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死观
2017-09-11王辉
◎王辉
我的人死观
◎王辉
看到我的这个题目,一定有人说:“你王老汉乱弹琴,人们都讲人生观,你却讲人死观!”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人活到75岁,总不得不时时想到死,我却不因此而不安。”所以我讲人死观并不奇怪。对于死亡的彻悟是理性地思考死亡,是宣扬“崇生重死”的人死观。我联系耄耋之年的切身感受,提出“三感四不”。
先说三感。首先是超越感。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世界各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是日本,达到83.4岁。我87岁,已经超越了我国乃至各国最高平均预期寿命。记得1954年底,我作为南开区委办公室主任调市委办公厅工作时,我们共10人曾合影留念。其中5位比我岁数大的,两位同岁的,两位比我年岁小的。如今再看那旧照,只有我等三人还在人间。在感慨人生苦短的同时,也萌生一种莫名的超越感。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尽可能多跑几年也好。
其次是了结感。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与他人包括亲友之间,与社会组织之间,总是有割舍不断的联系。以过春节来说,高龄老人不再考虑登门拜年了,然而电话拜年要考虑先给谁打电话?即使退休在家的老人也需要考虑。人际交往,人情债如何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社区有活动参加不参加?你承诺了什么如何兑现?比如我要经常考虑完成我的专栏写作,经常考虑准备为电台专栏的讲稿……了结一件是一件。拿得起是一种能力,有必要;放得下是一种智慧,更必须。至于未了之事,“人死如灯灭”,只有走人,才彻底了结,至死方休。
第三是归属感。人总是要死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我等老人当然“非命促”,更是“任去留”了。英国学者傅勒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更有趣:“死亡宛如诞生,都隶属于生命,正如走路需要抬起脚来,也需要放下去。”我抄录了这些名言,无非是说人一生忙碌折腾一辈子,最终是要安息的,寿终正寝是幸福的归宿。以前如行逆水而发奋问知,如今心灵平静而魂归未知。
那“四不”是什么呢?
一是不想死,要好好活着。人生都是路过世界,争取看完更多的风景,这主要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如果近几年走人至少就看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
二是不找死。如果胡吃海喝,为嘴伤身;迈不开腿,懒动生病,自作自受,自己受罪,“应怜半死白头翁”。
三是不等死,慎独其行。不要天天窝在房间里,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身心先于生理老化,等待生命尽头。
四是不怕死,人如太恐惧于死亡,精神便有负担,心理便会失衡,便影响精神快乐和身体健康。所谓撒手闭眼,不过弹指一挥间,何惧之有?
据托马斯的统计,地球上“每年有逾5000万的死亡,在相对悄悄地发生着”。生命是生与死的经历,是来和去的过程。我们虽来无目的,但愿去有意义。如果有朝一日生命不再有质量,那么在人生的舞台全身谢幕,视死如生,天之德大矣。天地之间生生不息,死死不已。
摘自《中老年时报》图/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