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方法+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

2017-09-11覃并彦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开学常规

覃并彦

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炼,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习惯的,要持之以恒。如果一两次失败有让学生失去了信心,使正确的做法得不到坚持,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形成。因此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坚持到底抵抗挫折失败的能力,要激励学生耐得住胜利前的寂寞,经受得住胜利前的失败。魄力不如毅力,决心不如恒心。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让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陪伴学生度过求学生涯,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还等着我们去教给他们,我们这个时候教给他们的常规将影响他们以后整个求学生涯,甚至一生!

一、认识养成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教师要认清它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考一个高分还值得我们去赞赏,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如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的成绩,即使目前成绩不理想,那只是暂时的。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致力于班级良好习惯的培养,致力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和浓郁學风的形成。

二、让学生行有所依

在养成良好课堂常规的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切的一切都要一年级老师一点一点教起,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让学生行有所依,开学第一课我就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对学生做出了规定。如:如何做准备工作,课前要准备什么东西,放在哪里。这样准备,学生练习时翻书快,节约时间,而且安静,没有动文具盒的声音,让常规落到实处。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光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可能养成习惯的。因为很多孩子也许还听不懂你说的话,也许他根本就没听你说教,及时听了他也许根本就不记得怎么去做,所以常规要落到实处还要靠开学一个月的反反复复的训练。我的做法是:

1.严格督促。就那做准备来说,开学一周我每天上课前早早进教室,督促帮助每个学生做课前准备,很多孩子记不住要拿什么,课本也找不到,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帮忙。几天之后,进入检查阶段,每天提早检查,这时只有少数孩子不记得做准备了,我把每天不做准备的孩子找出来,并且请习惯好的孩子提醒监督,保证上课前每个孩子都做好准备。

2.逐步落实。为强化孩子的课堂常规,我每周有训练重点。课堂上要养成的常规很多,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都养成。老师更不能企图一口吃成大胖子。把常规落实到细,落实到实。如,可以一周有一周的训练重点,一周专门关注孩子的坐姿,一周专门关注孩子的听课,一周专门关注孩子的课堂回答。这样训练效果明显。开学第一课,我还告诉学生上课怎么举手,怎么发言,还教会了学生数学课上要做的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一开学对课堂常规有个可行的依据。

3.形式多样。确定训练重点后,如何训练?我觉得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如:儿歌法,提醒孩子认真听讲时,用一些儿歌:小眼睛,看老师。一二三,坐端正等。提问法:发现孩子不专心时,让孩子出来回答问题。

暗示法:有学生不听讲做小动作时,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敲敲他的桌子。

游戏法:学生学的累了,及时穿插一些游戏或做做课中操,让学生活动活动,以便更好地集中精神学习。我在《元、角、分》一课中设计了课中操《一分钱》,不但让学生在课堂中适当地得到放松后更集中注意力,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旁敲侧击法:多鼓励少批评是对待一年级孩子的重要手段。用表扬法来旁敲侧击达到提醒训练的目的。有孩子不认真听了,可以表扬听的认真的孩子。谁谁谁坐的真端正,你呢?第一组小朋友腰挺得最直。孩子的好胜心强,这样说往往激发了孩子比一比的心理,提醒了表现不好的孩子向好的孩子学习。

评比竞赛法:给好的小朋友加星,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

家校联系法: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用校讯通的形式告知全体家长,用家长的力量督促。表现不好的孩子单个通知家长,利用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包括作业,好的作业也可以发校讯通表扬。第二天给得到表扬的孩子加星,强化孩子的荣誉感,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别的孩子成长。

三、让学生信服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想帮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让孩子亲近你,一味的训斥绝对不是好办法,要用爱心征服学生的心灵。多利用课余时间,批作业时间和学生交流。对一些习惯差的学生拉在身边手把手的教,单独对他提要求,课上特别的关注他,让孩子感受老师是喜欢他的。课后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课堂上灵活的运用各种手段因材施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课后经常反思,我的课孩子喜欢吗?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四、抓矛盾,创氛围,让学生动起来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成绩理想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对学困生来说则是一个难题。这样我们老师要善于去抓主要矛盾,抓住薄弱环节,对学习成绩暂时差的同学可以采取“任课教师包一个、班中优生带一个、班内小组转一个”的方式,让成绩优异的同学同这部分学生结对子,实施“优生带动”策略,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生一旦规范,班内良好的氛围就开始形成,这对有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促动。这样我们可以从A类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作为切入点,先抓这部分学生,然后,利用这部分学生,转化培养一部分学困生,带动中间生,使全班学生得以控制、提高。

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表,通过任课教师对课堂的评价,反馈到班主任手中,及时了解情况,做好调控。班主任还要通过任课教师例会等形式,做好同任课教师的沟通,确定阶段时间内重点培养哪种学习习惯,使班级意志得以贯彻实施。这样每堂课的情况班主任都能把握,我们的意志任课教师又都能贯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合力,班主任不再孤军奋战,而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在抓,每节课都在落实,每节课都在抓良好的学习行为,这就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设形成了连续性和序列性,效果自然更明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堂常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方法,坚持有效方法+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策略,学生一定能收获良好的习惯,让他受益一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开学常规
常规之外
开学啦!
开学了(2)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破常规 获巧解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开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