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桌上的文化遗产

2017-09-11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8期
关键词:郫县蒸笼挂面

四川丰富的物产,为川菜的烹饪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原材料,也使得美食成为四川旅行一个永恒的主题。四川的美食技艺,不仅为食客带来舌尖上的愉悦,更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我们望向寻常一张餐桌,可能就会不经意间发现手工艺的光芒,桌子上,从原料到食具再到酱料,可能都贵为文化遗产。

中江挂面 好似天空落流苏

觉慧村位于四川德阳市中江县,是一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子,当地人祖祖辈辈以制面为生,被称为“挂面村”。阳光和煦时,家家户户一齐出动,顺着梯子爬到高处,在特制的架子上晾晒手工制成的挂面,整个村庄隐匿在一帘帘雪白的挂面背后,如同披上了层层纱衣,站在面条架下面抬头看,又像是天上落下了一根根的银丝流苏。

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中国南方多种植水稻,北方则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尤其是西南一带,多以米粉、米线为主食,而地处南方的中江县却有着独特的面食文化,这与历史上发生在四川的多次移民有很大关系。

唐末,黄河流域的人们饱受战乱之苦,由此拉开了南移的序幕。至北宋末期,金兵入侵导致了陕、甘、豫等地的人大量逃至四川。北方移民也将家乡的饮食习俗带入四川,“挂面村”手工制面的传统也正起源于此。明清时期,中江挂面声名鹊起,远销鄂、湘、粤,清代诗人王朗山曾在《竹枝词》中对中江挂面大加赞誉:“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中江挂面当时流传甚广,传说乾隆皇帝也好吃这一口。

中江挂面的生产工艺明末清初便已形成,制面需要经过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手工工序,其间又有70多道小工序。开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气候因素,要经过连续3个晴天之后才能开始和面,面和好30分钟后开始揉面,这是最见功夫的一个环节,面团揉好后软而富有弹性,将其一条条搓成圆柱状,扑上面粉,盘在圆筒内发酵。和面、开条通常从下午四点开始进行, 当天晚上制面师傅不能睡觉,面团发酵4个小时后要开始上竹,将搓好的小条从圆桶中取出,绕在两根面竹上,每三圈撑开一次,撑好的面放入面槽内,扑粉,继续发酵。清晨,制面师傅取出发酵好的面条,爬上室外三米多高的梯子,反复抻面,直到面条粗细均匀,垂至地面。晒面时,还要用竹棍将面划开,以免黏在一起,梳理面条的动作,好似在拨动一根根琴弦。

2010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几十年过去,中江挂面仍保留着当初的模样,细如发丝,洁白空心,光滑柔韧。中江挂面烹调简易,是家家户户平日最常见的吃食,水宽火旺,水沸下锅,过一至两分钟,不见面中的白芯,即可出锅,半汤半面,拌以时蔬,色泽清新。中江挂面味甘色白,口感绵软,柔韧而筋道,鲜香的味道直击味蕾,回味无穷。

宝塔村竹编蒸笼 弥漫老岁月的清香

中国人对竹子一直情有独钟,这一情愫也投射在了食具上。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广兴镇的宝塔村,被翠竹所环抱,清末时,当地人就地取材,做起了手工编制的竹蒸笼。这一带的竹子不生虫,制出的蒸笼经久耐用、物美价廉,名气愈来愈大,20世纪20年代前后,已经形成了选料、打结、开片、放筋、转皮、打盖等一整套工艺流程。

“蒸”是最古老的食物加工方法之一,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陶器时代,先秦史官修撰的史籍《世本》中,就有黄帝创釜甑、“始蒸谷为饭”的记录,《周书》也说:“黄帝烹谷为粥,蒸谷为饭。”后世,蒸的技艺不断发展,形成多种不同的蒸制方法。川菜的烹饪技法,除了常见的爆炒,也包含了炖、烧、烩、焖、蒸、煮。

广州人习惯称大餐为“九大簋”,四川人的说法则是“三蒸九扣”。所谓“三蒸九扣”,是最具巴蜀乡土气息的农村筵席,也是这几年四川着力复原的“老川菜”。虽然属于川菜一系,但“三蒸九扣”中的麻辣菜式并不多,“三蒸”是指清蒸、粉蒸、旱蒸三种方式,代表菜分别是清蒸仔排、粉蒸肉和夹沙甜肉。

蒸笼中的“笼”字,表示以竹木编织的器物,很多食物都可以放入蒸笼,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包子。竹制蒸笼透气性好,竹子能吸收多余水分,蒸出来的包子形态漂亮,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蒸笼中也埋藏着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开饭时,蒸笼盖一掀开,白雾般的蒸气腾起一人多高,香气扑鼻,嘴馋的孩子顾不得烫,急着伸手去够又白又胖的包子,多半会被父母轻轻打回来……虽然现在不锈钢蒸笼更加普及,但仍有一些人对竹蒸笼情有独钟,有着植物清香的竹蒸笼,代表了对老味道的记忆和难以割舍的情节。

2016年3月,宝塔村的竹编蒸笼被列入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村中每年生产的蒸笼超过20万套,其中很多远销到了俄罗斯等国家。

郫县豆瓣 扛起川菜的半壁江山

“郫”,是有历史确切记载的古蜀国最早的都邑,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激荡、碰撞,不仅诞生了许多文人墨客,也凝练出郫县豆瓣的传奇味道。郫县豆瓣是四川人在酱料上的一大创举,就此演绎出川菜的万千风味,郫县也因此有了“吃在中国、味在四川、魂系郫县”的美誉。

如今大红大紫的郫县豆瓣,诞生于一个偶然事件。四川历史上曾有多次移民,据《郫县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汀州陈氏一家,在移民四川的路上遇到连日阴雨,随身携带的干粮——蚕豆发了霉,陈家人舍不得扔,便把发霉的蚕豆放在田埂上晾晒,拌上食盐,就着辣椒充饥,刚一入口,竟发觉有一种特别的鲜香,他们当即把这个无意中得来的食用方法记录下来。后來陈家抵达郫县,安居下来,以农耕为主,虽然辛勤劳作,仍只能勉强糊口,困顿中想起了迁徙路上那种鲜香的味道,于是开始着手经营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手工酿造品,他们给用辣椒、食盐拌过的发霉的蚕豆瓣取名为“辣子豆瓣”,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售卖,结果大受欢迎,很快发展起了一个小作坊。到清咸丰年间,陈氏后人在陈家祠堂所在的南大街创立了“益丰和”酱园,这就是郫县最早的豆瓣生产厂家。民国初年,郫县一带的豆瓣产业已经成规模,远销全国各地,北至陕甘,南下云贵,西由雅安销往康藏地区。

如今,川菜馆走进了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其中,这作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必须依靠空运,因为其选材与工艺独树一帜。郫县豆瓣以四川特有的辣椒品种二荆条为原材料,二荆条不是特别辣,带有一股清香,每年7月至立秋后的15天,是采摘二荆条的好时节。郫县豆瓣的另一主要原材料蚕豆,也是选自郫县本地的二流板干胡豆,用郫县地区的地下水浸泡发涨后,用石磨碾压去皮。郫县独特的小气候,形成了有利于豆瓣酱发酵所需要的微生菌群,从正月开始发酵,其间需要不断搅拌,让豆瓣接触空气,一直要到11、12月,才算发酵完成。

质量上乘的郫县豆瓣,鲜红油润,辣而不燥,回味醇香,2008年6月,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ndprint

猜你喜欢

郫县蒸笼挂面
传统郫县豆瓣和红油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半自动升降蒸笼
半自动升降蒸笼
一把挂面——脱贫攻坚乡村行走4
“妈妈牌”挂面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妈妈牌”挂面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聚焦“最美创客小镇”记录成都郫县的创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