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学习中应该建立起来的方法论

2017-09-11李小亚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整体性方法论

李小亚

摘 要: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作为自然地理学的最后一章内容,对前面学习的章节做了一个总结。虽然只有两节内容,但是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章的学习,其重要性不是地理知识本身,而是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建立起来的方法论。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论,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因此,本文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为例,结合高考真题,探讨在面向高考的学习中必须建立起来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整体性;方法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是这样设置:先阐述地理理论知识,提出观点,然后以案例的形式论证观点。而高考学习中应该建立起来的方法论隐含在提出的观点本身和运用案例论证的过程中。

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用到的方法论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中隐含的方法论是: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树立起辩证的、联系的方法论。也给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今后的学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学习大气、水、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知识的基础上,自觉的树立起辩证的、联系的方法,并且贯彻于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案例一“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阐述了生物和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突出了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要素影响地理环境时,程度不同,角度不同,确定主导要素。从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辩证的、联系的方法,非常适合高考地理选择题的作答。高考选择题一般给出一段材料,结合材料会设计一组题目,这组题目都和材料相关,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联系的方法分析出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在做出每一道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时,要辨析出某一地理要素的主导作用。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的选择题为例。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这一组题的考查了尼罗河泛滥区的气候、河流、地貌、土壤、和植被之间的相关性,第6题的关键词是“沉积物”和“直接耕种”,学生必须辨析出直接的相关性是土壤和植被的相互联系,答案选:D.植被缺失。这一道题我考查了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得分率是选择题中最低的一道。而学生理解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用到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想着沉积物就是土壤,因此选择了:B.土壤肥沃。同理,第7题用到泥沙沉积物、河流水文特征和气候之间想相关性,而且要辨析出某影响尼罗河水量及水位变化的主导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这样答案就理解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用到的方法论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并且,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课本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生物、地貌、水文等地理环境要素都统一变化了。我们必须教会运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剖析表面现象,揭示其本质特征。同时,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变化前后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课本紧接着给出又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某一自然要素变化了,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因此,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分析出首先是哪一个地理环境要素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的大题为例。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進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

在分析(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时,注意不同时间的变化,第四纪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可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目前白令海峡封冻时,说明白令海峡冻结,地形地貌不是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白令海峡仍然气候环境恶劣。

在分析(2)时,在冰期全盛时,和目前气候环境不同,全球变冷的大背景下,白令海峡全年封冻。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肯定是较为温暖的夏季。

回答(3)时,我们运用第一种辩证的、联系的方法,回答出影响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的相关地理环境要素:气候、地质,地形、水文。再答出一条相关社会、经济要素。

三、高考地理学习中的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自然地理环境整的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隐含的方法论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地理要素影响地理环境时,程度不同,角度不同,确定主导要素的原则,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我们学会运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比较分析地理事物,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万事万物是运动的发展的观点作为指导。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体性方法论
如何构建系统的方法体系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起源及发展探究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