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归国难侨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2017-09-12岳朋雪
岳朋雪
(1.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归国难侨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岳朋雪1,2
(1.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归侨侨眷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侨力资源。为了更好地掌握海南归国难侨的侨情新特点,了解其社会文化需求,发挥其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应结合华侨农场现状和已有难侨安置政策,研究归国难侨通婚、受教育、语言生活、聚居形态、心理认同等社会文化适应问题,避免“被边缘化”,增加其国家、地域、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海南归国难侨;社会文化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规定:“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新中国建立后,居住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受侨居地战争、政治迫害或者经济状况恶化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在当地生存,被迫回国定居,成为我国归侨中特殊的一类群体——难民型归侨。他们受突发性政治、经济因素的推动而大量涌入国内,对国内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熟悉,原侨居地的社会生活习惯和归国定居地的社会生活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其特有的异国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冲击,归国难侨自身也要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只有从心理上接受环境、身份的转变,才能主动去打破交流、沟通障碍,积极就业,融入到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此,在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发侨力资源,应关注归侨侨眷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况,了解其归国难侨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
一、 海南归国难侨
海南省内难民型归侨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排华原因回迁国内而被安置在海南的归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共安置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的归难侨6万多人,分布在全省10多个市县20多个国营农场和5个华侨农场。其中,从难侨归国后的聚居形态看,华侨农场为归难侨聚居社区,国营农场归难侨与当地汉族居民或少数民族居民杂居,还有一部分归难侨散居在海口、三亚一些市县。海南海外华侨人口众多,华人华侨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成果较少,且多集中在海外移民史、华侨企业和侨乡等问题上,较少关注归国难侨群体,其社会文化适应情况更少涉及。海南现有5个华侨农场,作为归国难侨聚居的移民社区,其建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各个时期分别对应着马来西亚排华与兴隆华侨农场的建立、印尼排华与琼海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建立以及越南排华与澄迈华侨农场、东方华侨农场、文昌华侨农场的建立。海南5个华侨农场基本情况如表1:
表1:海南华侨农场基本情况
注:表格数据内容来自于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网站:http://dfoca.hainan.gov.cn/wsqbzw/hqnc/
海南归国难侨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涉及华侨农场和国营农场的社会生活情况,可以获取归难侨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诉求,为涉侨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利于维护华侨农场和国营农场的和谐稳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也离不开华侨的支持,归国难侨群体面临农场改制、就业问题和社会网络局限的困境,具有跨文化、多语言、海外关系等优势,其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应受到重视,其国家、地域、身份认同问题应引起关注。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应不断发挥其华侨身份的语言文化优势,使其成为联结海南乃至全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纽带。
二、 归国难侨的社会文化研究
社会文化适应是移民群体迁移到新的居住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难侨回国后所要直面和适应的社会环境,除政治、经济环境外,还包括语言、习俗、宗教、教育等文化层面。与迁入地社会的适应、融合程度,文化、利益冲突,是归难侨面临的主要问题。归难侨的社会适应状况,直接影响难侨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属感的形成及身份认同的构建。如今,印支、越南难民归侨回国定居近60年,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安置归国华侨难民的政策、历史、华侨农场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了一些限制归难侨生活和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难民安置政策及法律
政府在归侨安置和重建家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变化,归国难侨的安置等相关政策也不断更新变化。学界对归难侨侨眷的安置政策进行了梳理,结合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华侨农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童蓉通过收集中国政府安置印尼归侨的档案资料、当时的相关报刊、当事人回忆录、学者相关论著等文献资料,对20世纪50年代和年代中国政府安置印尼归难侨的缘起、历史过程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华侨农场生产和管理体制急需转型,以适应新时期的变化”。[1]此外,从法律的角度对归难侨相关法律政策进行研究,认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的实际,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去保障归国难侨的基本权益,为归国难侨融入当地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社会保障。
(二)华侨农场
华侨农场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是我国政府为安置印支难民、越南难侨而创建的移民社区,主要安置回国定居的难民型归侨,属国有农业企业。目前,我国华侨农场主要分布在江西、海南、云南、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作为归国难侨赖以生存的家园,华侨农场解决了归难侨的安居就业、经济收入、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在归难侨群体社会记忆的形成和身份认同架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归国难侨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多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角度对这一特殊的移民社区进行研究,华侨农场越来越受到关注,印支、越南归难侨在中国的生存与适应问题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华侨农场面临土地面积减少、农场改制、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就业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关乎难侨侨眷民生等社会问题。华侨农场的长久发展与归难侨侨眷的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有很大的关联,如何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结合华侨农场和国营农场的实际情况和区域优势,解决农场归侨侨眷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发挥华侨优势,吸引外资,从根本上提高归难过侨侨眷的生活水平,这有待于在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创新中进一步研究。
三、 海南归难侨社会文化适应问题
目前,国内外有关华侨农场及归侨侨眷的研究多集中在广西、云南等西南边疆地区和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针对海南境内的华侨农场及归侨侨眷的研究较少。海南安置的归国难侨人数虽较上述四省少,但由于海南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侨乡身份,特别是海南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海南归国难侨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值得重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需要关注归国难侨这一特殊移民群体,并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文化、海外关系等方面独有的优势。已有的海南华人华侨研究多集中在海外移民史、华侨企业和侨乡等问题上,从难侨归国定居海南后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入手,了解归难侨侨眷的交际、认同、教育、就业等各种困难,发现华侨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把握归难侨侨眷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服务。为此,海南归国难侨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心理认同
归国难侨作为一群特殊的国际移民群体,其迁移活动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移民迁入到新的居住地,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氛围与侨居地差别较大,他们面临着心态的转变。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必须从心理上产生认同,归国难侨的地域认同、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可以反映出难侨归国后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难侨接受新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迁入地居民的排斥,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层面,同时他们又面临就业困难、土地纠纷、交际困难、人口迁移压力等问题,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着认同问题,且有“边缘化”和“被边缘化”趋势,且“‘他们’的‘边缘化’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动态的、矛盾斗争的过程,即一个‘自我边缘化’与‘被边缘化’的过程”[3]。如何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当地社会生活,走出生活困境,加深其国家、地域认同,是归难侨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归难侨的安置不仅仅要考虑到归国难侨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还要注意其文化适应问题,关注其心理动态,努力营建一个和谐、平等和宽容的社会心理环境,使归难侨与当地居民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及心理认同上,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转变,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增强其“主人”身份认同,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通婚与社会交往情况
不同群体间的通婚是群体认同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归国难侨与迁入地居民的通婚和交往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归难侨的社会适应情况。华侨农场归侨与当地人的通婚,难侨在国营农场内外的交际情况,不同侨居背景的归侨群体之间的通婚和交往情况,归难侨侨眷的社会关系网络,受到了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可以从归国难侨家庭通婚情况来考察其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如海南琼海“彬村山华侨农场归侨子女与海南本地青年联姻的比率仅占3%左右”[2],且仅有的通婚案例也是在农场内部发生的。而彬村山华侨农场归国难侨与当地社会的私人联系也很少,“朋友圈”范围仅限于农场内部,甚至不同侨居背景的归侨群体也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可见,当时农场归难侨与农场内外当地居民社会交往少,尚未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因归难侨原侨居国不同,语言背景不同,迁入到农场后农场内部不同群体不能交流,与迁入地居民因语言差异产生交流障碍,交际网络受到限制,更不用说通婚了。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归难侨侨眷与当地的通婚和社会交往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归难侨侨眷的家庭通婚情况观察其社会交往情况,了解其当下社会文化适应面临的新问题。
(三)受教育与就业情况
归国难侨的受教育情况影响归侨侨眷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当地语言文化的学习、吸收,影响归难侨侨眷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范围,体现了归难侨侨眷在迁入地的社会生活状态。海南属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较广东、福建东部沿海地区落后,海南归难侨的教育情况更容易被忽略。海南本地有“华侨兴学”的传统,当地有很多华侨投资兴建的华侨学校,如著名侨乡文昌市的文昌中学就是由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华人投资兴建。归侨聚居或散居的华侨农场和国营农场的教育设施、教学水平、政府的教育投入等,都影响着归国难侨侨眷接受教育的程度。应注重将归国难侨侨眷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当地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加大教育投资,吸引华侨投资,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提高其文化水平,使其更好地参与、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弱化其“边缘化”心态,增强文化自信,完成从“边缘人”到主人的转变。近年来,当地政府注重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归难侨侨眷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海南省安难办和海南省农垦侨联在2016年7月联合主办了“海南省难民子女职业技能培训班”,为来自全省华侨农场与农垦农场的40多名难侨子女,提供了为期两个月就业技能培训。
(四)语言生活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华人华侨经济地位的提高,汉语国际地位不断升高,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的语言生活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国内归难侨侨眷的语言生活较少受到关注。归难侨因其侨居经历而掌握侨居国的语言,归国后,又受到迁入地语言文化的影响,形成其特殊的社会语言生活状态,一些描写华侨农场的文献中提到归难侨的语言生活。以广东粤海湾华侨农场归侨认同意识的形成及其动态的研究为例,“农场居民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印尼归侨回国前使用的语言大致有8种:印尼国语、龙目语、爪哇语、棉兰语、邦加语、马都拉语、客家话和闽南话。……目前,印尼归侨从老人到小孩都会说普通话。印尼归侨大多数同时掌握几种语言,他们根据交谈对象选择需要使用的语言。”[4]而当地的越南归侨中,老人多以白话、“艾话”为主,年轻人除了使用母语外,还会使用普通话。由此可见,归难侨的普通话及迁入地汉语方言等语言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语言生活,这是他们社会文化适应程度不断加深的体现。因此,可以以归国难侨的语言生活为切入点观察其社会生活状况。海南归国难侨来自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21个国家和地区,归难侨语言背景多样,海南本地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错综复杂,归难侨深处复杂多样的语言环境,其当地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当下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
(五)聚居形态
移民通常以聚居和散居的方式生活在迁入地。难侨归国后,一部分聚居在国家为安置难侨新建的华侨农场,一部分散居分布在已有的国营农场,或返回原籍安置,或因经商等原因产生二次迁移至城市。散居的归国难侨受周边社会环境影响,其社会文化问题更加突出,他们迫切需要学习、了解当地语言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这种迫切需求促使着他们相对较快地融入到当地社会。聚居的归国难侨农场社区相对封闭,与农场外的当地居民交往相对较少,社会文化适应速度相对较慢。然而,聚居难侨对侨居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的保持相对较好,形成独特的华侨文化,吸引侨资,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旅游、热带农业等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断加深其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真正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
作为全国第三大侨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海南拥有丰富的侨力资源。归国难侨侨眷作为海南联系海外华侨资源的重要纽带,是海南的重要财富,研究海南归国难侨侨眷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既促使其积极的参与经济建设和对外交流,在发展旅游业,吸引侨资、发展教育等方面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增添动力,又有利于海南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华侨文化的发展,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促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1] 童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安置印尼归侨政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74.
[2] 黄小坚.归国华侨的历史与现状[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246.
[3] 蒋婉.“边缘化族群”的认同——以广西防城港企沙镇华侨渔村归难侨为例[J].八桂侨刊,2012(2):35-42.
[4] [日]奈仓京子.归侨认同意识的形成及其动态——以广东粤海湾华侨农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3):23-33.
(编校:庞恋蕴)
Social Cultural Adaption of Hainan Returned Overseas Refuge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UE Peng-xue1,2
(1. Department Of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2.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Overseas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overseas resou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and the country “The Belt and Road”. In order to know well the new features of Hainan returned overseas refugeesand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let the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farms and the existing policy of returned overseas refugees resettlement, and research their intermarriage, education, language life,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psychological identity.In order to escape being marginalized, the overseas Chinese returnees ought to strengthen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identities in nation and region.
“The Belt and Road”;Hainan returned overseas refugees;social cultural adaption
格式: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归国难侨社会文化适应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4):86-90.
2017-05-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CYY013)
岳朋雪(1986-),女,河北唐山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H08
A
2096-3122(2017)04-0086-05
10.13307/j.issn.2096-3122.2017.04.16
①参见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②参见庄万寿《嵇康研究及年谱》,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
③参见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④参见童强《嵇康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参见[法]侯思孟《嵇康的生平与思想》,荷兰莱敦布里尔出版社,195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