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浅析

2017-09-11张玲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顿童真

摘要:美国当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主人公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刻画得到了世界当代青少年的共鸣,也引起世人争议。霍顿口中的环境是偏激的,但也的确是这个社会阴暗面缩影的放大,他是冷战病态热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堕落少年”,但他又没有完全失去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这些人物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或者遇见过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塞林格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展现了纸醉金迷的社会下孩子的青春期成长无人关注的现状。

关键词:童真 霍顿 大人 孩子

一、引言

以下这段是来自霍顿与一位的士司机的对话:

“鱼哪儿也不去,就留在老地方。”

“鱼,那不一样,另当别论,我说的是鸭子。”

“有什么不一样?跟鸭子比起来,対鱼来说冬天更是难过,你动动脑子吧。”“好吧,可是当湖里结了冰,人们能在上面滑冰时,那些鱼儿呀,怎么过?”

“他妈的,什么叫怎么过?原来在哪儿还是在哪儿,岂有此理。”

“他们不能对冰只是视而不见啊,不能只是视而不见啊。”

“谁视而不见了?谁也没有视而不见!它们就他妈的活在结冰的冰里面,那是天性,天哪。它们整个冬天就冻在一个地方。”

不妨想象冬天为成年期,自由的鸭子为这些像霍顿一样的青少年中所抱有的对人性美好的期待和童年时深藏在内心的童真,鱼“一直就在那儿”为成年人,湖面上滑冰的人为当代社会,我们不难得出,当孩子成长为大人时,童真的“鸭子”便会离去消失,而那些一直就在的鱼儿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面对压抑压迫冷漠的社会,只能是任由结冰而束手无策,孩子的“天性谁也没有忽视”,谁都看得见,但是谁都没办法留住。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悲哀。

二、一顶红色猎帽

小说中红色似乎是一个“聪明”的标志,霍顿的弟弟艾力,在霍顿看来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就长着一头红头发,妹妹菲比,也有着红头发,但是多数人的这种红头发在长大后就不见了。另外,红色也象征着“叛逆”“抗争”,小说中多次提到这顶帽子,几乎每个人都会留意到,而且也很让人喜欢,可以拉下来,把耳朵遮住抵御寒冷,像是一把“保护伞”。

三、主人翁霍顿

典型的叛逆青少年,爱说假话,抽烟喝酒。他所看到的身边的人大多是虚伪做作的人,他对此感到厌烦并且想逃离社会去过深林生活。他无法理解酒吧里三个金发女郎大老远跑到纽约只是为了看到某个明星的愚蠢行为;看到宾馆里白天一本正经,到了晚上就原形毕露的变态,他觉得下流又好笑;承认自己好色,但是同样尊重美好的事物及女性,不忍心破坏,有自己的原则,很敏感,文中一段霍顿说他很痛心,因为看到如此年纪小的妓女竟然如此世故老练,他觉得很可怕,如果是年纪大一点的他就不会这么觉得了,脱衣服的时候他没有性冲动,反而是沮丧占上风;同时他也胆小怕事,如果他手套发现被别人偷了,心里想着怎么好好揍一顿那个混蛋,却并不敢质问别人,而是表现的软弱,让小偷理直气壮;被拉皮条的电梯员工和妓女敲诈,害怕父母知道,坏人拿准了你的弱点,知道你不敢声张;菲比学校里到处刻着脏话的痕迹,虽然霍顿说脏话,但是看到这些心却难受,并把他们擦掉,后来他意识到,就算你有一百万年的时间来擦脏话,可是你连世界上的一半都擦不完;想自杀,却害怕妹妹菲比会伤心,也不想死后被放入坟墓,墓碑前再放一朵花,他说,谁死了还想要花?没人,他看透了社会的虚伪;同情贫苦人民,他说当想到自己的姑妈吃着大鱼大肉,而两个修女背着破篮子满大街募捐,却只能吃上面包,他就感到难过;讨厌大人,但非常喜欢小朋友。妹妹菲比是霍顿唯一一次吐露出了自己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愿望的人,她想和哥哥一起逃离,但是霍顿坚持要她回学校完成她的表演,那场是妹妹的一个梦想,他希望孩子的梦想能实现。全文写到菲比的部分都洋溢着霍顿的对妹妹的喜爱,无数次出现“天哪!我真希望你也在场看看她那可爱的样子!”其实霍顿呼吁的不单只是妹妹的天真无邪的外表,更是对童真的呼唤,呼唤社会看到孩子的美丽之处。以上种种,都是青少年的常见矛盾心理,可以说,霍顿并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一个综合。

四、霍顿的老师们

(一)斯宾赛先生

霍尔顿的历史老师,老态龙钟,霍尔顿去他家拜访时,他着一件破烂不堪的浴袍,外面还披了一件睡衣,整个房间内弥漫着刺鼻难闻的药水味,当着霍顿的面挖鼻孔,丝毫没有教师的仪表风度,不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却装出一副很了然于心的样子,思想迂腐,脾气乖戾,床硬的像石头,整个房间和人都充满着一股老学究的气味,霍尔顿退学后,并不能从根本帮助孩子摆脱心理压抑,而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可实践的道理教给霍顿,他象征着老一代落后的教育者的失败教学。

(二)校长哈斯先生

霍顿说他是装模作样,他会去和每一个开车来看孩子的家长握手,看上去魅力无穷,能聊上半个小时之久,而对那些看上去相对寒酸,打扮俗气的家长则只是送上一幅虚伪的笑容握手仅此而已,避之唯恐不及。霍顿对此深恶痛绝,用他自个儿的话来说就是气的简直要发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霍顿对于退学丝毫都不感到难过,并不是因为他无可救药,连校长都忸怩作态的丑恶校园确实不值得他留恋。

(三)安托里尼先生

霍顿最敬爱的语文老師,年轻健谈,与霍顿有一点共同语言,富有爱心,在学生詹姆斯卡斯尔跳楼后,是他最后抱起了他,送进医务室,完全不管是否血迹沾染了衣服。从爸妈家溜出来后,霍顿借宿安托里尼老师家,却意外地在半夜发现老师在黑暗中抚摸他的头,吓得他语无伦次拔腿就跑,一直敬重的老师居然是同性恋,这件事让霍顿回想起来心有余悸。这一幕我认为是彻底让霍顿对老师和教育丧失了期待。

参考文献:

[1]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D.Salinger,译林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玲,本科,单位:福州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顿童真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霍顿奇遇记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