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的城市智慧卡与城市信息化共享发展
2017-09-11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城市智慧卡在创新发展中再创辉煌,全国互联互通城市达到77个,在互联互通大家庭中,增添很多新领域的成员如景区一卡通、招商通、天津社区有我、北京未来科技城等多个住区项目加入,开启了互联互通的新篇章。
城市智慧卡2016年工作情况
继续稳步推进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积极响应并推进。截至到目前,按照城市一卡通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的城市有190多个,已经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90%以上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地级市,覆盖8亿以上城市人口,发卡总量达8.5亿张。全国互联互通城市已达77个,互联互通卡的发行突破2亿张,支持互联互通在用的终端超过120万台,覆盖3亿以上城市人口,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景区、多个居住区项目。互联互通正式迈上多元发展的新台阶。
互联互通工作的开展极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也为服务政府管理做出了贡献。2016年10月26日,上海一中学生出走失联,上海静安区警方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了寻人消息。根据这个学生当时持有的上海交通卡,通过后台数据检索与分析处理,警方很快就掌握了该学生的行踪,最后帮助家人在杭州西湖边找到了该学生,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的发生。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互联互通工作的推进和作用还有大力拓展的空间,这也是互联互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的一个具体体现。
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并推动互联互通。2016年,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的支持下,为促进全国景区信息化水平提升,我们按照已颁布的城市一卡通国家标准指导完成了景区一卡通系统的规划及系统搭建。全国范围内的22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0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将陆续规划应用景区一卡通系统,预计未来五年,将实现发卡2亿张。按照统一国家标准建设的景区一卡通系统将和城市一卡通的城市用户按照有关规则实现互联互通。景区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将对提升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景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及居住区领域,住区作为更加贴近人生活的区域。从住区内部的物业到500米生活圈中的菜场、连锁便利店、餐饮小店、家政、健身到2公里生活圈中的电影院、水务、电力、煤气、药房等等,拥有更多的刷卡场景。推动智慧住区一卡通应用,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城市智慧卡的应用场景,更能进一步加强卡使用的粘性。使住区居民感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对物业及第三方运营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人员管理方面,我们结合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推动的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运用物联网技术,以互联网+的思维支撑构建建筑工人的大数据平台。目前正在推进采用IC卡作为介质之一,按照已颁布的城市一卡通国家标准进行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探索建筑工人管理新模式。目前已经在山东济南、湖北武汉进行了试点。
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完善城市智慧卡标准体系。作为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工作成员单位,我们积极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国家标准相关工作,参与编制了《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主编完成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建设管理》,正在编制《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综合服务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其中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标准中,明确了城市一卡通做为城市服务重要一项内容,占总体评价分数较高,凸显城市一卡通建设的重要。今年,还组织有关企业完善了城市智慧卡应用的标准体系,归口并主导编制了《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 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16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编制并发布了《全国景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可穿戴设备应用导则》,正在编制《全国智慧住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其中发布的《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 可穿戴设备应用技术导则》,结合可穿戴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率先提出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要求,为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可穿戴技术全面发展提供了标准的指导。发布的《全国景区一卡通应用技术导则》,为全国景区开展一卡通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实现跨区域的客源共享,也为全国景区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开展可穿戴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及行业应用。2015年,结合行业应用需求,我们组织开展了可穿戴设备及服务平台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工作。目前行业对可穿戴设备需求旺盛,但由于厂商众多,设备接口不统一等问题,导致用户体验感不好,且用户要对每家设备都要下载其特有的APP,消费者每更换一个手环就面临着数据丢失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和可穿戴应用超市,实现统一入口,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可穿戴设备的选择,还能保留APP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数据,更好的支撑各地城市一卡通运营单位为客户提供更周到和多样化的服务。
推动国产密码算法在行业的应用,强化安全保障。根据国家相关管理要求,结合行业的特点,我们始终将系统安全作为核心重要工作,我们在江苏太仓开展了城市智慧卡系统应用国产密码算法的安全试点示范工作。随着应用的成熟,我们将逐步拓展,实现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一卡通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安全可控的行业信息技术体系。
规划构建城市智慧卡大数据平台。随着城市智慧卡跨行业、跨地域的广泛应用,必须构建支撑跨行业、跨地域互联互通清分结算的大数据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将城市一卡通、景区、住区、园区、街区等场景应用的数据上传到第三方平台,通过大数据实现跨地域、跨领域的清分结算及对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我们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完成了第三方的清分结算平台,解决行业内数据、业务等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
一年多来,围绕城市智慧卡的行业应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城市智慧卡的发展也进入瓶颈期。整体看,行业盈利能力不强、应用功能单一还非常突出,有的地方重复投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如何走出困境,需要行业同仁要用创新的思维,开放的心态面对。
对城市智慧卡下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用创新的思维推动行业发展。城市智慧卡作为传统应用领域之一,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粘连更多产业,推动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城市智慧卡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资源共享。必须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增强百姓的体验感,实现用户的强黏连,利用黏连的用户群探索新应用,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
继续推动跨地域、跨领域的互联互通。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及智慧城市的快速推进,城市智慧卡的跨地域、跨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频繁,预计未来三年,按照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国家标准进行城市智慧卡项目建设的城市预计将超过250个,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及项目将超过百个,覆盖人群达9亿以上,发卡总量将超过10亿张,互联互通卡将达3亿张。
加快拓展应用场景,更好的服务百姓。城市智慧卡已形成了包含城市综合交通、公用事业缴费、住区管理、景区管理等应用,但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卡必须积极拓展更多的信息惠民领域,增强城市智慧卡的生命力。
加强城市智慧卡领域安全技术研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动采用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智慧卡的全面应用。在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一卡通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产密码算法在景区一卡通、住区一卡通、建筑工人管理等系统的全面应用,建设和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探索团体标准制修订,支撑行业发展。为推动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落地施,行业要积极探索城市智慧卡应用团体标准制修订,重点开展拓展应用领域的技术应用团体标准编制,支撑行业发展。
“十三五”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新的机遇正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落实“互联网+”行动等相关要求,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在历史发展新时期再创城市智慧卡的新辉煌。
(本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在“第十五届城市智慧卡发展年会”的主题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