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院工程深基坑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2017-09-10谢益庭王士超陈建明

环球市场 2017年21期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深基坑支护

谢益庭 王士超 陈建明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跟管钻进技术在预应力锚索钻孔过程中,遇到复杂易坍塌地层的运用。在全风化花岗岩施工锚索有较高的施工难度。针对该难点,在钻进过程中同步跟进套管,将套管穿过坍塌地层,将其隔住,有利于后面的稳定地层施工与锚索安装。某医院深基坑支护工程通过运用该技术,确保了施工进度及安全,是一种适用于复杂易坍塌地层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全风化花岗岩;跟管钻进技术

跟管钻进安装锚索工法是一种新型的锚索施工工艺,是采用水平定向钻机沿着锚索设计安装的位置钻进,钻进到锚索设计终端,然后将孔端岩渣用高风机清理干净,并向孔内注满水泥浆安装锚索,再次补满孔内回落水泥浆,待24小时后二次劈裂注漿,压力在2-3Mpa,加强锚索承载体与岩层粘结强度,有利用锚索制安、灌浆等技术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复杂易坍塌地层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

本文以某医院工程的深基坑预应力锚索支护工程实例,对该工艺方法进行阐述。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东西长约149m、南北宽约127m。地下两层,地下室为筏板基础,基坑深度约9m。北侧采用永久性抗滑桩冠、腰梁预应力锚杆(索)支撑,支撑边长长度约160m。

现场地貌属残丘与冲积平原接壤地带,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开挖深度在27.2-6.23m,呈多级阶梯状。

北面边坡抗滑桩处B-C段采用1道预应力锚杆和3道预应力锚索支护,锚杆长=25000,锚固段12m,设计拉力400KN;其余三道采用4、8、8束15.2预应力锚索,长36m、23m、20m,锚固段24、15m、15m,设计拉力450KN、850KN、850KN,钻孔直径150mm。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孔隙裂隙水,锚杆(索)持力层多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泡水易软化;场内的地下水位高、工期紧、工序多,钻孔成孔时孔内有积水易塌、缩孔;清孔与锚杆(索)人孔安装因难,施工现场条件较差,场地狭窄,周边老建筑物基础埋深及综合管线、电缆井等均无明确的位置,也给施工带来难度。

2锚索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具体做法如下:

北面抗滑桩的软式泄水管与冠、腰梁位置、范围内的预应力锚标(索)结合土方工程分层、分段施工,每层待预应力锚索完成张拉锁定后,才能进行下道锚索的边坡土方作业。

2.1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2.2施工流程

2.2.1孔位定位放样

根据各工点工程平、立面图,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

2.2.2平台与钻机就位

钻机在作业平台上安装要保证稳固,且保证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lOO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2.2.3钻孔

本工程为水作业钻进法,钻出的泥碴用水冲刷出孔,至水流不浑浊时为止。本法把成孔过程中的钻进、出渣、清孔等工序一次完成,可防止塌孔,不留残土;适用于各种软硬土层,特别适于有地下水或土的含水率大及有流砂的土层,且有施工操作方便,工效高,但施工现场积水较多。施工时采取多个点平行作业。

钻进时,先启动水泵,使冲洗液(泥浆)从钻杆中心流向孔底,在一定水压力(0.15-0.30Mpa)下,水流携带钻削下来的土屑从钻杆与孔壁间的孔隙处排出。钻进时要不断供浆冲洗,始终保持孔口水位,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以300-400mm/min为宜,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待钻至规定深度后,继续用泥浆反复冲洗钻孔中的泥砂。

2.2.4制、安插钢绞线锚索

锚索拉杆按其结构构造由专人制作,要求顺直。钢绞线应清除油污、锈斑,每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预应力锚索安装时,由工人将加工好的锚索从堆放区抬运至工作面平台,再送至锚索区人孔。推送锚索时用力要均匀一致,应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坏锚索配件。注浆管宜随锚索一同放入钻孔。锚索放入孔内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在将锚索体推送至预定深度后,检查排气管和注浆管是否畅通,否则应拔出锚索体,排除故障后重新安装。内锚段灌浆在锚索入孔后即可进行,自由段灌浆则在锚索张拉锁定后进行,浆液选用水灰比0.5的纯水泥浆。向下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300-500m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注浆管应能在一小时内完成单根锚索的连续注浆。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采用二注浆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常压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止浆密封装置的注浆应待孔口溢出浆液后进行,注浆压力不宜低于2MPa。

2.2.5清孔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沉渣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孔内不得有塌陷和松动,完全清除孔内沉渣。成孔时不能使用膨润土作循环泥浆护壁,以免在孔壁上形成泥皮而难以清除。

2.2.6注浆

注浆采用3SNS系列注浆泵,搅拌采用灰浆搅拌机进行。浆液要搅拌均匀,随绞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等杂物混入浆液。

2.2.7砼腰梁施工

把腰梁位置坡面清理干净,人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并在锚索位置套上2.5inPVC管;采用分段浇筑砼,浇筑时振捣要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

2.2.8锚杆张拉锁定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前应进行试张拉,即对各种长度类型预应力筋各取一組筋(3根)按如下张拉程序张拉至设计张拉力。试张拉时,量取实际伸长值并计算实际摩擦损失,然后推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作为正式张拉的控制依据。张拉分6级2次进行,即按设计值的15%、30%、45%、60%、75%、90%进行张拉,每级张拉观测稳定时间为5-10min,其中前5级为一次张拉,一次张拉完毕5天后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至90%时,观测稳定10min后,回油至75%观测10min稳定后锁定。张拉千斤顶的轴线必须与锚索轴线一致,锚环、夹片和锚索体张拉部分不得有泥砂、锈蚀层或其它污物。

2.2.9施工效果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地层破碎、掉块、易坍塌,十分复杂,采用跟管技术,在钻进过程中同步跟进套管,将套管穿过坍塌地层,将其隔住,有利于后面的稳定地层施工与锚索安装。采用该方法后每天可以完成1-2个孔,这样大大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成本,节约了时间。通过该工地施工可以证明,跟管技术对于易坍塌的复杂地层施工是行之有效,可以在类似该地质条件的基坑锚固工程中普遍采用。

猜你喜欢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深基坑支护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抗滑桩运用的研究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旱码头崖壁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高边坡施工中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解析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
松散堆积体边坡预应力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
涵洞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