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一致性的实证研究

2017-09-11胡晶晶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一致性实施教学设计

胡晶晶

摘 要: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主张分析教育实践中的各种一致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是指教学方案中所设定的行为和内容与教学实施过程中行为和内容的吻合程度。

关键词:教学设计;实施;一致性

1教学设计的核心特征

拟定目标特征:拟定目标的特征是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会先入为主地“自造”教学目标,而会根据问题、情境和需求确定,要经过仔细推敲乃至使用批判性思维反思的过程。这与“经验型”教学设计区别甚大,后者更多的是设计者自定目标,即设计者把自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当作目标。在拟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模式的以下特征较为突出。

一是诊断需求层面。强调要根据课程总目标、课程的特点、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诊断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强调当设计者能够认识到所要解决问题的实质时,才能确定教学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当设计者能够认识到教学的范围和作用大小时,才有利于确定教学需要。

二是阐明目标层面。强调阐明教学目标是为了后续设计的开展,而不仅是为了展现给学习者。教学目标对于设计起到引领作用,即不断地引领设计者将目标和学习者表现相互印证、逐步完成细节刻画。同时,更强调对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环境的评估,强调对行为及行为依托的条件和行为正确程度的考量和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去阐明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证据层面。强调将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首尾相连,确保目标和结果的一致性。强调“以评促教、以评导设”避免“跑偏”。

2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实现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

2.1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对接机制

2.1.1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社会能力的,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有意愿并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技术工人”为课堂教学最高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灵魂。具体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中,不仅要突出基本专业能力目标,而且还要强调专业技术目标中的规范及标准目标、经济目标和环保目标,同时,更不能忽视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目标。通俗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告知学生怎样去做工作、怎样分析结果、怎样去解决问题、怎样与他人合作沟通以及如何选择做怎样的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思维机敏、视野开阔,能将工作中的规范、经济和环保问题纳入工作必须环节,促进自身工作或工作产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快乐和高效中工作一辈子。

2.1.2内容的确定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

细化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顺序、工作步骤、工作材料和工作工具,形成工作过程流程图;分析工作工具是怎样作用于工作材料上,为什么要使用这类工作工具,产生期望的工作效果以及工作效果表现为什么;分析工作材料和工作工具的特性,以及是否将正确的工作工具用到合适的工作材料上;分析工作材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工作材料有怎样的结构才会有这样的特性;工作工具又有怎样的操作方式和特性,才会有这样的功能。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能明确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各层次能力点,还能剥离出隐含在能力点背后的各层次知识。通过对这些能力点和知识点的再组织,能够形成有典型工作任务依托的能力知识一应俱全的课堂教學内容。

2.2课堂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与业界对接机制

2.2.1在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及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尽量结合企业文化,考虑与企业行事方式相近的方法或模式,将学生放到模拟企业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企业管理、做事形式,并掌握所学知识及技能。譬如,企业的利益优先化原则用到课堂,即可变成学习成效最大化,要教会学生用直观有效的方法做事,用最少的精力做最有效的事。再如,课堂教学时序的安排上,除了要符合科学知识的逻辑时序、学生学习的心理时序,更要符合工作过程时序,让各种学习要素在“做”的过程中发生,从“做”中成就“学”,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2.2明确工作和学习的最大区别,用工作的方式去学习。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要能规划自己的工作方向,构架工作内容,并对所做工作负责。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内容,让其制定自身规划外,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成效负责。

2.2.3在结合企业元素实施教学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对象、教学的环境和展示的时机等因素,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方法。如果主次不分,学生只能看到方法的表面形式,就会忽略了方法使用的实质——学习内容的掌握。有时,在学习中模拟企业的情境去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并不需要太繁杂的情境和方法,简单明了是更好的选择,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应更真实地与企业实际接近。

2.3课堂教学学习评价与业界对接机制

2.3.1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只有评价结果准确而有价值,才能给教学一个合理的改进方向,从而无限地向教学目标逼近。与业界有良好对接的课堂教学评价,必定以职业行为能力为终极评价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选择的指向。

2.3.2职业行为能力作为一种复杂行为能力,并不能通过相对静态的教学评价,如课堂练习、小测验等完全测量出来,而需要通过伴随学习过程始终、过程导向的举措来进行评价。鉴于各种教学评价方式的行为质量评价标准倾向性(如书面笔答的课堂练习、多选题、小测验、书面报告、课堂记录和专题报告的评价倾向性为专业客观性;课堂中的合作、专业口试的评价倾向性为任何标准),只有根据目标要求有所取舍或混合规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才能客观地评价出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2.3.3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绝对不能粗线条地评价和给定成绩,要给出细则性评价内容,并且根据期望职业行为能力标准划分若干能力等级,制定量级评分表,用以检测职业行为能力指向教学目标所实现的程度。

3结语

本文对教学设计的核心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来实现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进行了研讨,希望能够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田爽,郑兰琴,杨开城,许易.教学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一致性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3:104-109.

[2]王春华.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致性实施教学设计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