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谈语文教师素养

2017-09-11于宗润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素养语文

于宗润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中的说明。不难看出,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人。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教师;素养

作为语文学科教育的执行人,应该在各项素养方面对学生能起到引领作用,才能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

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好的人格素养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标准中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方向,那么教师首先得具备较好的这些素养。人格素养包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兰心慧质的气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合符主流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人格魅力上吸引了学生,学生才会亲近,学生亲近喜欢上老师,才乐意跟着老师学习。这一点其实对所有学科教师都适用。很难想象一個自我人格素养不好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效仿。

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好的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扎实的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渊博的各类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语文知识应当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化、文学等层面的本体性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应当掌握扎实的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语言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和写作理论等。这些学科是师范大学里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自然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体系。

标准中总目标规定“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这些目标又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化的兼收并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阅读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是以阅读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以阅读为核心,同时进行听、说、写作、评(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的文化包括了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涉及到所有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语文教师不仅要通晓中外文学史上的文化名人,名篇名作,还要了解历史、哲学、政治、军事等名人轶事,观点论著,还要掌握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常识定律,杰出成果。换句话说,既要通晓诗词歌赋,还要了解九章算术,既要能说二十四史,还要能解释声、光、电和原子核。所以,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博学之人。

当然,语文教师还应具备教育学科类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是作为任何一名教师在处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必须具有的知识储备,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具备了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是一个具有教育机智的人。

三、语文教师还应该有较好的能力素养

标准中总目标还规定“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难看出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理解、鉴赏、倾听、表达、写作等。要培养学生此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得具备较好的这些能力。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就是要有较大的词汇量,较好的书法、阅读功底,较强的朗读、写作能力和演讲、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的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漂亮俊逸,学生看着是一种享受,自然就会模仿学习,会对学生潜移默化。语文教师具有高超的阅读技巧,才能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感悟、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感。试想一个自己不会阅读的人怎么指导别人阅读理解?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必须要教师的影响和示范。一个语文老师,用诗的语言讲诗歌,用散文语言讲散文,用惟妙惟肖的语言讲小说、戏剧,用精确生动的语言讲科普文,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概括、生动而意蕴深长,还会有学生不喜欢的嘛?

除了会说会讲,还要会写。一个不会写作文的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一个写不好文章的老师,也绝对做不了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写不好文章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思维不清晰,想象力不丰富的老师,也绝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才能把读书得到的知识消化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该有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语文教师要树立一个终身阅读的信念,养成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习惯。在对既往的国学大师、文化名人如数家珍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当下中外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引领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世界的认识、感知、体悟,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观点,明辨是非、真假、美丑,提高审美情趣和社会适应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素养语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