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南少数民族的竹家具文化

2017-09-11林立平黄圣游

竹子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竹篾竹编编织

林立平,黄圣游

(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滇西南少数民族的竹家具文化

林立平,黄圣游

(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滇西南地区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竹家具是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介绍了滇西南竹家具的种类、风格特征以及民俗文化与竹家具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应通过民间工艺保护、设计创新和产业化等方式推动传统竹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竹家具;竹编工艺;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的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这里居住着傣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基诺族、哈尼族、阿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尽管每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但由于共同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长期的相互交流学习,这些民族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形式,竹文化和竹家具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1 滇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文化

1.1 无处不在的竹文化

竹子在滇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远比其他竹产区要高得多。步入滇西南的少数民族村寨,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村寨中翠竹掩映,绿色葱茏,竹楼前,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编织竹箩;进入竹楼,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竹器,大至竹床、竹椅凳、竹席,小至渔具、簸箕、鸡笼、竹帽、箩、桶、篮、盒、烟杆、乐器,无一不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好客的主人用小竹筒装上香味浓郁的烤茶,放在编织精美的竹桌上请你品尝;吃饭时盛饭的是竹篓、竹筒,用的是竹筷,兴许美食中还有竹筒饭、竹笋甚至竹虫。当地人民的吃、住、用均离不开竹,正如俗话所说的“无竹不成寨”,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1.2 滇西南竹文化形成的原因

1.2.1 自然条件 滇西南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沛,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环境气候多样。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热环境非常适于竹子生长,是我国竹资源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这种湿润温暖的气候中,竹器具由于通透、清凉、耐潮、价格便宜等特点深受少数民族人民喜爱。

1.2.2 民族历史文化 在长期利用竹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种竹护竹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竹制品加工的知识和技能。竹制品在生产生活中不但成为不可或缺的器具,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礼仪和象征含义,形制各异、功能繁多的竹器维系着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明的正常运转和传承。

1.2.3 经济发展水平 滇西南地区尽管自然条件优越,但地处边疆,高山阻隔,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生产力不发达,这种封闭自足型的经济导致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具的获取受到很大的限制。竹子获取方便、成本低廉,竹编器具工艺相对简单,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滇西南地区,编制竹器是很多少数民族男子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不但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多余的竹器还能拿到集市上出售。

1.3 滇西南竹编工艺的现状

在滇西南的乡村,竹制品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这种重要性已经出现了削弱的迹象。由于手工竹编效率不高,付出的劳动与收益不成正比,在很多村寨,从事竹编工作的技艺者年龄开始趋向老龄化[1],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学习竹编的很少,越来越多的工业材料和产品取代了竹编制品。另一方面,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竹制品的新形式,一些专业的竹编艺人转向生产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包装容器。

2 滇西南少数民族竹家具的种类与特征

2.1 滇西南竹家具的种类

2.1.1 竹桌类 竹桌是滇西南各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竹编制品,在一些仪式性很强的神圣场合,如节日祭神、长街宴等,竹桌还代表了正统文化的传承。典型的竹桌主要有以下几种:(1)竹圆桌。这是在滇西南最常见的桌子(图1a),由桌面和底座两部分组成,直径一般不超过80 cm,高不超过60 cm。桌面外圈用宽竹条围成骨架,比中间稍高,防止物品跌落,中间平面用竹篾编织出各种几何花纹,一般为竹子本色,有时也会利用竹篾正反两面的色差编织出色块交错的纹样。底座一般为圆柱形或上下大中间收腰的优美曲线,在外圈会有纵向的厚竹片作为支撑,竹篾编织时常会留出菱形、六边形等空格,显得轻巧通透。这种形制的竹桌外形尺寸极为灵活,有大有小,类似于套几的形式,分别充当餐桌、茶几、供桌、晾晒台等,有时能在同一家庭中见到大大小小的一组圆桌。(2)竹方桌。这种桌子主要作为餐桌使用(图1b),同样分桌面和底座两部分,桌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一般不超过80 cm,由4根略向外张开的脚支撑,脚之间用竹篾编织,桌面下方设置两层搁板放置杂物。(3)圆角方桌。这种桌子(图1c)较为低矮,相同的样式可以有各种尺寸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作为餐桌使用时一般高度不超过50cm,桌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有较大的圆角,四周向上翘起,边部与底座基本平齐,通体采用竹篾编制,为了承重,底座的竹篾比桌面所用的更厚。通常圆角方桌的工艺相对简易粗糙,承重能力也较弱,但更为轻便。(4)圆竹桌。图1d中展示的是富有滇西南特色的一款圆餐桌,形态优美,富有韵律感。桌面外圈以竹片围成,向上翘起,中间用宽竹篾编织,底座以竹片多次弯折支撑,再通过钉接或捆绑方式固定到竹片围成的圆圈上,底座上大下小,象一口倒扣的钟(图1d)。(5)圆餐桌。在滇西南地区还常见到图1e中所示的大圆餐桌,尺寸较大,有的直径可达1.8 m。桌面用竹篾编织,分上下两层,中间比外圈高出约15~20 cm,用来放置菜肴,外圈宽约20 cm,放置个人餐具。这种餐桌把桌面的功能区域分开,扩大了桌面面积,又便于吃饭就菜[2],既有民族特色又接近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常在一些民族特色餐饮店中出现。

图1 竹桌Fig.1 Bamboo table

2.1.2 椅凳类 滇西南民族的传统坐具大多是低矮型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高型带靠背的竹椅家具越来越多。这些竹椅用竹木弯曲构成框架,以竹篾编制座面和靠背,形态舒展流畅,使用舒适,还受外来文化影响发展出了竹休闲椅、竹沙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滇西南的坐具中最富有地域特色的要数竹凳,这些凳子都较为低矮,高度在20~30 cm之间,底座向外张开,常放置在客厅、饭桌、火塘旁,供喝茶、就餐、纳凉等使用。竹凳主要有3种,图2a和图2b分别是圆凳和方凳,凳面均为竹篾编织,圆凳的一圈支架是细竹杆或交叉捆绑的竹片,插入下方的圆竹圈中,而方凳的凳面下方每边都有3根厚竹片为凳腿,以榫卯结构插入下方的木框中。这2种竹凳形态独特优美,结构合理牢固,便于携带,是滇西南少数民族使用数量最多的家具类型,有时还能见到它们的简单变形。图2c中展示的是一种竹筒凳,其制作方法是选取壁厚且大直径的竹子,取其中一段,保留两端竹节,把竹筒削成方形,在凳面以外的3面凿出方孔,就成了一把简易轻便的凳子。有时为了便于携带搬动,还会在一端留出把手。

图2 竹凳Fig.2 Bamboo stool

2.1.3 收纳类 竹编不适合用于大型家具的制作,因此滇西南地区大尺寸的柜类家具,如衣柜、书柜等较少见,但少数民族人民根据生活需要,创造了大量形式各异的竹箱、竹篓、竹筐、竹盒等收纳类家具。(1)竹箱。竹箱(图3a)是一种相对耐用的家具,主要用于存放衣物、经书等较为贵重的物品。竹箱可分为带脚竹箱和不带脚竹箱2种,尺寸都不大,一般长度在40 cm到60 cm之间,带有向内凹的箱盖,通体由坚韧的竹篾细密编制而成,工艺精制,结构牢固耐久。(2)竹筒。滇西南地区分布着多种大直径的竹子,这些中空的竹筒经过简单的加工就成了实用的容器。竹筒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用作背水筒或盛放饭菜、茶叶、盐、酒,甚至还常用于充当炊具。图3b中的竹菜筒,雕刻有规则的几何纹和随意的花草图案,再以染料装饰成各种颜色,表现出质朴和浪漫的色彩,是德昂族群众生产劳动时用来盛菜的工具,也是德昂族男青年亲手雕刻并染制后赠送给心爱姑娘的礼物之一。(3)竹柜架。碗橱是滇西南少数民族家中常见的一种竹柜,这种竹柜以圆竹为框架,竹片穿插围合而成,采用简易的结构和制作工艺,造型粗犷古朴,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橱柜,用于放置炊具、餐具、食材等。当地人民还用竹编制作了一些简易实用的架子,如在民居中常能见到面盆架、水罐支架、锅架等。(4)竹箩、竹筐与竹盒。滇西南居民家中的筐和箩品类繁多、大小不一,都是根据生产生活中所要容纳物品的实际需要制作,常见的有针线筐、腰箩、茶箩、背箩、竹篮、饭盒等。许多箩筐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用途,如图3c中的竹筐,通常用来放置碗碟等餐具,也常用于贮藏土豆、水果、蔬菜等,加上绳子就成了挑篮,因此既是生活用具,也是生产用具。篾饭盒用竹篾编制,在野外劳作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将饭菜装入篾盒,随身携带,便于食用,这种饭盒至今已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

图3 竹收纳家具Fig.3 Bamboo storage furniture

2.1.4 其他竹家具 (1)床与席。滇西南地区气候湿热,竹楼是传统的民居形式,屋内除了少量木结构的床,竹席是最普遍使用的卧具。竹席主要有3种:一种是睡席,工艺精细,表面细密光滑,厚薄均匀,有时还编织出规律性的图案;一种是铺垫在楼板上的大竹席,上面再铺垫被和床单;还有一种是用来晾晒的,工艺较为粗糙。竹婴儿床也是滇西南常见的一种竹器具,当地居民将竹编的婴儿床吊挂在屋顶上,构思巧妙,既透气凉爽,又便于轻轻摇晃。(2)谷囤与谷子箩。粮食生产是从事农耕的少数民族人民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因此储存粮食的器具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西南人民常用竹编的谷囤和谷箩存放收获的谷物,谷囤通常用大直径的龙竹编成,器型较大,有的可装上百担粮食,有时在谷囤外壁敷上牛粪防潮。少量的谷物则装在竹编谷子箩中,为了称量方便,同一地区的人们会制作相同容积的谷子箩,既能存放粮食,还充当计量单位。(3)茶具与烟具。滇西南气候适宜,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这里的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爱茶、种茶的传统,茶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相应的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常见的茶具有竹茶箩、竹茶桶、竹茶盘、茶刀、茶针等。在滇西南的一些民族中,抽烟、嚼烟的习俗也常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相应的竹烟具也就成为重要的生活用具。常见的烟具有篾编烟盘和篾烟盒,用竹篾编织后刷上紫胶而成,用来盛放草烟、芦子、槟榔、石灰等,家用、待客、婚丧处、公共场所都少不了它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2 滇西南竹家具的特征

2.2.1 形态优美、轻便空灵 长期以来,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生活相对简单,因此家具的品类不多,大型的桌、柜类家具更少见。然而,这些竹家具器型独特,流畅飘逸,与其他地方的家具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造型与结构,展现出浓郁的西南民族风情。这里的家具大都舒展柔美、轻盈空灵,这种特点的形成不但与当地湿热的环境有关,也与少数民族群众大量使用竹蔑编制家具有关。轻薄的竹篾编织形成了有序的空格,整体通透、轻便,可随意移动放置在家庭中的各个地方。

2.2.2 朴实自然、讲究实用 滇西南竹家具有着清新自然的美感和粗犷朴素的气质,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的亲密关系。少数民族的家具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满足吃、穿、住、行和基本的社会交往的需要,注重实用功能,承载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各民族之间交往融合的历史。竹制家具小而轻,便于挪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3]。竹桌、竹箩等尺寸灵活,可大可小,完全以实际的需要为造物原则,如傣族的竹圆桌,往往大大小小形成一组,大的作为餐桌、置物架、晾晒盘,小的充当茶几、供桌等。它们造型简洁,通常保持竹子本色,表现出竹编自然的纹理,偶尔会采用颜色深浅不同的竹蔑交错编织,或在竹器表面绘制图案进行装饰。

2.2.3 工艺精致、竹编精美 手工竹编工艺是滇西南少数民族先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并传扬的独特技艺。艺人们在编织竹器的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结构牢固、疏密有致、巧工细编、纹饰精美的工艺传统。材料选择上,竹编艺人根据各零部件的需要选择性能各异的竹材,如选用柔韧细密的麻竹、箭竹等制成竹篾进行编织,选取龙竹、马蹄竹等质硬高强的竹种来制作框架。编织方法主要分为挑、压、折、曲、箍等技法,采用十字编、人字编、螺旋编、六角编、龟背编、扭口编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一些耐用家具和装饰、赕佛用的竹器,平整光滑、工艺精湛,有的还进行髹漆或饰以琉璃、彩穗,堪称滇西南竹器中的精品。

3 滇西南典型竹家具与当地的民俗文化

3.1 竹凳与火塘

火塘在云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家庭生活的象征,同时也是火神、祖神来往栖息之地。滇西南少数民族家庭中通常都有一个或几个火塘,成为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由于低矮的火塘成为家庭的中心,相应地,四周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凳子,图1中介绍的几种竹凳就是火塘边常用的凳子。这些凳子体量小,搬动方便,高度一般不超过30 cm,低矮的凳子便于调整炉火,操作炊具,一旦有客人来访,能随时找出几把,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喝茶、取暖、议事。可以说,竹凳与火塘一起构成了滇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一种生活方式。

3.2 供桌与信仰

滇西南少数民族普遍信仰各自的原始宗教,同时受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巨大,大多信仰佛教,宗教活动在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赕佛和其他宗教活动中,一些竹编制品成为了重要的礼仪器物。在傣族、基诺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村寨,每当赕佛活动时,各家都要用自己编制的竹托盘盛蜡条、竹饭盒盛糯米饭、竹编小供桌盛饭菜和纸扎花树等供品敬献给佛祖。用于赕佛的小供桌比家用的竹具更精美,无论竹料选取、编制工艺和上漆均更为严格,有的还镶嵌五彩琉璃图案,富丽堂皇,充分展示竹编艺人高超的技艺和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也彰显出村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执着。

3.3 竹桌与长街宴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在哈尼族的“昂玛突”节期间,哈尼人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一年中的收获,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用篾桌摆到寨子脚的寨门那里,摆成长长的宴席,让全村人品尝,让远方来的客人享用。摆放各种美食的是在哈尼族村寨中最为常见的圆角方篾桌(图1c),平时也供一家人吃饭用,最大的特点是轻便、易放,一般说来,一张篾桌可以同时容纳七八个人吃饭。虽然哈尼村寨很多家庭已用上了一些制作精美的木质饭桌,但是篾桌在哈尼族家庭中依然使用频繁,特别是在一些神圣场合,篾桌更是不可缺少。

3.4 芭箩与婚恋

在滇西南,竹编还是一项“编织爱情的技艺”,一个小伙子会竹编,就说明他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就会受到年轻姑娘的青睐。芭箩是傣族的一种独特的竹编工艺品,编织精巧,美观实用,既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精致的装饰品。傣族妇女在劳作或外出时,在腰间季一只芭箩,走动时随身摇摆,更显得婀娜多姿,成为傣族妇女传统服饰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是傣族妇女勤劳的一种文化象征。这种芭箩也是青年男女之间传递爱情的信物,傣族男青年从小就学会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成年时总要精心编织一个芭箩送给心爱的姑娘,换回一个姑娘亲手织绣的筒帕。在基诺族村寨也有着类似的习俗,男青年送给中意的姑娘一个自己编制的最漂亮的竹篮,以表达自己的爱意。

4 结语与展望

滇西南的竹家具生动地展示了当地少数民族绚烂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竹制品形态优美,轻便实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当前大部分的竹编产品无法完全通过机器制造[4],传统工艺生产的小规模使其很难具有生存能力[5],几十年不变的品种花色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少数民族竹家具的发展应与时俱进,通过合理的造型设计,使产品具备时代精神,符合产品性能,协调周边环境,给人美的享受[6]。另一方面,赋予竹家具时代价值,并不等于全盘西化或否定传统,而是在兼容他人优点的同时,保持自我机体的延续和特色[7]。只有通过有组织的民间工艺保护,并进行大量的设计创新和产业化经营,才能让竹家具这一灿烂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1] 高睿霞.银井寨傣族竹编社会功能的变迁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29-130.

[2] 叶喜,袁哲,夏冬.云南傣族家具[J]. 林产工业,2002,29(4):33-36.

[3] 郝云华.云南德宏傣族竹器艺术简析[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27(7):88-94.

[4] 王强.云南哈尼族竹器具设计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15.

[5] 汤南南.创意时代“困局”中的传统手工艺-以竹编工艺为例[J].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8(3):19-22.

[6] 雷 达,王剑勤.基于工业设计的原竹家具造型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15,34(4):6-10.

[7] 朱云,徐翠霞,刘秀,等.基于传统文化的简约竹家具设计[J]. 竹子研究汇刊,2015,34(2):51-55.

Bamboo Furniture Culture of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Yunnan

LIN Li-ping, HUANG Sheng-you

(Art Colleg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A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ies live in Sou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bamboo furni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cal ethnic cul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mboo furniture in Southwest Yunnan,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lk culture and bamboo furniture. The traditional bamboo furniture culture should be inherit and develop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design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amboo furniture;Bamboo craft;Southwest Yunnan;Minority culture

2016-11-0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C760034);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5Y305)

林立平,讲师,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家具文化的研究。

黄圣游,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工程方面研究。E-mail:765180130@qq.com

猜你喜欢

竹篾竹编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一针一线编织爱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重组竹用竹蔑炭化前后构造和性能对比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