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7-09-10李欢欢
李欢欢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是为了缩减和杜绝超长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应用混凝土收缩量大特点,把早期收缩应力释放了,使混凝土由于温度改变而出现收缩的状况得到减少。因此,深入探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加强现代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效益双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后浇带的作用
1.1使温度收缩减小
因为浇筑的混凝土在早期硬结中会出现收缩,而已经建好的结构受冷会收缩,反之则膨胀。通常混凝土硬结收缩在施工后的2月内就完成了,可是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却是经常性的。如果在变形过程中受到阻碍,这时在结构中间就有温度应力出现,有可能造成结构物产生裂缝。而通过设置后浇带,在施工时混凝土能够随意伸展,使收缩应力缩减。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能够与温度应力相抗衡,进而让建筑物抵制温度变化能力得到提升。
1.2有效处理沉降差
如果高层建筑主体跟地下室或低层有连接时,可以依照建筑物现场地基中的上部结构设置、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状况等来决定设置后浇带还是留永久变形缝。假如高层建筑荷载大、地基持力层厚度过大、主体跟裙楼间悬殊差较大及压缩性很高等,就会造成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楼间的沉降量变大,这时就不能设置后浇带;假如地基持力层土质良好,例如高层主体基础设置于卵石层上,或是使用的桩基础,它的沉降变形量将很小,这时可以把高层建筑与裙楼基础连成一体,不用设置变形缝,应用后浇带技术把建筑主体与裙楼间的沉降差异进行释放。
2.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2.1设置后浇带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沉降后浇带还是在建筑主体和裙楼间设置永久变形缝,需充分结合建筑上部结构布置、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及基础形式综合考虑。某安置房工程的基础主要是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沉降变形量低,且持力层岩层好,因此主张设置后浇带,将地下室、裙楼基础和住宅楼形成整体。
2.2选取合适的时间与断面构造
在选取断面的过程中,要选取和混凝土构造断面形式相同的,实施合理的规划。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助于断面受力与力量较为均匀,能够使建筑物更具稳定性,不容易出现变形状况,与此同时,能够规避裂缝的产生。在沉降工作完工后,要展开后浇带施工,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两个月内就能够完成混凝土建设工作。裙楼的施工任务量通常小于高层建筑施工任务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够完成任务,但是其沉降状况会早于高层建筑,相比较而言,高层建筑沉降趋势大于裙楼沉降量。所以,要在高层建筑完成沉降后再展开后浇带施工,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材料和各个季节的差异性,其主要的原因是,上述因素会直接影响后浇带施工,因此需要在施工图纸上进行明确的标记。
2.3规划有效的宽度与间距
在实施现代化施工建筑的过程中,设计者与施工者要确保建筑构造的稳定性与整体性,促使两者间相互联系确保高层建筑的钢筋完整与承受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确保建筑的可靠性、安全性。假设使用的后浇带的跨度非常大,便需要断开与切割钢筋,在后期浇筑的过程中把断裂的钢筋相互连接。在施工当中的后浇带宽度通常是不少于7cm,要规划出科学的间距与宽度,参照施工图纸的留设展开施工作业,参照现场的状况,进行施工,确保间距的科学性、合理性。
2.4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大多采用膨胀混凝土浇筑,在地下室的顶板、中间板、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混凝土中加入HEA等膨胀剂,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比两侧的高一级。沉降后浇带需两侧结构稳定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浇捣后浇带的时间应在主楼结构封顶14d后(或沉降基本稳定后);并采用比两侧梁板高一级强度的膨胀砼浇筑密实,养护和拆模时间应28d。
2.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成形之后,要做好湿润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局部盖好保养布,之后进行浇水养护,时间要大于七天,如果混凝土中含有外加剂则时间为十四天以上,在周围做好维护栏杆,杜绝踩踏或钢筋污染等情况。如果需要拆模,在拆模后所有区域要涂好混凝土养护液。在后浇带封闭之前,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不能拆除模板的支撑,在后浇带周围做好临时支护,另外在后浇带周围不能堆放施工材料及设置。
3.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与两侧楼板的接缝,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预留。在后浇带范围内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需把两侧混凝土充分凿毛,把石子等杂物清除掉,同时做好湿润养护。后浇带范围中的梁板于封闭浇注前,它两侧混凝土结构是悬臂的,于后浇带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可以拆除模板支撑体系,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75%之后才可以,同时要依照从上至下的次序拆除。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收缩后浇带不能少于60天,这是由于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针对沉降后浇带,必需在高层主体封顶后才可以浇筑。此外要重视后浇带的养护,尤其要注意竖向不可以存水,我国规定养护时间要超过28d,在浇筑12小时后可以进行养护工作,要确保表面两侧充分湿润,长期的湿润养护虽然不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可是养护能够缩减塑性收缩裂纹,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提高。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降低温度收缩与膨胀,也能够避免裂缝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可解决基础规划和裙房结构等状况,在建筑施工中占據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所以,應当重视后浇带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出后浇带预留,同时依照规定时间浇筑混凝土,不断优化后浇带施工工艺,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龙.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38.
[2]邓守银.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6,10:116.
[3]李媛媛.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16,10:101-102.