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2017-09-11王思瑶刘艳红张丽宏

山西建筑 2017年22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宜居体系

王思瑶 刘艳红 张丽宏

(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2.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王思瑶1刘艳红2*张丽宏1

(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2.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社区环境的宜居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宜居社区的环境评价,尚未形成合理统一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整理总结前人研究内容,对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未来宜居社区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宜居社区,评价体系,人居环境

0 引言

社区是人居环境的核心部分,社区的宜居性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需求。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作为宜居城市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正在成为城市环境评价的热点之一。国内对于社区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也在逐步展开。例如张文忠提出宜居社区应满足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活和休闲空间,建立充满活力、开放和包容的环境[1]。北京发布的《宜居城市蓝皮书——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中首次探讨了“宜居城市”的理论、方法和评价标准。广东省建立的宜居社区的考核评价标准包括空间、环境、安全、文化、服务、管理六大方面[2]。

本文对现在主要使用的4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升住区宜居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宜居社区环境评价的概念与发展

1996年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中通过的《人居议程》中明确宜居是指适宜居住的人类小区。国内对于宜居研究起源于吴良镛(1990)对于人居环境的研究,其撰写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最早探讨了居住环境的释义和设计方法。他提出:宜居居住环境是人类古老的理想和基本需求[3]。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而“宜居社区”是宜居城市的基本问题。宜居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的城市。宜居社区,是在宜居城市的基础上新提出来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学术界还没形成统一的观点,对于宜居社区的条件也在不断的摸索。1929年佩里(Perry)创建了“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理论,认为设计住区要考虑6要素:规模(Size)、边界(Boundaries)、开敞空间(Open Spaces)、公共设施区位(Institution Site)、地方商店(Local Shops)和内部街道系统(Internal Street System)[4]。1961年WHO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书中她认为良好的公共空间是宜居社区的必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等问题,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要求建设具有传统特色、高密度的、小尺度的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5]。2002年由Evans P提出要建设生态生产性住区,并促进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6]。Jian Ge分析日本的住区后指出宜居社区至少要满足住房条件、安全舒适条件、便利条件和休闲娱乐条件,在大城市中也应考虑地理因素[7]。

国外已有大量的学者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宜居社区评价,各有侧重。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十个评价系统,但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习惯的不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加考虑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8]。德国遵照DGNB评价体系(Deutsche Guetesiegel Nachhalteges Bauen)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以及技术质量指标和过程质量对城市居住区进行评估认证[9]。美国的LEED-ND(2009)评估体系采用3+2模式,即“精明选址与住区连通性”“住区布局与设计”“绿色建筑”和“创新与设计过程”“区域优先”[10]。日本“CASBEE for Cities”评价体系从“环境”“社会”“经济”三重底线评价环境措施的成效[11]。

国内的研究认为,宜居社区是宜居城市的基础。有学者认为宜居应当满足居得起、居得好和居得久的基本要求和良好条件[12]。天津大学荆其敏教授认为,从生态学角度讲,宜居就是要有好的生态环境。朱中一认为宜居是包括了环境优美,功能和品质的提升,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要发展绿色、低碳的新材料[13]。李鹏从生态的角度讨论了住区,认为应该把住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使物质能源能在小区内部有序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级、低耗、少废物、无污染的住区环境[14]。冯灿芳[15]认为宜居社区是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物质空间环境,使住区承担相应的城市功能,缓解城市压力。张占录认为宜居社区有六要素,其中包括:优良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品质、便捷的区域交通与内部联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达的商业配套、文娱资源和优质的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和和睦的邻里关系与社会氛围。综合以上观点,概括来说国内对宜居社区的概念可以归纳为满足居民的生理、安全、休闲、社交及美的需要。

综合以上分析,宜居社区可以定义为充分满足居民日常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的社区。国外的研究比较注重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关系,认为为城市提供服务是居住区宜居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并且更注重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内的研究比较重视社区内部居民感受,重视社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见对住区宜居评价的标准涵盖住区内部舒适程度和外部社会联结程度两方面的内容。

2 国内外宜居社区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

宜居社区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审美等需求的居住区。评价体系以人为核心,满足可持续发展,对居住区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现在主要的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评价法、实例研究法、GIS法和层次分析法。

2.1 评价宜居社区环境方法

2.1.1 主观评价法

在对宜居社区评价的过程中,考虑“宜居”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和《中国宜居城市指数报告》均使用调查问卷主观评价城市宜居性[16]。曹侃[17]通过发放居住区调查问卷确定居住安全性、公共设施、生态园林环境、交通出行和社区文化五类居住区宜居性指标。郑童等[18]通过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对确定的宜居社区的7项评价指标住房条件良好度、自然环境优美度、日常生活便利度、社会人文资源丰富度、邻里亲情和睦度、地方文化独特度和社会治安安全度建立模糊关系,确定最终权重。陈静等[19]针对国内外专家提出的6项主观评价生活方便性、安全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出行便捷度和健康性指标设计调查量表,以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了5个代表性居住区的常住居民,通过居民打分比较得出北京市居住区宜居指数。赵倩等[20]使用叙述性偏好法对环境要素进行虚拟组合,通过人们选择的较满意的方案推算便利性、舒适度和安全性3大类12个小类的相对重要程度。

2.1.2 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便于从案例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理论,便于发现被传统研究方法所忽视的特殊现象,说服力更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21]。闵雷(2012)分析宜居城市——武汉的住区发展模式,探索宜居性社区的规划思路与方法,得出宜居社区应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安全、卫生健康、方便生活、出行便捷、和谐社区六个方面的内容[22]。

2.1.3 GIS法

与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GIS法调查工作量较小,空间定位准确,方便进行定量研究。奚秀梅在基于RS,GIS的基础上对于居住区的环境舒适度、生活便捷度,居住健康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缓冲区分析,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居住区宜居性[23]。黄宇等[24]把准则层指标都转换为与距离相关的数据进行量化,便于分析宜居性差的薄弱环节。蔡伟[25](2014)、梁俊红[26]、黄焕春等[27]针对居住区空间环境影响,通过缓冲分析和联合分析后划分等级,对城市居住区的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价。

2.1.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TP)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28]。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好的呈现公众意见,并使理性分析更具有客观性、量化的精确性和实用性[29]。约翰斯顿等学者认为居住区的自然景观特征、邻里的社会特征和居住区的位置影响居住区的舒适度[30]。李丹妮[31]从行政管理角度将宜居社区评价指标分为社区文明、社区环境、社区生活便宜、社区数字化管理、社区公共安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6个方面。谌丽[32]、刘颂[33]、李嘉菲[34]、宁艳杰等[35]分别对居住区的宜居性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在评价体系建立方面得到比较相似的结果。蔡欣[36]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构建ATP模型对居住区优化设计提出改进意见。

2.2 评价宜居社区环境方法比较

宜居社区环境4种调查方法比较见表1。

无论是哪种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突出的优势,但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选择这些方法为住区进行宜居性评价时,应综合考虑评价的重点,对其进行合理选择,为提高住区环境宜居性提供指导。

表1 4种调查方法比较

3 总结与讨论

宜居社区发展体现了居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要求创建和谐优美的社区生态环境,创造便捷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拥有完善的社区公共安全体系。综上所述,国外对于宜居社区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国内虽然有部分相关研究,但仍有所欠缺。由于国内外城市建成环境及居民行为特征的差异,国外较多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对居住区宜居性的影响,而国内更加考虑居民的感受。应该针对自然环境、空间尺度、交通因素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依据我国国情对各类要素评价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住区适宜性环境评价指标更加合理。

对于社区适宜性环境评价主要采用主观评价法、案例研究法、GIS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各自的问题。主观评价法是几种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直观、明了,方法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是政府进行考核选择的主要方法,但容易受到调查者自身情况的影响,结果随意性强,精确度较其他方法差。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更能客观评价社区宜居性依然是个难点。而案例研究法由于是通过把个案一般化,借助分析性的扩大化推理,进而上升到理论,对于结论容易受到研究者的影响,而且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普及性较差,不能起到很好的应用。GIS法作为一种最近兴起的城市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相比传统方法,可对划分的不同等级区域进行分级显示,评价精度高,提升了社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但由于方法的局限,不太适用于社会性较强的指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使复杂问题层次化、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更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复杂的问题提供有效而严谨的思路。但是权重的确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权重的确定是层次分析法的重点与难点。

GIS是4种评价方法中最为客观的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4种中最为具体,操作也最为复杂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方法进行综合的利用以提高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可以使用GIS法对客观的因素进行量化,对于主观性较强的因素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更为贴近实际的权重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更为准确合理的宜居住区环境评价体系。

宜居社区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宜居城市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也为改善居民日常生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促进社区环境的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应重视宜居社区的研究和在评价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1] 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地理研究,2016,35(2):205-213.

[2] 刘一心,黎 芳.广东:推宜居社区建设评价新标准[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9):31.

[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7.

[4] 李 强.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J].世界建筑,2006(7):92-94.

[5] 蒋 超.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生态思想分析[J].南方建筑,2005(3):54-57.

[6] Evans P.Livable Cities?: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197-198.

[7] Jian,Hokao,Kazunori.Research on residential lifestyles in Japanese citi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residential preference,residential choice and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J].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2006,78(3):165-178.

[8] 倪轶兰.以德国为例居住区评价体系初探[J].中外建筑,2011(11):57-59.

[9] 卢 求.德国DGNB——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J].世界建筑,2010(1):105-107.

[10] 李王鸣,刘吉平.精明、健康、绿色的可持续住区规划愿景——美国LEED-ND评估体系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5):66-70.

[11] 干 靓,丁宇新.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日本“CASBEE-城市”评估体系初探[A].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C].2012.

[12] 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4):33-36.

[13] 朱中一.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社区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3(2):21-22.

[14] 李 鹏.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34-36.

[15] 冯灿芳.人本导向的城市宜居社区建设总体思路研究——以汉中市为例[A].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C].2016.

[16] 李业锦,张文忠,田山川,等.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101-109.

[17] 曹 侃.城市居住区宜居性与评价体系建构[J].中华建设,2016(1):80-81.

[18] 郑 童,吕 斌,张 纯.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9):118-124.

[19] 陈 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15-19.

[20] 赵 倩,王 德,朱 玮.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1):8-15.

[21] 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3):87-95.

[22] 闵 雷,熊贝妮.宜居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6):18-23.

[23] 奚秀梅,朱凤军,王 玲.基于RS和GIS的城市居住区宜居性评价——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30-18432.

[24] 黄 宇,罗智勇,杨武年.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08,33(1):126-129.

[25] 蔡 伟,蔡洪新,王浩先.基于ArcGIS的城市居住区空间宜居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9):161-164.

[26] 梁俊红,刘艳芳,汪丹丹.基于RS和GIS的武汉市住宅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28(6):40-44.

[27] 黄焕春,运迎霞,李明玉.基于GIS的延吉市城区居住用地适宜性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17-20.

[28] 李姗婷,马 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平和土楼价值评价体系构建[J].建筑学报,2016(S1):108-112.

[29] 孙蕴路,贾建强,柴明良.杭州居住区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体系[J].华中建筑,2012,30(1):102-105.

[30] 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2007,27(1):17-23.

[31] 李丹妮.我国城市宜居社区评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32] 谌 丽,张文忠,李业锦.大连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8,63(10):1022-1032.

[33] 刘 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1999(5):35-37.

[34] 李嘉菲,李雪铭.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77-83.

[35] 宁艳杰,刘远军,张志强.宜居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80-85.

[36] 蔡 欣.居住区优化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1):49-54.

Research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ystem for livable community

Wang Siyao1Liu Yanhong2*Zhang Lihong1

(1.CollegeofForestry,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Jinzhong030801,China; 2.Collegeof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Jinzhong03080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 livability of communit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For the livable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has not yet formed a reasonable and unifie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system of livable communities by summarizing the conten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ivable community.

livable community, evaluation system, living environment

1009-6825(2017)22-0183-03

2017-05-23

王思瑶(1992- ),女,在读硕士; 张丽宏(1992- ),女,在读硕士

刘艳红(1978- ),女,博士,副教授

TU393

A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宜居体系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宜居大化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宜居星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瑞士公布的宜居城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