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

2017-09-11欧阳志红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欧阳志红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力求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符合“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发展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为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课程多、更新换代快、既突出理论又强调实践应用的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前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校的一次大练兵,是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的一门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即使是当今力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也由于受实训设备、条件限制,理论课所占的份额较大,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操作时间少,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从而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必须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安装与调试》教学进行改革。

一、高职学生《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学习现状

近几年,高校一再扩招,大专生源质量日益下降。而作为电气、机电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安装与调试》也不例外。由于各地区办学环境、师资水平的差距以及学生在心理、生理、认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学生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面临的学生群差异化越来越大,教学难度也因此增大。因此,大专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促使每个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也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既要承认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志趣上存在的差异,又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凡此种种,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所有这些都反应《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的现状

主要问题体现在:①传统《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理论的需求;②教材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较少反映近年来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③常规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④现有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⑤考核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基于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她是運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其具有的资源储备功能、开放式教学功能、开放式学习功能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怎样高效地利用世界大学城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空间课程资源;如何结合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四、“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措施

1建立海量、共享《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立体教学资源库

“世界大学城”为每个教师提供的个人空间实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海量存储空间,各种资源(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都可以井井有条地存储在里面,存储空间归个人所有;而整个世界大学城则是一个巨大的存储空间,里面的资源可以高度共享。它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介乃至单个信息终端对信息储备的有限性,为教师个人资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现实性和便捷性。因此可以利用职教新干线数字平台,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提供“按需而用、即需即用、快速聚合”,创建灵活敏捷的立体教学资源库。

2创建“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空间课程资源

本人以“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学习无限、创新无限”为原则,创建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空间课程资源。建立了资源库、动画库和案例库等立体空间教学资源。运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空间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把老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加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在空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学习,巩固已经掌握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真正“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学习”。

3利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空间课程资源组织空间教学

老师首先在自己的空间,发表博客或帖子(布置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书本或实践操作等途径找到答案后,发表评论或跟帖(完成任务)。老师、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空间灵活机动地完成教学内容。实施空间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知识拥有者转变为空间资源建设者和过滤者;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协作者。从而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职教理念。

4利用“世界大学城”布置和检查空间作业

利用“世界大学城”平台,老师在自己的空间发布、检查作业,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上传到自己空间,然后把URL链接到老师指定的地址,这样教师可以直接进入学生链接的地址检查作业,给出评价。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及时批改,从而在空间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作业互动。

五、结束语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必然的,很多资源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但这阻止不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空间课程必将充分发挥其“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学习无限、创新无限”的特点,成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福成.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福建电脑,2011,2.

[2]刘晓.课程的解构与重构[M].湖南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