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派非遗面点技艺大师
——丁灶土

2017-09-12

杭州 2017年8期
关键词:名厨面点大厨

杭派非遗面点技艺大师
——丁灶土

杭州百年老店知味观的面点,无论品种、花色、口味,在市内外无一家可与它媲美,原因是店里有一位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杭派点心制作大师——丁灶土。他不仅擅长制作小笼包子、猫耳朵、幸福双、吴山酥油饼、桂花鲜栗羹、各色馄饨、拉面等,近几年来还创新制作了仿真的猕猴桃酥、榴莲酥、三叶蟹黄酥、香芒糍果、南瓜海棠果、带子凤眼饺、鲜鱼包、龙井问茶等新颖的美点,其色香味形皆为上乘,达到人见人爱的程度,目前已列入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4月,笔者应邀与上城区政协文史委及上城区非遗保护办公室的两位同志,一起去知味观调研、拍摄丁灶土大师现场制作杭派点心的技艺。当时的总经理孟亚波接待了我们一行,并派人具体协助调研与摄像。

丁灶土大师是安徽绩溪人,身材魁梧,古铜肤色,一双大手手节粗壮。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他的这双大手,却能做出无数几可乱真、精巧如雕花般的美点来。说起他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位民间面点大师的成长奋斗史。

他13岁在南星桥父亲开的大兴新饭店学厨,8年后的1964年,拜南星桥望海楼大厨童水林学烧菜,又拜大厨李桐生学做点心。开头做的是烧饼、油条、洋糖糕等类大众化的点心,到1984年,他的人生道路有了转折——进入百年老店知味观工作,被领导派到北京知味观做精细的筵席点心。他喜欢做点心,又有悟性,继名厨童水林、李桐生之后,又拜同店名厨陈善昌、陈锡林、陈阿大为师,学做猫耳朵、小笼包子、馄饨等杭派点心。1986年,他被派往西安知味观酒家工作,有机会学习北京的宫庭仿膳及西北特色的拉面技艺。1987年,他被派往开封,学做北宋灌汤包子、四样酥等,并进杭州梦粱楼菜馆制作仿南宋点心。1990年,他被派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杭州饭店工作。他从祖国各地的古今名点技艺中“采蜜”,不断吸取精华,使自已眼界不断开阔,手艺不断提高,创新思路越走越宽。

转眼四五十年过去,在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在自己的勤奋钻研下,丁灶土终于成为杭城首屈一指的筵席点心大师,其出神入化的制作点心的技艺及无穷无尽的创新思路,在整个杭城的面点师中,无有出其右者。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才能创造出如此尽善尽美的杭派点心技艺,以至能够进入杭州市非遗行列!

知味观点心共有油酥面、水面、糯米粉团、发酵米团、澄面、杂粮米团六大类。丁灶土大师能制作的传统点心,如吴山酥油饼、知味小笼、幸福双、桂花鲜栗羹等,有四五十种,而创新品种如木瓜猕猴酥、南瓜海棠果、香橙蟹黄酥、翡翠龙须面等,也有二三十种。他能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用面点材料做出花鸟虫鱼、蔬菜水果的造型,而且色彩全是采用蔬菜、水果的自然色素,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色素,可说他制作的点心,造型逼真、色彩鲜丽、滋味多样、营养丰富、绿色环保。如我们在品尝知味观创新名点“龙井问茶”时,发现一盘“绿茶”,雀舌形的“茶叶”,都是丁大师用面粉捏成,其翠绿的颜色,则是用新鲜菠菜榨汁染上,无论从形态、色泽、大小来说,都已达到乱真程度,且营养价值特别高。又如木瓜猕猴桃酥,外形酷如木瓜,色呈淡黄,咬开一口,里面全是翠绿色的,用蚕豆泥以菠菜汁调和、拌上猕猴桃果浆制成,外爽脆而内甜美,可口之至!

问丁大师,这些创新的点心,是如何想到并做出来的?丁大师回答,经常考察各个地方的菜场、商店;经常考虑调整、改良传统点心;经常受到果蔬实物的启发;经常考虑将传统米面糕团改用营养丰富的各种杂粮;经常……

丁大师从事点心制作已经整整半个世纪多,对于创新依然攻孜不倦地追求,以至他做出的虫鸟花鱼,都是活灵活现!他之所以能不断超越,不断升华,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喜欢”!

丁灶土是我国“十大名厨”之一胡忠英、国家级烹饪大师叶杭胜及名厨陆魁德三人的师兄,他们都出自原南星桥望海楼大厨童水林的门下,可见童大师本领之高,一下子竞培养出杭州名厨中的三位翘楚人物!可见传承对于发展所起的强大的推动作用!

丁大师已达古稀之年,到两鬓双白时,还能进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一展身手,我们为丁大师高兴,也为美食之都的杭州高兴!我们盼望丁大师门下多出高徒,点缀中国烹坛,也为杭州百姓的生活品质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名厨面点大厨
注重创新与完善 助推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
聪明的牛大厨
涂梅玉 让创意面点活起来
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探讨
11岁的“大厨”
中式面点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顶级世界名厨:烹出美食激情
世界五大名厨:引爆美食热潮
我来当大厨
小妮子当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