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打磨课堂
——由法治公开课谈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7-09-11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盐场学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盐场学校
宋锦玲
以生为本 打磨课堂
——由法治公开课谈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盐场学校
宋锦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要求学生“经历”特定的教学活动,“探索”一定的教学规律,“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正是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一要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围绕这一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与发展状况,创设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学力出发,同时又必须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归宿。思想品德教学要想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场”。只有这样的思想品德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一、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巧用谈话式教学激发学生“动”的欲望
谈话式教学通过轻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精神熏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逐步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健康人格、修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交流与探讨、说与听、欣赏与评价中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他人和社会。
1.精选话题,找准题眼。
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而谈话式教学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话题犹如一堂课的眼睛,是教学的切入点,是师生互动的载体,更是情感共鸣的生长点。
2.巧设问题,梯度设问。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思考,并通过对方的思考,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由此可见,提问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能动思考之间的纽带,其功能不仅在于吸引学生注意讲授内容,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讨论“如何做个成熟的消费者”这一问题时,通过看视频《一桶油》引发学生讨论各自在购物时的遭遇,列举出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消费陷阱,并由此引出问题:生活中怎么避开这一个一个的陷阱呢?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注意识别消费陷阱,提防上当受骗。再通过《岳母的倒霉生活》视频中红柚变白柚,欲找小贩找不着的经过,让学生意识到小贩缺斤短两,所售商品质量与售后无法保证,进而提出:岳母的遭遇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图片:学生上学、放学后在门口摊点买东西。提出问题:在流动摊点买东西有什么不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尽量到正规商店买东西,少到流动摊点购物。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动”的快乐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经历,往往会跃跃欲试,极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1.在让学生认识在流动摊点购物的不利因素时,设置模拟购物情境。
购物地点:路边小摊点。
购物要求:中午放学,刚上完体育课,又累又渴,迫切需要买些解渴的物品。
活动要求:1.5分钟内完成购物。
2.所挑选物品粘贴于购物车内,并商讨购买理由。
3.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交流实践任务。
这样的活动安排,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思品学习来源于生活,要学会用政治观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三)渗透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动”的意义
思品课渗透着浓浓的时代气息,需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在课前搜集整理新颖、有意义、带有深刻启发性的热点材料,把社会热点问题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根据社会热点事例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开阔思路,同时也使他们养成了解社会、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例如,我在教学拓展中设置问题:请同学们论述网上购物的可行性,并出示国家关于网购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学生马上热情高涨,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总结发言,归纳网购的物品有真也有假,虽有网购法规的保护,但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与维权意识。
二、搭建激励表达平台,润泽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角色扮演、竞赛等激励方法引进课堂,创设有利于表达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轻松快乐中体验内容、深度思维。
1.活动激励。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消费知识大擂台竞赛活动,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食品类、电器类、服装类。
活动准备:每组一个信封,拆开后按要求完成内容。
食品类小组必答题:右边这个图标是( )标志。
A.绿色食品 B.保健品 C.质量
电器类小组必答题:( )级最节能?
判断对错:网购不享有三包。( )
服装类小组必答题:服装吊牌上的175—88A是什么意思?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明确了任务,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面,使他们既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又拓展了生活必备的常识,使难点轻而易举地被突破。在分小组时,要注意实力均衡、强弱互补,还可以男女生间竞争、小组间竞争。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与提示,使学生勇于表达、愿意表达、善于表达,以达到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
2.以趣激励。
在一次听《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公开课上,教师在与学生探讨消费者维权途径这一问题时,教师通过“角色玩转”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演说并录像,如“元芳体”“宋小宝体”“甄嬛体”“淘宝体”……
元芳体:我部做出的处理意见对侵权者有一定的震慑力,奈何我部不是司法机关,解决问题也是有限的!元芳,你怎么看?
淘宝体:亲们,双方必须达成协议。同一纠纷再申请我出马或起诉的概不受理,我一裁终局,对此解释满意的话请打5分哦!
这一角色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对新知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使课堂妙趣横生。
3.以情激励。
新课伊始,通过让学生评价老师的购物行为,调动学生说的欲望。
师:这段时间,我有不少亲朋好友都开始做微商,向我推荐他们的商品,我一是出于不好意思拒绝,二是贪便宜,就买了不少自己不缺的物品,可是过几天,发现根本用不上或者过了保质期了,你们能帮我分析一下我的这种购物行为吗?
生1:缺少理智。
生2:没有掌握购买商品的必备常识,如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生3:贪图便宜,消费不理智、不成熟。
生4:没有消费计划,盲目购物。
师:同学们说得太到位了,经过你们帮我分析,我现在意识到了我在购物方面的盲目冲动,缺乏理智以及不成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做个成熟的消费者。
自评:学生是充满激情的,老师需要找到调动学生激情的切入点。在导入环节,通过关于购物的谈话,教师适时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弱弱地寻求帮助,激起学生的同情心与保护欲望,进入新课探究。
三、科学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1版思想品德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倡导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评价方式。本文主要从思想品德教学的动态评价入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口头的即时评价,是动态评价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消费者的五种维权途径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对话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师:如果你在某品牌专卖店买了一双活动价的运动鞋,店家打出标语:活动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回家后发现鞋子开胶了,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么做?
生1:我会去找店家,与店家协调,给我调换或者退款。因为商家做生意也不容易,这样做既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又互不伤害利益。
师:你真是一个既理智又富有同情心的消费者,此路可行。
生2:我会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这样虽然麻烦了一些,但作为一个品牌专卖店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是需要自省与督促的,这样才有利于店家的信誉与质量的提升。
师:你是一名既公正又有责任心的消费者,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对店家的发展起到了督促作用。
生3:我会直接向法院起诉,他们这种销售方式是欺骗顾客的行为,只赚取利益,而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是可气而又不合法的。
师:你是一个勇于伸张正义,惩罚不良销售行为的消费者,你的做法一定会给不良商家以打击与警示,依法自律,合法经营。我要向你学习。
……
评价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作为一名思品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与方式,并合理选择运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引“动”策略,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精心设计,融情入景,多种激励,科学评价,让学生学以致用,敢动、想动、乐动、会动,这样我们激活的不仅是思想品德课,更是学生的思维和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