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尽头,百姓是他最沉重的牵挂

2017-09-12谢孙峰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泥路村干部日记

□ 吴 瑶 谢孙峰

对百姓的每一句承诺,田兴云都牢牢记在心间,并用一生的实践去完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着心系群众的党员情怀。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是他最质朴的一颗初心,也是许许多多像他一样奋斗在基层的干部的真心。

2016年底,一辆车从医院开出,来到江苏省如皋市刘亮村正在建设的一条水泥路上,车上坐着该村党总支书记田兴云。两名村干部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田兴云走下车,当他的双脚踏上这条新路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能活着看到路修完,是田兴云生前最大的愿望。他牢牢记得自己在父老乡亲面前许下的承诺——3年内要让村里实现水泥路全覆盖。

两个多月后,田兴云病逝,年仅53岁。

隐瞒病情,只为一心工作

“他精气神足着呢,完全看不出是个癌症病人。”田兴云的同事都难以相信,他们的老书记就这样被病魔带走了。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国家1000KV特高压东陈镇段和海启高速东陈镇境内征地搬迁工作分别启动。两次搬迁中,刘亮村都承担着东陈镇最多的搬迁任务,田兴云肩上担子很重。

恰在此时,田兴云肠癌复发,开始化疗。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让尽可能少的人知道这件事,并让他们保守“秘密”,坚守在工作一线。他往往上午抽空去医院化疗,下午赶回村里主持工作。

天色晚了,有知情同事劝田兴云早点回家休息,他却说:“任务还没完成,你们都在工作,我回了家也睡不着。”

就这样,田兴云常常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全情投入工作,甚至一干就到深夜。搬迁工作中,有些村民工作比较难做,田兴云就带领村干部到他们家中做思想工作,白天若找不到人就晚上去,工作日若找不到人就双休日去,一天一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也正因如此,同事们对田兴云的病情都没有察觉。从镇上机关部门抽调过去参与搬迁工作的黄安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感慨万千:“他总是跟我们一起熬夜,最难办的事都被他揽过去,谁也想不到他是一名正在接受化疗的病人。”

2016年下半年,田兴云病情恶化,癌细胞迅速扩散,连路都走不了了,只好住院接受治疗。可每当精神好一些了,田兴云就跟病床前的妻子薛兰凤念叨,村里的水泥路还没修好,他不放心。

2016年底,为让父亲放心,女儿田惠林将父亲从医院接了出来,让他看看村里正在修建的水泥路。

字里行间,都是对群众的深情

田兴云记性好,这是常为村里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其实,这都源于他的一个好习惯——每天坚持记工作日记。

从田兴云2007年任职开始,直至他病情恶化弥留之际,他都坚持把刘亮村发生的大事小情记录下来,几年里用完了100多个工作记录本,他自己编号整理了63本,排满了整整一个书柜。

2014年4月10日的日记里写道:“上午仲佑爷爷来访,孩子确诊白血病,家庭经济困难。下午与村班子成员商量组织募捐,确保解决前期治疗费用。”随后,田兴云组织村干部在村里发动了一次募捐活动,最终筹集了10万余元资金,解了小仲佑前期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可日记里没有记下来的是,田兴云听说了孩子得病的事情,当即从口袋里掏出400元钱塞到了孩子爷爷手里。

当时,田兴云自己的收入也并不高,为贴补家用,妻子平时在镇上的纺织厂打工,田兴云病情恶化后,治疗费用急剧增加,家里甚至借了许多外债。

在田兴云的日记本里还有一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建筑施工材料的价格。这是两年前的事。

在国家1000KV特高压和海启高速东陈段征地搬迁期间,刘亮村建起了农民集中居住区,用以安置搬迁村民。为防止工程负责人漫天要价,田兴云不顾生病的身体,到市场上东奔西跑,把所有建筑施工材料的价格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与工程负责人谈话时,田兴云说起建筑材料来头头是道,听得他们瞠目结舌,为村里节省了20多万元开支。为了防止施工队偷工减料,田兴云和村干部们几乎天天盯在施工现场,搞得工程负责人直埋怨。

这满满一书架工作日记,是田兴云的宝贝,凝结着他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多年的心血和汗水。2015年3月,田兴云的外孙出生了,他非常高兴。有一天他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对妻子说:“等外孙长大了,你把这些笔记本都交给他,这是我送给他的礼物。”

妻子点点头,转过身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一句承诺,一辈子的坚守

每每提起父亲,田兴云的女儿田惠林语气中除了止不住的悲痛和思念,还有满满的自豪。父亲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深刻地影响着她。

田惠林毕业前夕,父亲病情加重,为了照顾父亲,她选择回乡就业,开始时工作不适应,有诸多埋怨。田兴云听了说:“你如果工作不努力,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别人的不负责,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看着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依然坚持工作,田惠林被父亲的精神所感染,工作心态也变得积极起来。

田兴云对女儿要求严格,对自己也不例外。两年前,一位村民家中房屋破旧需改造,田兴云很快帮他办好了相关手续。村民为表示感谢将2000元钱藏在一条烟里,故意落在田兴云家中。田兴云发现后,当即将钱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那天,一向和善的田兴云发了火:“我每个月都有工资拿,不缺你这点钱。”

田兴云的家到单位只有3分钟路程,他却经常清晨7点半就骑着摩托车出门了。中间20多分钟,他去了哪里?村委会主任季从宽说:“他会在整个村子里转一圈,多走走看看,和村民简单聊聊村里的问题,这样8点钟开例会的时候就可以讲一讲。”

说到必做到、答应必做成,这是田兴云对百姓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带着这样的要求,田兴云“走出去”招商、发动本地能人,流转土地种植苗木和无土草坪,几年内整修新建全村的硬质水泥道路,修建防渗渠,改建刘亮西桥,兴修排涝泵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原来集体收入不过万元的村子,到2016年已达到七十多万元。

村里走上了致富路,村道硬化工程也渐近尾声,可是,田兴云却倒在了病榻上,他的心里不无焦急和遗憾。

如今,走在村里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上,村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在病中依然牵挂着百姓的“癌症书记”田兴云。◀

猜你喜欢

水泥路村干部日记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建好水泥路 敲开幸福门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水泥路的面积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