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建民营 机构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2017-09-10孙凯

珠海 2017年3期
关键词:床位公办珠海

孙凯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年轻人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成为空谈,机构和社区养老需要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养儿防老,是中國人传统朴素的养老观念,传统的宗族和故土观念约束下的国人,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着家族繁衍生息的往复更替,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而自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徒皇帝——南朝梁武帝萧衍创办的“孤独园”开始,受传统敬老尊老文化的影响,结合政权需要,历代王朝也都为无人赡养的老年人提供了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作为中国养老服务内容之一,成为当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撑力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对新一代国人的思想冲击,家庭养老文化逐渐弱化,年轻一代更加追求平等、独立、自由,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则是目前日趋严重的老龄化趋势: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中国正全面迎来“421”或“422”家庭时代,年轻人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成为空谈,机构和社区养老需要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从1956年开始的“五保”,到1958年兴建养老院,新中国成立后的养老院制度经历了改革与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从曾经的“公办独大”到如今公办、民办共存,乃至“公建民营”,我国养老院制度也在随著时代发展而进步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机构改革成为民生领域一大热点,但改革方向仍在探索。

势在必行的公办养老院改革

目前,珠海共有23所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4276张,养老机构入住率仅为53%,而在空置的近两千张床位中,却出现了不同养老机构相差悬殊的对比。由于床位结构的不均衡,由传统养老院发展形成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而符合老年人期待的养老床位却“一床难求”。

除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另一个让公办养老机构备受诟病的原因则是专业性的不足,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院的职能已经开始从向政府“兜底”的“五保户”和困难老人提供社会赡养转变为更具普惠性的社会养老机构,对机构的功能诉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还要为老人提供一个健康、活力的生活氛围,关照老人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而活力不足正是目前珠海公办养老院存在的普遍问题。

与民营养老院相比,公办养老院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先天优势:公办养老院因政府投资,加之大部分由原敬老院改建而成,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居住区,周边服务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没有财政压力而相对民营养老机构收费低廉。如何有效发挥公办养老院的优势,在满足照顾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老人的政府职能外,建设更为普惠性的公办养老机构,成为改革目前公办养老院的首要问题。

举步维艰的民办养老院

珠海是全国最早尝试引入民办养老机构的城市之一,成立于1997年8月的珠海市慈安护老中心是全国最早进行医养结合模式探索的养老机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民办养老机构,其运作状况并不乐观。而这并非个案,来自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民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493.8万张,床位空置率近38.4%。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只能持平,40.3%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

慈安护老中心的孙苏萍院长自1997年从军队转业后就开始组织筹办了这家珠海最早的民办养老院,20年来一直在为民办养老机构的生存发展努力奔走,可以说是珠海民办养老院发展的开拓者和见证人。从最开始的养老院+卫生所模式摸索经营,到现在国家提倡的“医养结合”养老理念,孙苏萍的慈安养护中心已经成为珠海推广“医养结合”的一个现实样本。

谈及目前民办养老院经营艰难的现状,孙苏萍认为最大的困境在于政策的缺失。相对刚刚创办时候的两眼一抹黑的状态,现在珠海政府也已经开始重视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和政策倾斜,慈安护老中心也在去年纳入了珠海住院医保报销体系,切实减轻了护老中心老人的家庭负担,也实现了孙苏萍院长当初创办养老院的初衷:让老人“老得起、病得起”。与此同时,虽然国家和珠海政府针对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有很多政策支持,但目前支持的力度和系统性仍有待完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方向不明现象依然存在。

摆在孙苏萍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则是经营困难:慈安护老中心目前的这栋建筑是租借使用,不停上涨的租金在护老中心的经营支出中占去了很大的比重,加之为老人配备的医护团队支出,护老院多年来一直处在收支勉强持平,整体依然亏损的状态。

与一般的民办养老院不同,慈安护老中心从创办开始就为老人配备了齐全的医护团队,这或许也与孙苏萍的个人理念有关:军医出身、有多年精神内科临床经验的孙苏萍在创办养老院之初,因为没有现实的样本可参照,也没有相关政策作为依据,她只能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全部按照医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来经营养老院,阴差阳错之下摸索出了一条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但这也加重了护老中心的经济负担,目前护老中心拥有的132张床位几乎全部住满,每年的经营收入也仅能勉强维持现有医疗团队的支出。

公建民营的新探索

2014年,孙苏萍与莲洲镇政府合作,对原莲洲镇社会福利中心进行升级改建,创办了“圆梦园医养结合生态养老示范基地”,探索医养结合和公办民营的养老产业新模式,这对孙苏萍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对珠海政府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同样进行公建民营模式探索的,还有香洲区翠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16年,为响应珠海市人大1号议案和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翠香街道办事处开始着手筹建自己的社区养老机构,用以保障社区老人健康养老需求,完善和扩展社区养老职能。在香洲区政府的支持下,翠香街道对原香洲区民政局办公楼进行二次改造装修,而在移交之前,香洲区民政局已累计投入几百万元对本打算作为区养老机构使用的楼房进行了重新改造。

在解决场地问题的同时,翠香街道也组织了相关工作人员赴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公办民营养老模式比较成熟的城市进行考察参观,实地走访了多家运营较为成功的养老机构;听取了社区群众对养老院功能诉求和各地专家学者的意见之后,由社区自筹250万元资金对养老中心按照养老院相关建设标准进行再次装修升级,添购各类养老专用设备,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并与中标方:深圳市福田区福安养老事业发展中心签订了为期3年的运营服务协议,开始了自己的公办民营探索之路。

翠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共设机构养老床位69张,采用统一规划建设、分批完善、分批入住的方式逐步开放,目前1-3楼功能区和住房床位已经建设完成并对老人开放。第一批11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第二批和第三批还有21名通过入住评估的老人将陆续入住。

今年2月15日,翠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欢迎,自去年9月开始试运营以来,中心已经接到老人咨詢一千多人次,登记轮候老人500多人。根据中心轮候暫行办法,中心将优先满足城市“三无”老人等社区弱势群体的养老需求;优先轮候“低保户”“军烈属”等特殊群体;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向其他有养老需求的居民开放。依照此方针,中心制定了三级评分轮候制度,在满足政府职能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社区养老的便捷生活,建设普惠性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

在价格的制定上,中心也参照了目前珠海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整,总体定价略高于目前普通的公办养老院,比民办养老机构低,收费标准根据老年人选择房间类型和评定的护理级别由1950元至5850元不等。此外,中心还将逐步开通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等社区养老服务,方便社区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1楼各功能室免费向社区老人开放,真正让老人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全面完善的新型养老体系建设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一个人最朴素的养老需求,无论公办、民办、还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建设布局,而建设一个能够让老人安享晚年、年轻人不必损耗太多精力的和谐城市养老环境,还需要政府引导,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相信在政府、民间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养老机构会日趋完善成熟。当我们老去之时,享受到的是今天我们努力建设的成果,那会是我们梦想中的样子。

TIPS

新型养老模式

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生活,是随着季节变化,像鸟儿一样选择适宜的地域环境旅游养老,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养老方式。这种“候鸟式”养老模式一经推出,颇受老人欢迎。不少养老机构都在探索“候鸟式”养老模式,养老院全国联网甚至“跨国互动”,或成未来趋势。

社区互助式养老

“以老扶老”社区互助式养老是一种在美国、日本等国普遍开展的一种养老模式,旨在鼓励培训社区内热心公益的健康老人,通过成立关怀服务组、设立保障基金,开展邻里关怀“敲门行动”、设立托老所、健康厨房,为老人举办生日宴会等形式,引导他们为身边的同龄人服务,以老扶老,发挥余热,共同创造有品质的老龄生活。通过这样的帮扶,打造出一个低成本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可复制的老年社区生态生活圈。

日本商业养老院

日本政府和企业在建设各类养老设施时,住宅居室设计、家居用品设计、餐饮配备、看护和服务人员培训等十分专业。而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涉及更为深入的细分领域,因此养老院的主办方往往将这些细节问题外包给专门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以养老设施为核心的“养老院经济”产业形态。

瑞典利丁屿养老公寓

由地方政府负责建造的老人公寓楼在瑞典又称“服务楼”,楼内的住房都是按老年人的特点设计的,方便老年人居住。利丁屿市政当局设立了功能齐全的家政服务系统,成立了10家家政服务公司,为当地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全天候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只要是日常生活需要的,都可以提供服务,家政服务的次数和范围根据需要而定,且要得到市政部门的认可。

猜你喜欢

床位公办珠海
嘻哈段子铺
珠海 革命风云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编读往来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神数据
珠海之旅
床东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