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边坡治理工程中防护技术应用分析

2017-09-10谢树磊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边坡应用

谢树磊

摘要:简述了高边坡防护处理的基本方法,通过边坡的稳定分析评价,介绍了台山核电淡水水源工程由锚杆混凝土护坡结合框格草坡护坡改为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的过程,并详述了锚杆混凝土护坡、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施工技术。通过高边坡全过程评价,证明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结合锚杆混凝土护坡在高边坡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边坡;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锚杆混凝土护坡;应用

1工程概况

某高边坡管理工程,在护坡技术使用之前,选择了“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和“三维生态袋护坡”两种护坡技术,通过对这两种技术优劣势的分析,并依据本工程的现场状况,笔者更倾向于“三维生态袋护坡”技术,这种技术的材料实惠,且技术难度不大,尤其在长期使用后,不会像其它护坡材料一样呈现老化和风化等状况,在不要支付贵重维护管理费用状况下,可依托生态袋上植物的天然成长发育,通过植物的生长,保护表层的土壤。

2开挖高边坡防护主要有以下防护处理办法

植物防护、框格防护、砌筑护坡、锚喷支护、护面墙防护、组合式护坡等。

2.1三维生态袋护坡施工技术使用

本工程的高边坡管理,选用三维生态袋护坡技术,其技术要点,集中于施工材料选择、机械刷坡线设置和生态袋垒砌。详细内容如下。

2.1.1材料选择。三维生态袋高边坡管理,其质量标准之一是坚持生态效果的稳定。在材料选用环节,考虑到材料不也许一次性出场并查验,即要屡次查验出场材料,标准组织专人担任专项查验。三维生态袋的查验指标,一是纵向和横向的断裂强度,标准均为6.5 kN/m;二是CBR顶破力,标准为1.33 kN;三是栽培功能,孔径大小决定栽培植物的成长率,孔径太大或许太小,均会影响生态袋的浸透功能以及排水和静水压力控制的能力,笔者主张将孔径大小控制在0.07 mm~0.2 mm范围内,这个孔径标准的生态袋,施工实践证实可控制袋内填充物的丢失,有利于植物的迅速生长。在本工程中,以白刺作为实验植物,这栽培物根系对比发达,重复实验后提炼出海量数据,最终将浸透系数确定为0.15 cm/s,该系数对应的孔径等效值为0.2 mm。

2.1.2机械刷坡线设置。材料选择的基础上,依据施工图纸的定位,于边坡坡线的上方方位和下方方位,进行坡比的设计。在上方方位,边线桩位设定的基础上,即可量体裁衣地进行机械刷坡线设置,设置时期,同步控制坡体的土方开挖,最好的基土预留量应结合垒砌生态袋时的回填量而定,厚度原则上不超越12cm,回填土相对比较松散,极易引起边坡沉降,预留基土可减轻该状况,是防止滑坡的主要办法之一。至于刷坡的工序,在垒砌生态袋时进行,在垒砌其间一层生态袋后,第一时间完成上层边坡的修整作业,详细办法是参照设计图纸以及边坡纵向排水的条件。仔细检查边坡区域的预埋管线是不是遭到影响,如预埋管线运转正常,则将坡面方位的杂物清除洁净即可。放线后,在不超出既定深度标准的前提下,完成基础的开挖,在本工程坡脚方位,由于遭到地质要素的掣肘,有必要确保生态袋有满足密实程度,为防止坡体开挖后呈现沉降变形,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检查,把握坡体的单薄方位,但凡荷载集中的区域,都要严格安置好混凝土基础,以及依据填土的水分含量大小,确保基础密实度达标,以免不良基础带来的不必要压力影响。

2.1.3生态袋垒砌。生态袋的垒砌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依据每一层生态袋的垒砌平坦度,进行纵向拉线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沿着坡脚往坡顶的方位拉线,以50cm的单位长度,坡比线长度要严厉控制,以此确保坡比的达标。拉线以后,选用现已完成质量查验作业的生态袋,此刻生态袋的填充料足够,每个生态袋的封口朝内放置,其外边线和纵向拉线的距离以1cm为佳,并在每完成一层生态袋的垒砌作业后,将生态袋的外侧和表面捶打平坦密实,以齐平标准线为准。除此之外,每完成三层生态袋的垒砌工序,要在与坡面笔直的方向,安置一层铺设层,后者起到的效果是为生态袋垒砌构成层层错缝的效果,以使生态袋的垒砌能愈加平坦,且不会留下缝隙。至于生态袋垒砌笔直高度的控制,是以2m作为单位长度,在每次到达单位长度后,进行预沉降处理坡体的洒水,保证生态袋填料的含水量处于最好状况,该道控制工序,继续至坡体砌筑的全部竣工。在生态袋和生态袋之间设置连接扣,设置于生态袋里面的边际方位,相邻生态袋构成骑缝跨连,设置的连接扣,要利用钉锤将其敲打进生态袋,使其刺入袋内,连接效果会非常好。最终是压顶工序,在生态袋垒砌全部竣工后,观测护坡的沉降量,如护坡稳定,再将厚0.4mm、宽 m的阻水膜铺设其上,利用生态袋完成压顶。

2.2三维植被网植草防护

三维植被网是以热塑性树脂为质料,经挤出成网、拉伸、点焊复合等工序而成的表面呈凹凸泡状的多层塑料。它的底层为一高膜量基础层,能防止变形和水土丢失,表层为起泡层。在植被未成长起来时维护边坡不受暴雨腐蚀,植被成长后构成组合维护,然后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可经受大流速的暴雨冲刷,有效防止水土丢失,维护边坡稳定,增加美化面积,修复生态环境。工艺流程:边坡收拾成型→开挖沟槽→覆网→固定→喷播草籽→掩盖透气土工薄膜→维护。

2.3锚杆混凝土护坡

该工程混凝土护坡在施工中一次成型,现浇混凝土结构形体尺寸必须满足规范的允许偏差要求,无须抹灰装饰。外观质量要求高,要求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沒有蜂窝、麻面。在结构部位无缺棱掉角,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平顺。工艺流程:边坡整理成型→砂浆锚杆施工→挂钢筋網施工→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和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边坡治理防护技术,经历多次台风暴雨正面袭击及严寒酷暑,混凝土护坡依旧光滑无损,排水孔排水效果良好,三维植被网植草,覆盖率达100%,灌木及狗牙草长势良好,枝叶茂盛,现灌木和狼牙草根系已充分发育,并与土工网完整结合在一起,边坡完好无损,防护效果好,并美化了场区环境。通过该工程实践,高边坡防护中采用锚杆混凝土支护技术和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技术,在强风化岩边坡防护中效果较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JTG?F10—201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2]?SL?386—2015,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

[3]胡钦君.立体综合防护技术在山区公路高边坡治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13):220-221.

猜你喜欢

高边坡应用
道路高边坡滑动的防治预防措施
浅析公路高边坡施工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公路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高边坡优化设计—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