何收笔,结体都生动活泼、潇洒率意,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

十一、字内留白。字内留白,即字内笔画之间的疏密安排,聚散对比。适当的留白,可以使字空灵通透、美不胜收,如“薄、固、变、时、不、处”等字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这在平时的临帖中需尤为注意。

总体上看,《书谱》的结体变化以平稳为主,最多的变化形式是上松下紧、左粗右细、左高右低。在临习时,除了要注意以上分析的结体,还要把视野向外扩展,去发现更多、更微妙的结体特点。

《书谱》(局部1) 唐·孙过庭

《书谱》(局部2) 唐·孙过庭

猜你喜欢

竖画主笔书谱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本期主笔
本期主笔
摘《书谱》孙过庭句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孙过庭《书谱》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本期主笔
怎样写《乙瑛碑》(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