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人物专题
——舒建新

2017-09-11舒建新

北广人物 2017年35期
关键词:茶马设色古道

舒建新

中国文化人物专题
——舒建新

舒建新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

舒建新,山东省青州市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普洱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

1982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1983年调入扬州日报。1986年调入扬州国画院。1994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1995年任院长助理。2005年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2010年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挂职,任政府副州长。2012年8月-2016年12月任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201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丹青云南神韵楚雄》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丝路丹青茶马古韵》舒建新作品展。作品被国家级美术机构收藏,出版有数十本个人画集。

《红河州元阳梯田所见》138cmx69cm 2011年

《竹送风清声茶香古道幽》68cmx34cm 2012年

《通往藏区的茶马古道》纸本设色125cmx248cm 2013年

《茶马古道上的朝圣者》纸本设色129cmx248cm 2015年

《采茶归来》97cmx60cm 2015年

《我家的孩子出家了》180cmx97cm 2015年

《非遗传承从儿童抓起》138cmx69cm 2015年

《景迈山布朗族纺线女》97cmx60cm 2015年

《马锅头》138cmx69cm 2015年

《藏传佛教寺庙里的弥沙》180cmx97cm 2015年

《采茶图》纸本设色138cmx69cm 2015年

《茶马古道上藏传佛教的喇嘛们》纸本设色248cmx129cm 2015年

胸有山水气自华

《群山环抱中的山寨》纸本设色240cmx124cm 2010年

《苗岭歌声》纸本设色240cmx124cm 2010年

彩云之南,近40万平方公里,山高水长,云遮雾绕。26个民族在这大自然里沉醉千年,逍遥千年。

你到过云南吗?云南是镶在地球腰带上的一块绿宝石。云南百分之九十五的面积是山,抬头见山,低头在山。有参差错落的群山,有千姿百态的高山,有气象万千的山巅,有高插入云的雪山;有云遮雾绕的山谷,有水草丰饶的草甸,有苍翠欲滴的森林,有漫山红遍的花海。有山必有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那融化的雪水,那涌动的山泉,或从高悬的山涧奔流而来,或从陡峭的断崖飞泻而下,像千万条挥舞的银链,像千万条欢腾的银蛇,逐渐汇聚成河流,挣扎在群山的重重封锁之中;继而变成一条条狂怒的飞龙在高山深谷间澎湃奔涌,惊涛拍岸,显出万马奔腾、浩浩荡荡的气概,令人胆惊心悸……这就是七彩云南!

舒建新就在这美轮美奂的云南一待就是八年。对于人而言,在一切与生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是最宝贵的,舒建新把宝贵的8年给了云南。人类绘画是对大自然完美雕刻技巧的模仿,是对大自然厚德载物气度的显现。对中国山水画家来说,云南是一个梦,是一个独一无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时间是生命,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创造者插上智慧的翅膀。

2007年,舒建新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担任挂职副州长。他很快融入到了楚雄的工作生活之中,抗震救灾他深入一线;分管社会事业他兢兢业业;上山下乡他扶助贫困;发掘民族文化、完善乡村教育……得到了彝族百姓的信任与理解,在政府行政工作中他了解了社会,提升了思想境界。这位生于齐鲁、问道于淮扬、名成于京华的知名画家,从此寄情于七彩云南,开启了自己绘画生涯中一段重要的旅途。

艺术家到地方挂职,最重要的是寻求一种感觉,在异族异地异域文化中亲近生活、亲近自然。有了感觉才能酝酿,有了感情才能抒发,才能跨越现实与心理时空,追寻一个宁静古朴、深邃悠远的笔墨世界。画家要读懂云南时时飘着云雾的高山峡谷、时时披着露珠的花木林草、时时翻着波涛浪花的江河溪流,就要体验、融入、思考,在大自然中发现奇迹。云南从海拔最高的香格里拉到最低的西双版纳,绵延1000多公里,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山川地貌。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他仰望着银妆素裹、壁立陡峭的梅里雪山,感动得热泪盈眶;

到沧源阿瓦山体验生活,被瓦族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山峰连绵、川谷纵横的自然风光所吸引,选准一个位置从早晨十时画到下午五时,直至胳膊痛得不能动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画笔。

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他俯视着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江河,震撼得五体投地;

赴红河哈尼族自治州,他饱览神工天作、宏伟壮观的哈尼梯田,激动得忘却自我;

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他领略着密林葱郁、温暖湿润的热带风光,惊喜得流连忘返……三年的时光,舒建新走遍云南16个州市60多个县市区,拜访过22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有时走路,有时坐车,有时骑马,爬山梁、滑溜索、过竹桥,栉风沐雨、星夜兼程,行程两万多公里。

我认为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文的内涵。任何一种画面,都是用线条勾勒出来的,线条千姿百态,直抒胸意,绘画的语言是笔墨,拿着或浓或淡的毛笔,在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上轻歌曼舞,笔的轻重缓急、墨的浓淡湿枯、线的柔硬粗细,体现出画意的卷舒、吐纳、藏露,所谓翰墨水平实际就是笔墨的驾驭能力。情由心生,境由笔造。积蓄于胸中的感情,酝酿于笔端的思绪,都呈现在生动的画面上,所谓山随笔走,云由墨生,在笔墨的旋律变幻中,山显水现人立,情深意厚境高。

三年挂职时光很快结束。在画坛上沉寂了三年的舒建新此时更为低调,背对画坛面向自然的姿态使得他逐渐淡出京城视野。2010年7月,他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丹青云南,神韵楚雄》个展,一下引起业界关注,相关领导专家纷纷给予肯定祝贺,好评如潮。但他却坦言:“这只是对云南山水人物的初探。”回京后的舒建新无时无刻不向往着那片红土高原。

2012年7月他又一次奔赴云南,挂职普洱市副市长。普洱市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绿海明珠,是七彩云南的面积最大市、生态大市、边境大市、民族风情大市。这里,山川毓秀,民风淳厚,既是千年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古道上的重镇;既是名扬四海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也是自然风光壮观、气候四季如春的宝地,被誉为“春天中的春天,春城中的春城”。这是一个连空气中都洋溢着浪漫的地方。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就容易开辟崭新的领域;艺术插上幻想的翅膀,就容易找到创新的钥匙。前几年他在云南的创作,从绘画风格到笔墨语言由传统向与现代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年他在传承千年文化、净化心灵境界的茶马古道上,再次出发。

茶马古道是人与马组成的路径,不仅是国际商贸交流的通道,也是民俗民风充分展示的文化长廊;不仅是一条古老的商道,更是一条东南亚南亚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通道,这条古道恰恰涵盖云南山水、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也是悠远历史与生动现实的交汇点,是现实中鲜活的山水人物画境。这次他思考的是绘画艺术的定位,探索的是艺术创作的突破。

长时间以来,一直纠结于如何突破中国画地域性特征和程式化表现,将当代人物风情融入到山水之中,将“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精髓在当代绘画中激活的舒建新,灵感闪过,脑洞大开,他在这鲜活的茶马古道上,终于找到了山水画和人物画结合的表现形式和笔墨切入点,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意境交汇点,找到了表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着力点。这千年古道上各民族的生生不息,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坚韧轮回的风景,冥冥之中,也将成为自己在绘画艺术之路上净心修行的力量源泉。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是有人物的,而且人物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代以来,不少画家把山水画中的人物、建筑仅仅作为点景,山水画和人物画中间有没有艺术突破的空间?如何突破?科学追求的是真,道德追求的是善,艺术追求的是美,美在哪里?美在大自然,只有敬畏大自然、贴近大自然的艺术家才能获得充满活力的创造创新。挂职云南,头顶彩云,脚踩高原,观云看山,神游作八极,专注丹青,心无旁骛,本身就是组织的关怀、上苍的厚爱。文化自觉让他目标明确,艺术自觉令他脚下生风。

有人说舒建新的画需要沏一杯好茶,静静地品鉴。他的山总是连绵起伏,没有异峰突起的奇崛,再高的山头也一定是蓊蓊郁郁;

他的树总是生机勃发,没有蛮荒冷漠的孤傲,但再茂密的着墨也留有老树的斑驳。

我是不太懂画的人,看他的画不会索然无味,常常兴致盎然,有几分醉意,总体感觉气韵流畅,舒展大方,高而不寒,雅而不孤。他画的山嶙峋绵延中绝无荒寂,他画的人不仅充满个性与活力,似乎还可以请下来促膝谈心,还有水牛反刍于稻田,农舍隐约于竹林,亘古如斯的古道,大步疾行的马帮,一幅幅饱满着灵动鲜活的自然生活气息,也洋溢着画家稳健从容的创作心态。

回望舒建新的云南八年,既是他的艺术寻梦之旅,也是他的绘画探路之旅。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原不必泾渭分明,舒建新要挑战的,正是山水画与人物画之间的沟壑,而在云南的山水之间、民族之间,在这块人与自然和谐的沃土之上,他找到了立足点和突破口。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之源。

七彩云南的天地之间,舒建新时时体悟着云南山水的波澜壮阔,沐浴着当地各民族百姓的坚韧质朴,触摸着高原人文回响千年的雄浑温暖,常常兴奋在创作的冲动里,对云南怀着感激、感恩、感动之情,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山水与人物结合的艺术表达,大步流星地迈步在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旷达田园。

《守望大山的人们》纸本设色248cmx129cm 2015年

《彝族乡村火把节》纸本设色138cmx69cm 2015年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纸本设色180cmx97cm 2015年

《溪边古道幽茶山采摘归》纸本设色180cmx98cm 2015年

□丹增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猜你喜欢

茶马设色古道
国画纸本设色《荷》
走古道
《岩高千尺虎》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独白系列之三》
茶马古道
郑庆余艺术作品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