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7-09-11齐海荣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齐海荣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开始尝试性地运用对话模式,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对话的视角,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此,需要教师基于对话视角深入探究,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当前的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视角;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单向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信息输出、能力传导,而且是与学生进行全面深入交流的过程,是和学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信息互动、情感交融。对话视角的课堂坚持着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师生交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开放思维,真正地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对话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1引发参与对话的意愿

在过去,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基于对话视角的课堂,要引发学生参与对话的意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角的度量”的教学时,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如今的课堂上,教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于是先用一个简单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假设学生以“角”的一条射线假设炮台,移动射线来转换角度,实现对物体的攻击,学生能够初步地了解角度的意义。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炮台设计物体的示意图,要求学生用实际的量角器来测量角度,来看一看能否射中物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填鸭式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參与对话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对话的教学情境

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更好地组织师生对话,教师有必要通过有效的辅助工具来创设对话的情境,提升教学效果。就以“圆锥体积”的教学为例,学生学习完有关圆柱的知识之后进入圆锥的学习,了解体积的求法是重要的环节。对此,教师要创设一个生动的对话情境,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体育场的沙坑旁,先用一个圆柱体的容器装满沙子,称出沙子的重量,接着再用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装满沙子,也称出沙子的重量,这时会发现圆锥装的沙子的质量是圆柱的三分之一,于是教师就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营造一个问题的对话情境,学生再通过多次试验还是发现结果一样,大胆地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其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得出了体积公式V=SH。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了生动的对话情境,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数学实际上就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创新的数学思维。运用对话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以“三角形”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要引导学生学会按照角的大小对三角形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时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方法,先用纸板做好三角形的模型,教师遮住三角形纸板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哪个类型的。比如教师只露出直角,学生可以猜出是直角三角形,而只露出一个锐角,却不能猜出三角形的类型,这时学生就会产生问题,为什么有的三角形能够猜出来,有的却不能呢?于是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理解角与三角形的关系,相比理论式的灌输教学更加有效。

4增强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提问的内容是课堂提问的核心,只有提出了合理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性,对此需要教师增强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就以“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为例,教师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学懂了圆柱体积的求法,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但问题绝不是简单地检测学生是否背得了公式。那么现在教师要放弃过去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先从圆柱的体积公式出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圆柱的体积公式吗?”教师很快地获得正确的答案,接着教师再引导到:“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了解到圆锥能够装沙的质量是圆柱的三分之一,那么现在你们对于圆锥体积有怎样的想法呢?”学生这时就会想,圆锥的体积是不是也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呢。教师用这样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进一步理解圆锥体积的公式,获取更好的效果。

5深化知识的探究思考

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只是理解了描述知识的几个文字,并不了解它的内涵,于是教师在对话视角下的课堂上要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思考。就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的教学为例,在三角形的单元,学生会学到有关三角形的性质,但是只是机械地完成记忆,并不了解这样的性质有着怎样的运用意义。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演示一些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设计,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找到其中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是直接了解到其性质的实际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用对话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知识探究,达到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效果。

6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基于对话视角的课堂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富有生命力,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更加有效的,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尝试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8).

[2]黄燕芳.对话式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J].教育观察(中旬),20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