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斗门 体会城市新发展

2017-09-10薛珊

珠海 2017年3期
关键词:旅游农村建设

薛珊

在斗门,城市功能日渐完备,积极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也各自丰盈,产业交通城市建设在后续繁盛的工业中不断壮大,在新旧之间构筑城市的灵魂。而斗门,也可以提供外来者一种更新更深入的经历:体会斗门历史古老与现代相交融的脉搏,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正在向世人展示一个新发展中的斗门。2017年,斗门将会突出城市功能品質,坚持组团开发、整体推动、建管并重,将斗门打造成为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之城。

斗门地处南海之滨,2016年荣获国家生态区、“六五”普法“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等称号,是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国海鲈之乡,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和良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斗门在稳步前进的发展中,以出色的基础设施、特色旅游和新城建设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延续了百年的明清老建筑,春季无处不在的鲜花簇拥,随时随地犒赏自己一个的美食之旅,多元融合的新农村风貌……到斗门,去感受城市里比比皆是的发展和变化。

美丽斗门魅力彰显 城市功能日趋完备

斗门坚持加快产业交通城市建设,将产业、交通、城市三点发展融合,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内畅外联新网络、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斗门镇获评省文明镇,南澳村获评省文明村。交通网络更加便捷。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初步编制完成,广佛江珠城轨、通用机场、香海大桥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省道S272线莲洲至井岸段路面改造、井岸大桥加固维修工程竣工,中兴路提升改造二标段基本完工,珠峰大道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完成93条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总长度达57公里。

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强力推进“三大园区”和“四大园中园”规划建设、服务提升、扩能增效,发展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做大高端制造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电子电器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孵化一批高、精、专的“小巨人”企业。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抢抓“互联网+”等战略机遇,布局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推动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从点状突破到集群式爆发。做优高端服务业,推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加快发展,拓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做精现代农业,依托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斗门创新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健康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实力。

加快交通网络完善。积极融入珠三角西部大交通网络,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路网配套建设主线,配合推进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斗门段、通用机场、香海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联系珠中江、辐射粤西、沟通港澳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和区域1小时时空圈。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完成珠峰大道提升改造,加快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禾益围及尖峰南片区二期、园区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提升斗门新城、富山新城路网配套水平。继续开展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和50人以上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建设,打通公交巴士与各园区、村居微循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改造提升道路节点,提高城区道路通达性和智能交通管理水平,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难题。

加快城市提质升级。强化城市规划,年内基本实现近期建设规划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强化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市交通、能源、给排水、综合管廊、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加快“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实施斗门新城和富山新城一批市政设施、产城融合、海绵城市、生态低碳工程,着力推进区旅游发展中心、展览中心、市民公园、建粤国际商务中心等建设。强化生态宜居建设,保护好山体、河流、湿地、植被,推进尖峰山公园二期、黄杨河湿地公园、白藤湖整治提升综合开发等项目。继续实施美丽斗门行动计划和美化绿化提升行动,做好省道S272线、黄杨大道等重点道路、城市节点美化绿化,打造四季常绿的绿城、四季花开的花城。集中力量做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推进8条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强化城市治理创新,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整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和数字城管系统,建立大数据综合平台,推动智慧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打造城市升级版。

提升斗门旅游品牌 新农村建设呈亮点

抓好生态旅游发展是斗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以打造珠江水系岭南乡村风情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快珠海(斗门)乡村风情带、逸丰生态养生园、十里莲江等建设,积极开展农业观光游、特色乡村游、文化体验游、温泉养生游和健身休闲游。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重点,壮大发展旅游龙头企业,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提升服务配套水平。以“大数据+旅游”为核心,搭建管理服务支撑、大数据分析展示等平台,打造智慧旅游發展模式。以宣传营销为抓手,充分利用新媒体推介斗门,擦亮斗门旅游品牌。

斗门生态农业体验线路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水上婚嫁”“装泥鱼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等南宋皇族后裔赵氏子孙聚居于斗门镇,并留下明清古院建筑代表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菉猗堂”。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也是斗门将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一大亮点。乡村旅游品牌越擦越亮,成功举办乡村旅游节、乡村音乐节,4家单位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资源相当、产业相近的新农村连片发展,推动莲洲、斗门、白蕉镇3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实现以点带片、以片促面新突破。深入推进“六大工程”,着力加快低压电网、危桥、道路等改造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综合体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专业特色镇、特色品种村和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抓好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抓好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政经分离”,完善“三资”交易监管平台。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自然村全覆盖,提升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水平。

此外,斗门还推动莲洲、斗门、白蕉镇等3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力争新创建市级生态村6条。出台农村房屋建设指导意见,打造一批凸显岭南风貌、水乡特色和田园风格的示范村居。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斗门的发展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狠抓从严治党,强化改革创新,着力提质增效,加快新城建设,积极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在新常态中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之年,斗门也将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奋力开创斗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猜你喜欢

旅游农村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旅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