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
2017-09-10樊宇
樊宇
摘要:园林发展较为迅猛的今天,做好其施工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园林建设所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圆领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中存在诸多难点,做好其难点的优化和改革才能够真正促进其施工质量的提升,才能够保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管理方式;技术难点
一、园林施工新工艺主要内容
1.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合成材料应用技术的发现是园林施工新工艺发展的显著成果,三维垫网是园林施工新工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型产物,三维垫网通过网状结构使土壤得到固定。现在所流行的三维垫网是由合成材料所生产的,由于合成材料对土壤和植物的伤害低,更有助与植被的生长,所以合成材料所打造的三维垫网应用范围最广,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三维垫网的使用中,需要很高要求的土壤结构,首先就是土壤具有疏松柔软的特点,这是因为其需要90%的空间来填充细石、沙砾和土壤,以便让植物有更加舒适,得以呼吸的空间来成长。垫网通常可以与植被和土壤形成一种绿色的保护层,对植被的保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三维垫网应用在护城绿化带的植被保护。
2.高坡防护应用技术
高坡防护应用技术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地表起保护作用的技术,通常在进行防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园林设计的特点以及土壤的质地,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地面进行保护,进一步增强防护力度,从而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升高,减少高边坡地层滑移和软土流动。高坡防护应用技术使边坡地层滑移面和软土结构更具有抗力能力,加强了边坡的稳定性。
3.工业废渣应用技术
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附属品,工业废渣也分很多种类,在工业废渣应用技术中心,对于不同的种类的工业废渣的处理和建设方式完全不同,对于园林建设来说,其坚固性和耐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新技术工艺中,工业废渣应用技术是非常有利的举措。工业废渣对之辈保护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工业废渣的处理增加了一条途径,间接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工业区发展的阻碍。
4.止水胶应用技术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影响,需要考虑水渗透问题,水资源在进行浇灌过程中,一旦发生水渗透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应用止水胶技术可以防止出现在植被浇灌的过程中由于水渗漏造成的严重后果。止水胶是指一经硬化就变成复原性良好的橡胶弹性体、浸水后自身体积膨胀、充填空隙发挥确实的止水效果。在胶膨胀的过程中,同时粘合住防护网,更加牢固的坚定园林设计布局。
二、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
1.利用科学用于克服技术难点
園林施工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难点应该秉承着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寻求突破口,为了圆满的完成园林施工建设,积极地克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园林施工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土壤的土质,土质优劣是影响植被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土壤是园林施工的基础,尽量控制土壤优质,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不被影响。
2.土壤污染的处理方法
土壤一旦出现问题,例如土壤污染,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土壤土质恢复才能继续进行园林建设工程,例如在广州科学城义务植树公园,因为该公园选址是旧址化工厂,化工厂是生产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剂的工厂,由于过去对化学品排放管理不到位,导致化工厂内部和周围的土壤被破坏,因此土壤污染严重,部分施工后开样洞发现还有黄褐色的浆水上泛,PH值测试高达11,这已不是单一通过满足土方造型和土层厚度可以解决的施工问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其处理就非常困难。由于已经不能通过单一土方造型解决土壤的污染问题,就需要施工暂停,及时的进行研究商讨,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污染的方案。首先需要对植被区域增设阻隔层垫层,原有水泥地坪破碎后不外运,留作阻隔层,组断层可以使用直径较厚的石子,在使用无纺布进行防水、防止污染源阻止已污染地下浆水返到种植土进行再次污染。其次,增加土层厚度抬高地形标高,保证苗木根系远离被污染土壤的距离。经过专家领导的一致认可,这两种方式兼并采用,在公园建设结束后,植被没有被污染,生长情况良好,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和赞扬,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遇到土壤污染问题可以借钱以往解决手段,获得最佳效果。
3.土壤的高度盐碱化也是很棘手的技术难题
土壤的高度盐碱化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妥善合理的解决,否则将会对后期植被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广州科学城体育公园的施工过程中,土壤高度盐碱化成为了当时建设施工的难点,当时施工团队以及设计人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的高度盐碱化。第一,开沟引排去盐,对于位于地表下30厘米到40厘米的积盐,在施工时因地制宜采取管道、盲沟、自然排水等措施,同时借雨水的天然淋洗或人工灌溉,促使土壤脱盐。第二,生物改良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是改良土壤盐渍土壤的有效途径。生物改良一般栽植苜蓿或豆类作物,该类植物有根瘤菌,对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作用。第三,覆盖抑盐,植物秸秆等材料覆盖与土表、种植豆类植物,提高绿地种植密度,可减少阳光直射和地面水分蒸发,有效抑制土壤返盐,提高新栽树木成活率。第四,结合地形换土排盐,适当抬高地面标高,创造起伏地形,可降低地下相对水位,减少土壤返盐对苗木的危害,并通过降水淋洗后,使土壤的含盐量下降,挖除表层30厘米到40厘米的盐渍土,回填种植土及含有有机肥的营养土至设计高程,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合理的解决措施,可以增加苗木的成活率,对园林建设有非常的帮助和深远的意义。
结语:
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作用,其施工建设同时还需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达到设计内涵的丰富,做好相关问题的优化和解决。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在管理制度和方式上予以创新建设,让园林施工真正成为其功能性发挥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浅谈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及技术难点[J].福建农业,2015,(08):248.
[2]周可新,关博勋.浅谈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J].河南科技,2014,(16):244-245.
[3]苟茂山.试述园林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3(02):82.
[4]魏明志.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2,(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