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山区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7-09-11黄斌
黄斌
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普及,但在我国山区大多数小学学生信息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通过近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对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在此将我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在课前进行查询式检索,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师总是独自忙忙碌碌地进行,对学生只要求他们作读课文、查生字的预习,跳不出教材这一狭窄的空间。上课时,教师面对具有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提出的各种“始料不及”的问题,常有“应接不暇”或“无言以对”之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学习则显得很被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早一点把要求告诉学生、和学生一起备课,即让学生在预习时质疑,然后自己收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材料解疑,会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五月端阳》这篇文章前,我告诉学生: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说故事。端午节就有挂菖蒲、悬艾草、缝香袋、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查阅书籍、上网搜索浏览等,知道了端午节与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侠女秋瑾等人物有关。不少同学还利用信息课下载了有关端午节的风俗图片和屈原的作品“楚辞”等课外资料,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网络信息丰富异常,学生在网上学习,使得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连,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预习时许多学生填了信息卡,我将信息卡和图片在墙报上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这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上课时,由于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学起文章来更有兴趣,时时处于一种主动渴求之中。教师也不会因学生种种提问而手足无措,能够主动地指导学生学习。
这种课前“查询式”检索,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经常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主动搜索信息的习惯。
二、课内解难式交流,提高运用信息的能力
学生检索的信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与课文的一些次要内容相关联,对阅读理解课文影响不大,只需作一般了解;另一类对解决文章的重点难点有帮助,上课时就要很好地加以运用;还有一类能启发学生继续探究,可在教学结尾拓展延伸时运用。
《五月端阳》一文的重点和难点是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从而懂得无私无畏、忧国忧民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敬仰。课堂上,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检索到的信息和课文内容感受屈原其人。学生们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到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曾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再回到课本中,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最能反映屈原爱国情怀的语句:“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一心想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纵身跳入江中。”学生读罢,似有满腔悲愤无处述说。此时,我引导学生:“假如你是屈原,面对着滚滚汨罗江,你会怎样倾诉?”学生们有的说:“怀王啊怀王,你当初为什么不听我的劝告,如今弄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啊!”有的說:“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啊!”还有的说:“楚国的百姓们,我屈原对不住你们,不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学生体会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朗读屈原的话时自然而然地读出了那种悲愤、无奈和绝望。在学习“包粽子”这一风俗时,除了进行句式训练外,我还补充了《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学生很容易就把它与屈原的人品联系在一起,从而明确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另一层内涵。在学习“赛龙舟”片断时,我又播放了“龙舟竞渡”的视频资料,学生在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到人们对屈原高风亮节的赞颂。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把课堂上的板书整理成一首现代楚辞:“五月端阳兮思屈原,爱国诗人兮美名扬。粽子飘香兮寄深情,龙舟竞渡兮颂英风!”学生读着、感受着,仿佛就在与一代伟人面对面地交流。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信息检索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课后拓展式作业,强化整理信息的技能
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信息检索的结束,而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把目光指向更广阔的领域,在此领域自由涉猎、广泛吸取,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还要让学生通过继续检索信息,撰写小论文、编手抄报等多种活动,强化运用信息、整理信息的技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创新意识。《五月端阳》一文教学结束时,我就和学生一起策划了一组相关的语文活动:①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屈原文化研究”或“端午习俗研究”的研究报告。②围绕“五月端阳”民风民俗编一张手抄报。③搜集或仿写诗歌,举行“五月端阳思屈原”赛诗会。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活动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他们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强化了选择、处理信息的技能。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和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授《网上冲浪》时,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联系,教师先留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访问教师自己的网页或课件或相应的教育网站,自己解决这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再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统一总结。这样学生兴趣很高,并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与其他学科双赢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课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并注重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让山区的学生也能更好的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